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国际货币危机与国际货币体系.ppt

举报
资源描述
第十章 国际货币危机与国际货币体系 第节 货币危机理论、货币危机概述 1.货币危机的定义 1、广义的货币危机:国货币的汇率变动在短期内超过定幅度如1520 2、狭义的货币危机:在固定汇率制下,投资者对国固定汇率失去信心的情况下,在外汇市场抛售等操作导致该国汇率制度崩溃、外汇市场持续动荡的带危机性质的事件 2.货币危机与金融危机的关系 金融危机是指国金融领域内出现的异常剧烈动荡和混乱,并对经济运行造成破坏性影响的种综合性经济现象,它是货币危机、信用危机、债务危机、银行危机以及股市危机的总称 金融危机般具有以下特征: 1股市暴跌 2资本外逃 3储备减少及货币贬值 4银行等金融机构破产 5偿债困难 3.货币危机的类型 1经济恶化型经济基础恶化 2自我实现型贬值预期 3国际传播型 4.货币危机的影响 1导致经济秩序混乱和经济衰退 2导致投资环境恶化和投资萎缩 3导致金融体系遭到破坏 4导致国际收支失衡 5诱发社会动荡和政治危机二、货币危机理论1.第代货币危机理论克鲁格曼模型 代表人物:鲍尔克鲁格曼、罗伯特弗勒德和彼得M.加伯 基本思想: 政府的过度扩张性财政政策财政赤字和货币政策信贷膨胀导致经济的基本面恶化,引发国际投机者对本国货币的冲击最终迫使本国货币当局放弃固定汇率,实行浮动汇率制度 特点: 1在危机的成因上认为是由于宏观政策与固定汇率维持之间不致。 2在危机发生机制上强调投机攻击导致储备下降到最低限。 3政策含义:紧缩性财政货币政策是防止货币危机发生的关键。 第代货币危机理论是针对经济恶化型货币危机提出的,它较好地解释了因经济基本面恶化而导致的货币危机现象 如20世纪7080年代墨西哥、阿根廷、智利等国发生的货币危机2、第二代货币危机理论--预期自致模型 主流代表人物是莫里斯奥巴斯持费尔德、杰拉多埃斯奎韦和菲利普拉润。 基本思想: 当市场预期本国货币贬值,本国货币当局为了维持固定汇率,将提高利率,这种努力在增加维持固定汇率的成本的同时,也会增强市场的贬值预期,引发国际投机者对本国货币的冲击,迫使货币当局放弃固定汇率,货币危机则自我实现 特征: 1货币危机的根源在于投机者的贬值预期。 2发生机制体现为种恶性循环。 3货币危机发生的隐含条件是宏观经济的多重均衡。 4防范危机的主要措施是提高政府政策可信性。 非主流理论 羊群效应非理性行为 传染效应经济依存度高的国家间 第二代货币危机理论是针对自我实现型货币危机提出的,它较好地解释了不存在经济基本面恶化情况下发生的货币危机现象,如,20世纪90年代的欧洲货币危机3.第三代货币危机理论道德风险论理论的提出: 1997年下半年爆发的东南亚货币危机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 第三代货币危机理论强调银行危机和货币危机相互关系。 基本思想: 在政府的隐性担保以及金融中介与国外债权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情况下,导致金融中介存在严重的道德风险问题,从而引发货币危机克鲁格曼侧重以下几个方面: 1金融过度 2亲缘政治 3企业负债率 4均衡的不稳定性 5保持汇率稳定是个两难的选择政策建议: 1预防措施 2应对付危机 克鲁格曼认为存在两种可能性,是紧急贷款条款,紧急贷款的额度必须要足够大以加强投资者的信心;另种是实施紧急资本管制,因为这样可以有效地、最大限度地避免资本外逃 3危机后重建经济 克鲁格曼认为关键在于恢复企业和企业家的投资能力。可以在私人部门实施定的计划,以帮助本国的企业家或者培养新的企业家,或者两者同时实施。培养新的企业家有个迅速有效的办法,这就是通过引进FDI引进企业家。4、三代货币危机理论的比较 第代着重讨论经济基本面,第二代的重点放在危机本身的性质、信息与公众的信心上,而到第三代货币危机理论,焦点则是金融体系与私人部门,特别是企业第二节 国际金本位体系 、国际金本位制 黄金充当国际货币制度的基础 严格的固定汇率制 国际金本位制具有自动调节国际收支的机制 三个条件: ,各国货币与黄金挂钩,并随时可以兑换黄金; 二,黄金可以自由输出入; 三,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必须在黄金准备的基础上发行货币、金币本位制 ①各国用黄金来表示其货币所代表的价值,规定有法定的含金量,各国货币按其所含黄金的重量而有定的比价;每单位金铸币所含黄金的重量和成色。 ②金币可以自由铸造,任何人都可按法定的含金量,自由地将金块交给国家造币厂铸造成金币,或以金币向造币厂换回相当的金块。 ③金币有无限法偿权,可用以清偿切债务。 ④各国的货币储备是黄金,国际间结算也使用黄金,黄金可以自由输出或输入。 ⑤两国货币之间的比价可用它们各自的含金量来折算,铸币平价是决定两国货币汇率的基础 特征金币自由铸造 自由兑换 黄金自由输出入 二、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 金块本位制 金块本位制又叫生金本位制,它指的是在流通中的银行券只能在定条件下兑换金块的种金本位制 二金汇兑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又称为虚金本位制,其特点是:国内不能流通金币,只流通有法定含金量的纸币;纸币不能直接兑换黄金,只能兑换外汇,但这种外汇只能到国外才能兑换黄金 三、金本位制的崩溃 在1929193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冲击下,国际金本位制完全崩溃。 