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材轧制工艺改进.PDF

上传人:liujieli2016 文档编号:99350621 上传时间:2019-09-26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线材轧制工艺改进.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线材轧制工艺改进.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线材轧制工艺改进.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16卷第3期
枝花大学学报
999年9月
Vol. 16. No. 3
Journal of Panzhihua University
setp. 1999
·理工科研究
线材轧制工艺改进
张石宽赵帮义张为民
钢企中型厂)(钢企冷轧厂)(钢企总公司)
摘要本文介绍了鑾钢线材厂高速线材轧机成品盘重人从180kg/盘,逐步改造到550kg/盘的
轧制工艺技术改造过程,从而实现了盘重达到高线盘重级别别。
关键词高速线材;工艺改进;盘重
导言
攀钢线材厂一期工程(设计年产量为20吨的半连续线材车间)于1984年竣工投产。轧机为
复二重式轧机,但加热炉能力和水处理设施能力是根据车间年产量30万吨、轧机出口速度50米
/秒、产品范围5.5-22毫米设计施工的。1986年至1988年间进行了二期改造,即将原复二重式
精轧机组作业线改建成45悬臂式小辊径高速无扭精轧机组作业线。并将其精轧部分进行了相应
改造。
2改造成高速无扭橢轧机组作业线后的工艺概况
中由、u??
中白ロロ??ロロロロ?o
??????中串
1一加热炉2-160吨大剪3一分钢器4ー粗轧ー组5一粗氧轧ニ组6一杠轧三组7一扭钆轧四组
8一中轧机銀9一前压送辊10一切头、碎断剪11ー活套12一精轧机銀13一冲箱14一水冷稻
15一后压送16一吐丝机17一风冷运翰辊道18一築机19一的式运机
由于受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二期工程改造设计方案中的粗、中轧部分未能同时实施改造,
仍保留复二重的原形式;使二期工程改造目标(年产量30万吨、轧机出口速度50米/秒、产品规
格5.5一2毫米及使用105毫米坯料、盘重达500公斤)最终未能实现。最终原料仍采用6米
长的90毫米方坯,并由160吧大剪剪切成两段后方可轧制;成品盘重仅为180公斤/盘。且5.5
亳米的成品出口速度仅达30米/秒(精轧第十架出),6.5亳米线材出口速度仅为21.5米/秒
(精轧第八架出)。改造后的车间工艺布置如图1所示,工艺流程如图2所示;其主要工艺设备有:
79
0 1995-2005 tsinghua 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id. All rights reserved
第16卷
枝花大学学报
第3期
可加热规格90-105毫米方坯、小时产量65吨的三段步进式加热炉一座,160吨大剪一台,420
2×1/400X2×2/400X2×1+300×2×3复二重线材轧机一套及双线十架45°无扭线材精轧
机组和标准斯太尔摩冷却线等设备。
原料准备
剝坯加热
大剪剪切
分钢机分钢
粗轧中轧」飞剪切头
45°无扭精轧
水冷

散卷控制冷却集卷钩式运输宀检查
捆扎叫收集称量
人库
图2工艺流程图
增大盘重工艺技术改造
由于二期改造工程糧、中轧部分未能同时实施改造,从而限制了盘重;使其盘重仍是复二重
时期180公斤/盘的水平。而盘重小一方面体现不了高速轧机的优点?另一方面又影响了产量、成
材率等生产指标。为解决盘重小这一问题,1989年进行了増大盘重工艺技术改造。其方案如下:
1.拆除160吨大剪,加热后的6米钢坯不经剪切直接轧制,盘重从180公斤增大到360公
2.采取粗轧第二架空过的方法解决盘重增大后轧件进粗轧第三架前需翻钢而翻钢辊道长
度不够的问题。
3.将原第二孔的变形量分配至原前五孔的其它四个孔上;其粗轧平均延伸系数从原来的
1.299増大至1.358。
4.考虑到操作的熟练性,将粗轧孔型系统由原来的箱一箱一固一六角一方一空过一椭一方
孔型系统改成箱一空过一圆一六角一方ー空过一椭一方孔型系统。
利用增减轧辊直径的办法协助调节推拉系数
通过生产实践证明:实施该方案不需要停产进行设备改造;该方案的实施既减少了大剪鹑切
工序(即减少了一个事故点),又没有带来诸如设备能力不足、工艺调整困难等问题;且达到了将
盘重从180公斤提高到360公斤的目的。弥补了二期改造工程之部分不足。
4提高6.5亳米线材成品出口速度工艺技术改造方案
攀钢线材厂45°无扭精轧机组是由北京钢铁设计总院设计的。因其只提供一套精轧第十架
出5.5亳米线材的孔型系统,成品出口速度为30米/秒:当生产6,5毫米线材时,采用精轧第
八架过渡孔轧出,其出口速度为21.5米/秒,无形中降低了线材轧机的生产能力。且其受中轧电
机不可调的限制,生产其它规格时因出口速度过低难以生产。为提高产量,増多规格品种,于
1991年实施了提高6.5毫米线材成品出口速度工艺技术改造,其方案为:设计“套精轧第十架
出6.5亳米线材的孔型系统。设计的原则为
1.粗、中轧孔型尽可能公用。
邻近规格通过调整辊缝来实现
由精轧第八架出8毫米线材
4.粗轧利用増减辊径的方法协助调节推拉系数。
5.中、精轧辊径不变,推垃率全部由孔型设计来调节。
该孔型系统投入使用后,粗钆平均延伸系数为1.289,中轧平均延伸系数为1.330,精轧平均
延伸系数为1.252;中轧出口轧件尺寸由原17毫米増大到20毫米;生产8毫米线材时的出
80
0 1995-2005 tsinghua 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id. All rights reserve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钢铁冶金

版权所有:www.WDFXW.net 

鲁ICP备09066343号-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