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有关情况汇报.doc

上传人:4821QH 文档编号:77880735 上传时间:2019-05-1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郴州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有关情况汇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郴州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有关情况汇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郴州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有关情况汇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郴州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有关情况汇报.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郴州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有关情况汇报.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全省医改工作会议汇报材料
郴州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有关情况汇报
郴州市人民政府
2011年3月18日
各位领导:
自医改工作启动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医改办的精心指导和帮助下,我市紧紧围绕“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基本思路,坚持利民惠民导向,切实把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重大民生问题放在突出位置,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稳妥推进,五项重点医改工作顺利推进。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五项重点医改工作情况
1、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加快推进。一是全民医保基本实现。2010年,全市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为121.8万人,超过目标任务1.8万人,完成任务101.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352.6万人,参合率96.87%,较2009年提高3.38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5.67个百分点。城镇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在郴务工的农民工和在校大学生全部纳入城镇居民医保;关闭破产国有企业退休人员和已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困难企业职工参保问题得到基本解决。二是保障水平稳步提高。全市各类医院住院报销比例均上调 个百分点以上。城镇职工医保报销比例已突破 %,最高支付限额由原来的 万元增加到 万元,超过全市职工年平均工资的 倍以上。新农合筹资标准由100元/人提高到140元/人,报销最高支付限额由3万元提高到6万元;所有县市区开展了门诊统筹。城镇居民非从业人员和老年居民医保报销比例已超过 %,最高支付限额由原来的 万元增加到 万元;学生儿童最高支付限额为 万元。新农合住院费用实际报销比例达到 ,最高支付限额由3万元提高到6万元。三是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积极探索就医“一卡通”,启动医保经办管理城乡统筹试点,推进异地就医结算。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全面实现定点医疗机构住院费用“即时结报”,简化住院费用报销手续,方便人民群众看病就医。四是医疗救助全面启动。2010年,全市已免费救治农村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患儿89名,启动了儿童白血病医疗保障试点;对农村五保对象实行基本医疗费用全免,为特困企业职工、低保对象等特殊群体支付医疗费用 万元,为“三无”病人支付医疗费用 万元。
2、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稳步实施。一是医药费用明显降低。目前,全市已有7个县市区启动了基本药物制度试点。各试点县区政府都将补偿经费纳入了财政预算,较好地保障了试点的稳步推进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正常运转。通过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促进基层医疗机构合理用药,降低了医药费用,试点县(市、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诊次均药费与改革试点前相比,降幅达到38%左右,老百姓得到了真正的实惠;二是及时增补基本药物目录。及时补充基本药物目录,增补86种基本药物补充目录后,基本能够满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用药需求。三是纳入新农合药品目录,提高报销比例。根据医改政策要求,我市及时调整新农合药品目录,将307种基本药物全部纳入了新农合药品目录,新农合目录内药品品种现达到1037种。同时,规定307种基本药物的报销比例高于其他新农合目录内药品10个百分点。四是积极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北湖区作为全省的两个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之一,启动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配套改革。同时,为配合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苏仙区、资兴市、桂东县也积极探索实施了绩效考核和收支两条线管理等综合配套改革。桂东县规定基层医疗机构在编职工平均绩效工资原则上参照该县公务员规范津补贴计算,明确按基层医疗机构医疗毛收入的8%提取事业基金,用于统筹全县乡镇卫生院的事业发展;按医疗毛收入的7%提取修购基金,用于本院设备维修、更新、房屋修缮等,保证乡镇卫生院可持续发展。为顺利推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我市出台并下发了《郴州市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实施意见》。
