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工程
农村公路沥青路面施工
杨思松
(上饶市公路管理局上饶分局,江西上饶334000)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农村公路改建中沥青施工表处路面在设计、施工管理以及质量控制等各个环节的一些问
题和解决办法。
关键词:沥青路面施工.结构设计施工管理质量控制
随着城乡经济的崛起,农村公路交通也发生较大的带沿线路段,要有专门的排水设计方案。保证路基、路
变化,“要想富,先修路”成为城乡经济发展的关键。针面有足够的稳定性和强度,特别是山区挖填方路段排
对农村公路建设具有等级低、规模小、机械化施工程度水设施应形成一个功能齐全排水能力强的完整的排水
低等特点,我们在农村公路改建中需要考虑的要素也是系统,并具有相应的抗洪能力,以改善其水稳性。
多方面的。
③对新、改建和原有需要加宽路面的路段,加宽部
1公路沂青表处路面结构设计
分的结构层强度与原有路面的整体强度要相同,然后再
(1)对农村公路沥青路面工程一般遵照利用与改作全幅补强设计。按《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Jー
造相结合的原则,在原有砂石路基础上改建成沥青表处
)要求,实行对路面基层设计。
路面,设计时首先应考虑如下原则
2)路面结构层次及厚度的确定。依据调查和测
①按照交通部文件《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J一试资料显示,在考虑材料来源及施工设备等因素,同时
97)的规定,针对不符合技术标准的路段应先进行线型满足技术标准的前提下,按就地取材、便于施工的原则,
改造。一些工程量艰巨、施工难度较大的路段,个別技设计路面结构层次和厚度。在干燥和中湿路段,只设置
术标准可参照《省准四级公路技术标准》有关规定执基层;在潮湿路段应设置墊层和基层;在过湿路段应设
置垫层、下基层和上基层;为保证基层的强度,一般采
②为确保路基、路面不积水、排水畅通,对水网地用水稳性好、强度较高的半刚性基层材料。基层结构
中中"ー+ーー+
3.3严格控制路基填筑碾压
整度合格。
1)采用大吨位重型振动压路进行压实,先静压后
(2)加强路基填筑过程质量控制,逐层进行压实质
震动,先轻后重,先慢后快的原则碾压。
量和含水量检测,每一路基填层压实度质量检测采取双
(2)碾压时沿纵向搭接长度不少于2m,轮迹重叠指标控制。
压实不小于0.3m,横向同层接头重叠压实不小于1m,4结语
比下两层填筑接头应错开不小于3m。
随着铁路路基填筑工程数量比较巨大,并且需要大
(3)填筑层压实宽度不小于设计值和边坡的稳定量的劳动力、工程材料、施工机械和建设资金,在于大量
性,路堤每侧加宽0.5m进行填筑。施工过程中,每填的土石方集中地段,常常控制整个铁路的施工期限。在
筑三层应准确恢复一次中线。
路基填筑施「中应认真做好土石方调配,填料试验与压
3.4确保路基基床施工质量
实试验工艺性试验,合理选择施工方法,保证施工质量,
(1)路基基床必须要做到肩棱明显,路拱、坡度、平加快施工进度,降低工程造价,提高经济效益。
2
万方数据
总第115期
江西建材2/2011
的厚度应满足有关规范规定的最小厚度的要求,同时每控制混合料松铺厚度的标志;“沥青加热”指沥青的加
层的施工厚度要与压路机的压实功能相匹配。
热温度不宜超过140℃~-160℃,保温时间不超过3小
2沥青表处路面施工管理
时;“定量配料”就是根据设计要求对矿料和沥青过磅
沥青表处路面的施工组织管理分为基层施工和路面称重(或折算成体积比)配料;“沥青混合料拌和”是指
施工,按照《沥青
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96)执行。应控制拌和温度和时间,确保出料温度达到125℃
