资源描述
ICS65.020.20
B61
备案号:38383-2013
1DB32
江苏省地方标准
DB32/T2353-2013
银杏容器扦插育苗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of container nursery with cuttings for Ginkgo biloba
2013-09-15发布
2013-10-15实施
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2/T2353-2013
前
为规范银杏容器扦插育苗的容器种类与选择、圃地选择、育苗基质、苗床、硬枝扦插、嫩枝扦插、
容器苗管理、苗木生产技术档案、容器苗出圃等内容,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按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结构和编写》进行编写。
本标准制定由扬州大学提出。
本标准制定单位:扬州大学、沛县农业委员会、扬州城市绿化工程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卫星、陈鹏、冯沛、周春华、徐永
DB32/T2353-2013
银杏容器扦插育苗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银容器扦插育苗的术语和定义、育苗容器种类与选择、圃地选择、育苗基质、
苗床、硬枝打插、嫩枝打插、容器苗管理、苗木生产技术档案、容器苗出圃等内容。
本标准适川于银杳容器扦插无性定向繁殖育苗。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且其最新版本也适用丁本标准
GB6001-1985育苗技术规程
GB15569-2009农业植物调运检疫规程
LY/T1000-1991谷器育畄技术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容器( Conta iner)
谷器是指育畄中用于盛装畄木培育基质的器
3.2基质( Matr ix)
基质是指用于支撑植物生长的单一或混合材料。
4育苗容器种类与选择
4.1常用育苗容器种类
常用育苗容器有塑料薄膜容器、硬塑料杯、可降解纤维材料制作的网袋容器、牛皮纸等制作的
容器等,具体规范等参见LY/T100001991。
4.2容器规格要求
育畄用容器,根据育畄地区、育畄期限、畄木规格、运输条件以及造林地区立地条件等具体情
况选抒。在保证造林成效的前提下,应尽量米用小规格容器(如塑料薄膜容器9cmx14cm);如果
在干早季节和立地条件较差的造林地或在林过下造林,则应选择规格较大的容器
(如12cmx16cm)。本标准专指规格为12cmx14cm的硬塑料杯
DB32/T2353-2013
5圃地选择
符合LYT1000019的要求。
6育苗基质
6.1材料
草炭:珍珠岩:蛭石=3:2:2。
6.2消毒
用40%福尔马林溶液稀释800倍浇洒基质,基质含水量为55%~65%。充分翻拌棊质均匀,用
塑料溥膜覆荒4d~5d,除覆荒物,晾晒至福尔马林溶液挥发,基质无气味
7苗床
7.1苗床要求
容器育畄一般应在温室或塑料大棚内进行,因为这样方便控制温度和湿度,能为育畄创造较佳
的生长条件,促进苗木加快生长,缩短育苗时间。
7.2苗床建立
清除圃地杂草、石块等,平整上地,选用砖头或石块砌建苗床、步道。苗床高20cm~25cm
宽1.0cm~1.2m,长度以20cm~25m为官。步道宽40cm。圃地四周开深度、宽度分别为40cm
和30cm的排水沟,做到内水不积,外水不淹。
7.3基质装填
装填之前需将基质湿润,以手捏成团、推开即教为度,基质装填容器时要装实,以装平容器口
7.4容器摆放
苗床内先均匀地铺入5cm厚的细沙,然后将装好基质的容器整齐靠紧地排放在苗床上,苗床周
用用土培好,容器间空隙用细土填实。
8硬枝扦插
8.1插条准备
在秋末冬初,选用银杏幼树或大树中下部1年生枝条,剪取插穗(剪口不要在芽上.)
DB32/T2353-2013
8.2插穗剪截
采集的枝条,剪成长10cm~15cm长的插穗,上剪口在芽的上方1cm处,下剪口为单马耳形,
离下部芽1cm,剪口要平滑,剪截插穗的刀具要峰利,夢做到切口半滑、不破皮、不劈裂、不伤芽。
8.3插穗处理
采集的枝条,将梢部、中部和基部的插穗,特别是带顶芽的梢头插穗要分別捆起来,下端半齐,
每捆50根~100根。将枝条下端2cm在浓度为1000gkg的ABT-1、PRA、PRB生根粉或茶乙酸
溶中浸嶕10s,或在100mgkg的溶波中浸泡30min,然后取出,竖于地窖内的十净河沙中或拱
棚阳畦温床中,各打插时用。
8.4扞插时间
在早春上壤解冻后进行,上壤不结冻地区晚秋至早春可随时进行
8.5扞插方法
先用消过毒的木棒打孔,孔中放置插穗并将周围压实,插深2cm左右。
9嫩枝扞插
9.1插条准备
在七月上旬,采用当年生半木质化的幼嫩枝条作插穗,剪成二芽或三芽一节的插穗,一般嫩枝
打插的成活率高于硬枝打插。
9.2插穗剪截
9.3插穗处理
随采随处理随打插,处理方法同8.3
9.4扞插时间
在夏、秋早晚或阴天进行,插前剪去插穗入上部分的枝叶。
9.5扦插方法
8.5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