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城版音乐八下第3单元《生死不离》教案1.docx

上传人:Hohenstein 文档编号:99766315 上传时间:2019-04-06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花城版音乐八下第3单元《生死不离》教案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花城版音乐八下第3单元《生死不离》教案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聆听音乐《生死不离》,感受悲的情绪。让学生体验音乐作品里“悲”的形态和情绪的丰富多彩。“悲”不仅是哀和伤,有时也是“爱”和“力量”。
2、知识与技能:学唱歌曲,学会分析作品,表达作品的情感。
3、过程与方法:通过视,在音乐与画面中感受悲痛的情绪;通过听,感受演唱者的二度创作,表达悲的情绪;通过读、唱,用低沉的声音,缓慢的速度,感受悲痛的情绪。
2学情分析
在大自然面前人其实很脆弱,悲痛的不期而至会让人失去希望。但我们要以什么样的态度来看待灾难呢?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通过学唱,感受人间温暖。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视、听、唱,演分析音乐的基本要素,感受音乐“悲”的情感。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有意识地体验音乐所表达的“悲”。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活动一
观看汶川地震的相关图片。以歌曲《生死不离》为音乐背景。视听结合感受作品“悲”的情绪。引导学生表达此时的心情。
活动2【讲授】活动二
学唱歌曲
、B
步骤:跟琴学唱;(带叙述的感觉、稍弱的力度、音色稍暗)范唱;伴奏
3、整首一起唱。
视:观看汶川地震赈灾义演晚会上成龙领唱的视频
(教学目的:引导学生感受“悲”不仅是哀和伤,有时也是“爱”和“力量”。)
(教学目的:了解曲式结构,分析作品不同的表达方式,为演唱好作品做好铺垫)
学唱歌曲:
采用跟录音的方式:学唱A部分
学唱B部分:采用手号,进行二声部学习。师生合作方式:第一乐句二部合唱的骨干音,体验和声的饱满和音乐的张力。
活动3【活动】活动三
小组讨论: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演作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小学教案导学案与教学设计

版权所有:www.WDFXW.net 

鲁ICP备09066343号-25 

QQ: 200681278 或 335718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