(1)基层施工。农村沥青路的基层,一般为泥灰结160℃。“机械运料”应减少混合料对运送工具的粘附,
碎石结构(泥结碎石的泥中掺人一定剂量的石灰),便并在车的料斗底板上涂刷适量柴油为宜,运料车应覆盖
于边通车边施工;按拌和方式分为机械拌和法施工与篷布等保温、防雨、防污染措施,温度控制不低于120
人工拌和法施工;机械拌和施工方法按《公路路面基层℃~150℃;“卸料摊铺”要做到每次来料都卸在本次摊
施工技术规范》(JTJ-2000)执行,人工拌和法施工要铺的路段之外,便于“搬家式”堆铺,在摊铺整型过程中
点如下:
应用3m直尺和路拱板进行校核,混合料的摊铺温度不
①人工拌和法施工分为路拌和场拌两种,路拌法施低于110℃;“碾压”是指压路机的压实按初压、复压、
工质量难以控制,场拌法便于质量把关,不合格的混合终压三个阶段进行,以慢而均匀的速度碾压,从外侧向
料不准出场,工地也可拒绝接收,所以宜采用场拌法施中心碾压,一般碾压3~4遍至路面无明显轮迹为度,为
了防止粘轮现象,可在滚轮上适量撒水湿润,碾压后温
②人工拌和泥灰结碎石的工艺流程为:准备下承度不低于70℃;“初期养护”要注意及时、均匀、少量地
层→施工放样→备料、雄铺→洒水闷料→整形和轻压→纵向漂撒颗粒为5mm以下的干嵌缝料,并经常回扫,3
摆放和推铺石灰→拌和(干拌)→加水并湿拌一整形→~5天后即可扫去多余的于料;开放交通初期,应控制
碾压一接缝和调头处的处理→养生等12道工序。其行车慢速,均匀通过,促进表处层的全面成型。
中,按比例配灰、拌和、摊铺、碾压、接头处理等为关键工
沥青表处路面质量控制
序,对强度影响较大,应有专人重点把关。
(1)加强对原材料的检验工作。材料的质量是沥
③工序间的交接需检验控制的主要技术指标:在施青路面质量的保证。沥青路面早期破坏,其中材料不
工放线前要进行下承层的验收,主要指标有:弯沉值、纵格是原因之一。为此,要把好材料进口关。
断面高程、宽度、横坡度、平整度等;在运送和摊铺前要进
(2)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与检査。施工单
行混合料的验收;石料:石料等级不低于规范要求,碎石位的质监人员应对施工质量进行自检和对各种施工材
强度均匀一致,扁长颗粒不宜超过20%;土:土的塑性指料进行抽验;铺筑現场要检査混合料质量、施工温度
数为10~12,用量18%~20%为宜(按质量计);石灰:石(摊铺温度、压实温度)、沥青层厚度、压实度、平整度;
灰应不低于三级,石灰用量为灰土总重的8%-12%。碾驻地监理人员应按照规定频率进行抽验或旁站检验,并
压之前要挂线检查整形质量;碾压后要及时检测压实对施工单位自检结果自验报告进行检査签认;质监管
度,达不到要求的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理部门要随机进行中间质量检査、评定、提出要求。
④把好碾压关。泥灰结碎石在雜铺整形后,当混合
(3)交工阶段的质量检査与验收。工程完工后,施
料在最佳含水量时及时碾压,碾压顺序:先用履带拖拉工、监理监督等部门应对沥青面层进行全线检査,测定
机稳压1遍,接着振动压路机碾压2~3遍,再用三轮压路面平整度、宽度、纵断面高程、横坡度等,计算平均值、
路机碾压至无明显轮迹为止,一般三轮需碾炷6-~8遍,标准差及变异系数;对需要钴(挖)取样才能检査的厚
铺筑的当天一定要碾压完。能开放交通的地段要适时度、压实度、沥青用量、矿料级配等,为减少破损路面,经
拦车交错碾压。
主管部门同意,可利用施工过程中测定的数据。并提供
(2)沥青表处面层的施工。沥青表处路面施工可全线检测结果及施工总结报告,申请交工验收。
采用分拌和法与层铺法。沥青表面处治面层的拌铺法4结语
施工分为9道工序:验收基层→清基放样→沥青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