3、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健全。一是机构建设得到加强。2010年,我市实施了临武、嘉禾、资兴、永兴等4个国家扩大内需县级医院标准化建设项目、4个设备装备项目;实施了4个加强型中心乡镇卫生院、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和248个乡镇卫生院装备项目;实施了69个村卫生室建设项目和村卫生室装备项目。至此,全市有8个县级人民医院进行了标准化建设,所有成建制乡镇卫生院都进行了一轮以上卫生项目建设,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得到了国家卫生项目投资建设,181个村卫生室进行了卫生项目建设。二是队伍建设得到强化。2010年,共培训卫生院卫技人员1490人次、乡村医生3995人次、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人员265人次,招聘乡镇卫生院执业医师10名,对54名无学历农村卫技人员进行了中等学历教育,对132名乡镇卫生院人员进行了执业资格考前培训。积极开展对口支援。全市7个县(市、区)的12个乡镇卫生院分别与12名医学大专生签订了定向专科升本科合同;确定农村定向免费培养医学本科生38人;全市11所县级医院得到省卫生厅指定的三级医院支援,61所乡镇卫生院得到二级医院支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得到二级医疗机构对口支援,各对口支援单位与受援单位签署了《城市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项目协议书》,全市共选派了199名作风过硬、业务精良的医务人员进驻受援乡镇卫生院开展帮扶工作,承担临床带教任务,培养乡镇卫生院的专业技术人才,帮助解决疑难病症等方面的问题,有力促进了卫生院健康发展。
4、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启动了以城乡居民健康建档为主要内容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国家重大公共卫生专项服务项目,城市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45.88%,农村居民健康建档率达28.44%,分别超出省定目标4.88和8.44个百分点。全市儿童一类疫苗免费接种由6种扩大到14种,完成了85万余名儿童的麻疹强化免疫,接种率达97.3%;对近28万15岁以下人群补种了乙肝疫苗。完成农村妇女免费宫颈癌筛查19677人,完成任务的102.4%;完成农村妇女免费乳腺癌筛查2000人;为4915例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开展了复明手术,共免去患者医药费用近1300万元(由国家补助、新农合基金、医保基金、医院垫付及民政大病救助资金支持),超出省定计划315例,是全省实施数量最多的市;完成了2.5万户地氟病区改灶任务;完成了1.18万户无害化卫生厕所建设任务,完成任务的134%;开展了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农村妇女孕前和孕早期补服叶酸、孕产妇艾滋病母婴传播阻断等重大妇幼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并全面完成省定目标。
5、积极探索公立医院改革。我市为全省公立医院改革非试点市。我们密切关注公立医院改革动态,立足于早抓先行,以加强公立医院内部管理为重点,认真开展“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医院管理年活动和“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强化医疗核心制度执行到位,全面提高各级医疗机构医疗质量;加强重点学科建设与管理,提升医疗服务水平,认真开展二、三类医疗技术准入管理,规范临床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在部分二级医院实行部分普通放射检查结果相互认可制度,在全市所有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实施了2个病种的临床路径管理,多举措努力减轻患者负担。以“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为载体强化临床护理工作;大力推进医院信息化建设,在市第一人民医院实行了电子病历,市第三、四人民医院及安仁、桂阳等县人民医院电子信息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着力改善医疗服务,稳步推进预约门诊服务,努力改善患者就医环境,为下一步实施公立医院改革奠定了基础。
随着医改工作向纵深推进,改革的综合性、复杂性进一步显现,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日益突出。一是地方财政筹资压力大。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项目配套资金和乡镇卫生院的历史负债等问题难以解决。二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队伍薄弱且不稳定,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完善。三是随着医保覆盖面的不断扩大和人口流动的加剧,异地就医监管困难。四是国家基本药品目录品种仍显不足,药品质量与药品价格关系尚未完全理顺。
二、2011年工作重点
(一)进一步提高医保保障和服务水平。各级政府对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补助标准从2010年的年人均120元提高到200元。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医保参保率稳定在90%以上,新农合参合率稳定在95 %以上,全面解决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和困难企业职工参保问题。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住院费用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均达到全国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分类 > 医疗机构管理 > 医疗药品管理

版权所有:www.WDFXW.net 

鲁ICP备09066343号-25 

QQ: 200681278 或 335718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