四、制度评价积极的推动作用 第,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和国际资本的流动 第二,由于国际金本位制具有内在的自动调节机制,各国政府就没有必要为国际收支失衡的缘故而实施贸易管制和外汇管制,从而使政府干预对经济造成的消极影响减少到较低的程度。 第三,国际金本位制通过国际收支失衡这惩罚手段,对那些偏好于通货膨胀的政府施加外部约束 缺陷 第,黄金供应不稳定,难以适应世界经济深入发展的需要 第二,自动调节机制的发挥受到多种因素的限制 第三,国家对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受到约束 第三节 布雷顿森林体系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1944年7月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召开有44同盟国参加的国际货币金融会议,商讨重建国际货币秩序。 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内容 第,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 第二,实行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 第三,通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调节国际收支 第四,取消外汇管制 作用第,布雷顿森林体系是国际货币合作的产物。它规定了成员国统的行为规则,稳定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金融局势。 第二,黄金仍发挥世界货币的作用,美元是重要的国际货币储备,美元的供应在定程度上解决了国际储备的短缺问题。 第三,汇率相对稳定,促进了国际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发展 三、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危机和崩溃 布雷顿森林体系缺陷 特里芬难题。特里芬认为,如果美元与黄金要保持固定官价,其他货币与美元保持固定汇率机制,美国的经常账户就必须保持顺差或维持平衡,否则人们对美元的信心就会丧失。同时,为了满足世界经济发展和国际贸易增长的需要,美元供应必须不断增长,这就要求美国的经常账户又必须是逆差。而美元供应的不断增长,使美元与黄金的兑换性日益难以维持。这种两难困境决定了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不可持续的。 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危机和崩溃 美元两次贬值,标志着美元已丧失其在世界金融体系中的霸主地位。美元停止兑换黄金,各国货币与美元脱钩,标志着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所确定的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制度的彻底崩溃。 第四节 牙买加体系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 、牙买加货币体系 牙买加体系的基本内容 第,浮动汇率合法化。会员国可以自由选择决定汇率制度,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承认固定汇率制度和浮动汇率制度同时并存,IMF对会员国的汇率政策进行监督。 第二,黄金非货币化。废除黄金官价,黄金不再是各国货币的平价基础,也不能用于官方之间的国际清算。各国中央银行可按市价从事黄金交易,IMF不在黄金市场上干预金价。IMF持有的黄金逐步进行处理,其中162500万盎司按市价出售;16由会员国按官价买回;剩余的黄金须经投票决定向市场出售或由各会员国买回。 第三,提高特别提款权Special Drawing Rights的国际储备地位。在未来的货币体系中,应以特别提款权作为主要的储备资产,并作为各国货币定值的基础。凡有特别提款权账户的国家,可以通过账户用特别提款权来进行借贷以及用来偿还IMF的债务。第四,扩大对发展中国际的资金融通。用在市场上出售黄金超过官价部分的所得收入建立信托基金,向最贫穷的发展中国家发放最优惠的贷款,帮助他们解决国际收支方面的困难。同时扩大IMF的信用贷款总额,由占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
温馨提示:
文档分享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危机管理


版权所有:www.WDFXW.net 

鲁ICP备09066343号-25 

QQ: 200681278 或 335718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