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三门县
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三政发〔2009〕28号
《三门县
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已经评审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九年六月三日
三门县
现代农业发展规划
(2008-2020年)
三门县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
二○○九年四月
目 录
一、规划总论 5
(一)规划背景 5
(二)规划的重要意义 6
(三)规划依据 8
(四)规划范围及期限 10
二、现代农业发展基础条件 10
(一)基本概况 10
(二)建设有利条件 11
(三)农业主导产业比较优势分析 14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挑战 16
三、总体思路与发展目标 17
(一)指导思想 17
(二)基本原则 18
(三)总体思路 19
(四)基本要求 20
(五)发展目标 22
四、现代农业功能分区与区域发展 25
(一)东部沿海蓝色渔业区 26
(二)中部平原高效农业区 27
(三)西部山区绿色生态农业区 28
五、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29
(一)重点发展主导优势产业 29
(二)积极培育农产品加工业 39
(三)加快发展现代农产品流通业 40
六、建立健全现代农业支撑体系 42
(一)农业科技服务体系 42
(二)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 43
(三)现代农产品物流体系 45
(四)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 46
(五)农业信息服务体系 48
(六)农业防灾减灾体系 49
(七)社会化服务体系 50
(八)动植物病害防控体系 51
七、着力推进现代农业重点工程 52
(一)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工程 52
(二)农业科技创新工程 52
(三)农业产业化建设工程 53
(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53
(五)农业生态环境整治工程 53
(六)现代农业产业配套工程 53
八、强化现代农业政策与保障措施 59
(一)加强组织领导,确保现代农业顺利实施 59
(二)建立财政对农业投资的长效机制,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61
(三)加快农业机制与体制创新,着力推进农业、农村各项改革 63
(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为现代农业建设夯实基础 66
(五)统筹城乡一体化,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69
一、规划总论
(一)规划背景
现代农业是继原始农业、传统农业之后更为发达的一个农业新阶段,它以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和综合效益,确保农产品供给、农民增收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现代技术装备为支撑,广泛运用现代生产工具,推行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实行产加销一体化经营,采用现代化管理,是由多元化和多功能产业形态构成的产业体系。现代农业的核心是科学化,特征是商品化,方向是集约化,目标是产业化。
为了加快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2007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中央一号文件把健全发展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促进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作为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内容。要求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党的十七大报告亦提出: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2008年中央1号文件进一步强调: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必须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出台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再次明确提出: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进入21世纪以来,浙江省以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为重点,对建设现代农业进行了积极探索,现已初步形成了以高效生态为基本特征的效益农业生产体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日趋完善,农业生产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高,民间资本充裕,具备建立现代农业产业的制度和经济基础。实践证明,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符合现代农业本质要求,切合浙江实际。全省将继续把建设现代农业的目标和高效生态农业的现实途径有机衔接起来,走出一条功能多样化、产品优质化、农民组织化、技术现代化、经营市场化、发展持续化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三门县位于浙江省东南部沿海,是一个沿海半山区县,农业在全县的社会经济发展大局中具有基础地位。近几年来,三门县依靠区位与资源优势,积极探索适合三门发展实际的现代农业之路,农业与农村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农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为此,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现代农业发展,多次强调要加快发展农业、农村经济,特别是在县十次人代会和县政府工作会议中提出创建有三门特色的现代农业,这为全县今后农业、农村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二)规划的重要意义
1、建设“山海浙江”,发展“
山海经济”的需要
山区与沿海地区是浙江开发潜力最大的区域,为了进一步合理开发山区与海洋资源,推进山区与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浙江省委、省政府在“十一五”期间相继作出了发挥山海资源优势、推动欠发达山区跨越式发展和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战略部署,并出台了相应的政策举措,以进一步加大对山区、沿海地区的扶持力度,促进全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三门县低山丘陵区面积占陆地面积的61.8%,海域面积达403.2平方公里,是浙江省典型的“山海”县。因此,建设现代农业,实现农业全面稳定发展,符合省委、省政府有关发展“山海经济”的政策精神,有助于抓住机遇,充分发挥山海资源优势,推进三门县的“山海经济”更上一个台阶,为建设“山海浙江”作出应有的贡献。
2、适应新时期农业发展,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需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三门县在政策、投入、体制、机制以及发展基础等方面已具备了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条件。为此,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作出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决策,要求通过建设现代农业,集成农业技术、资金、人才、市场等各类生产要素,切实转变三门农业发展方式,进一步提升农业产业层次,加快建立与本县社会经济相匹配的现代农业产业新格局,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拓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空间。
3、统筹城乡,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近年来,三门县通过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施农村垃圾收集处理工程、“百村农民饮用水工程”、农村交通网络工程、农业特色产业“三强”工程、“低收入农户集中村和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等,使农业、农村基础设施状况日益改善,农民生活和农村面貌发生深刻的变化;但这只能说是一个阶段性的成果,与中央提出的“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要求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因此,在新的历史阶段,发展现代农业,使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在要求。
(三)规划依据
1、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
(7)《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
(8)《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
(9)《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
(11)《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
(12)《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
(13)《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
(14)《基本农田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