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实践浅谈对体育课程标准的理解.doc

上传人:110556677 文档编号:97323770 上传时间:2019-05-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过实践浅谈对体育课程标准的理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通过实践浅谈对体育课程标准的理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通过实践浅谈对体育课程标准的理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通过实践浅谈对体育课程标准的理解.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通过实践浅谈对体育课程标准的理解.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通过实践浅谈对《体育课程标准》的理解
:
随着2000年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2002年9月,教育部颁布了新的高中各学科《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简称《新课标》,《新课标》的实施,突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强调教师教学手段的多样性,注重教学效果评价的灵活性,要求教学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最终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全面地发展。
关键词 更新观念 实践 新课标的理解
一、更新教育观念是课程改革的先导
1.1指导思想的更新:
根据“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新课标明确了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标准和评价体系,将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性质定义为“以身体锻炼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的健康为主要目的”的一门课程,突出健康是唯一目标。
1.2体育意识的更新:
学校体育不再是学生在校期间体力的增强和运动能力的提高,而是终身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体育教学中应使学生自愿自主地参加适合于自己的体育运动,通过体育运动实践,充分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意义,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爱好和兴趣。同时,让学生掌握从事终身体育运动所需要的体育知识和技能,提高自我锻炼的能力,养成终身体育的态度和习惯。
1.3知识结构的更新:
当今社会体育教师应具备的系统知识结构包括:“多媒体”知识,是结构的综合,对它的掌握,不仅是教师综合能力的表现,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普通基础知识是结构的基础,它既是教师形成教学能力以及其他能力的基础,也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基础;学科专业知识是结构的重心,制约着教学、训练、科研、保健能力的高低;教育学科理论知识是熟练地驾驭教材,科学的组织课堂教学、科研工作,顺利地完成学校体育任务的有力保障。有了这类知识,教师才能遵循教学规律和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兴趣得以提高。
1.4教师行为的更新
新时期体育教师不仅是知识技能的传授者和管理者,而且是学生健康发展的促进者和引导者,因此自己的职责是教育所有的学生,坚信每个学生都有学习的潜能。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尽量地给每位学生同等的参与练习的机会,并经常检查、反省自己是否在对待不同学生上有差别,尽量公开地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在实施奖励时,要做到公平、公正、公开,不能有不同的对待。要常常了解学生的意见,看看他们是否认为教师在期望上有偏差,随时审视,随时修正。
1、5素质教育观的体现 :由“应试教育”真正向素质教育转变,体现素质教育的价值观。
首先,素质教育是强调以人为对象,以人自身的发展为目的的教育。以往的体育课以体育知识为中心组织体育教学内容,强化知识的系统化、运动技能和正规化,以提高身体素质为目标。新课程标准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关注的核心是满足学生的需要和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的成长。在注重发挥教学活动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特别强调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体现,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
其次,素质教育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学生的个性发展是学生自身发展的落脚点和最终体现。体育与健康课程充分注意到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的个性差异,根据这种差异确定学习目标和评价方法,并使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以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
再次,素质教育重视可接受性,更重视可发展性。
素质教育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发展水平,更关注他们未来的学习能力和发展可能性。体育教学通过《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的学习和掌握,充分发挥课程的下述功能:
——学会学习。使学生树立终身体育观念,并能够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生活条件以及今后不同的工作环境,自主选择学习和运用科学、有效的体育手段,进行身体锻炼与身体娱乐。
——学会生存。强健的体魄需要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和良好的锻炼习惯。同时要求学生学会在不同的社会生活环境、自然环境(尤其是艰苦的环境)中独立生存。
——学会做人。在集体生活、学习中学会与人友好交往,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培养良好的团队精神、协作精神等。
二、实践中对《体育课程标准》的理解。
通过将近一年的实践我理论联系实际,将新思想、新观念运用到教学之中,并在教学之中不断完善,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富有创造性地学习,在教学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
兴趣是学习的巨大的动力,学生如带着深厚的兴趣学习,便会变得积极主动,心情愉快,注意力集中,观察敏锐,想象丰富,从而保持高昂的学习热情,在教学中我是这样去做的:
(1)选择适宜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的体育兴趣是学生力求认识某种体育活动并积极参加某种体育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既是学生学习体育的内在动力,也是学生个体能力发展的起点与依据。我们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把兴趣作为让学生喜欢上体育课的出发点,每学习一个新内容,都力求找出学生容易感兴趣的地方,巧妙地利用直接导入、实验导入、体育游戏导入、问题导入和故事导入等具体形式,并伴之以风趣精彩的课堂语言、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达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培养学生对体育的浓厚兴趣,成为他们学习、锻炼和创新的动力。
(2)让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
失败是成功之母,成功更是成功之母。“成功感”也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催化剂。“成功感”的增强会对兴趣的产生和保持起到促进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我总是不断肯定学生的优点和成绩,用欣赏的、肯定的目光对待学生。例如一年级有位学生体育运动能力差,特别是身体协调性很差,上跳绳课时,他不会跳绳,同学们都笑他,他自己也不愿意再练习跳绳了。针对这一点,我对他单独教并树立他的自信心,他稍有一点进步我都会及时给予鼓励,并让其他同学知道他进步了,他能行。渐渐地,他对自己有了信心,他从一个都不会跳到会跳一个了,两个了……最后考试时,30’的短绳他可以跳20多个。他有这么大的进步,我在全班表扬了他。同学们改变了对他的看法,他自己也增强了信心。
(3)利用竞赛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
竞赛的方法特别能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应注意竞赛的方式要使各类学生都有获胜的机会,不然会使不善于此项目的学生常因失败而丧失信心。比如说进行男生、女生的对抗赛,“强强”对抗赛,“弱中”追逐和“中强”追逐等竞赛性质的训练方法,都能有效的激起学生的兴趣。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育的生机与活力,就在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让每个人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学说中的重要观点。在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
(1)转换角色,变“主宰”为“主导”,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学生是受教育者,但学生不是被动装填知识的“容器”不是接受教训、听话的“驯服工具”,而是活生生的有主观能力性的人,是学习的主体。国际学习科学研究领域有句名言:听来的忘得快,看到的记得住,动手做更能学得好。在教学中,我改变了以往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模仿,亦步亦趋的教学模式,采用的是:实践——思考一一创造一一学习的教学模式。“带着知识走向学生”不过是“授人以鱼”;“带着学生走向知识”才是“授人以渔”。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学生发展的领路人,而学生本人才是成长的主人,是主体。人的主体性只有在活动中才能形成,只有在活动中才能发展。
(2)鼓励大胆创新,勇于实践。
创新正在成为民族进步的灵魂和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教师需要创新,基础教育阶段,人的创造性思维火花可能光芒四射,也可能渐渐熄灭。体育课堂是创新教育的重要阵地。在教学中我尽力为学生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敢于思考、善于思考,不断超越自我,超越某个群体。如,跳绳教学中,学生学会了一般跳绳技巧之后我鼓励学生大胆尝试,“除了这种方法,你们还能不能想出更多的方法来跳绳?”于是正、反跳……各种方法层出不穷。我又启发他们用绳来做游戏,学生通过尝试,创编出许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标准 > 体育行业标准TY

版权所有:www.WDFXW.net 

鲁ICP备09066343号-25 

QQ: 200681278 或 335718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