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T 1099-2007 中华绒螯蟹人工育苗技术规范.pdf

上传人:zswgansu 文档编号:68578702 上传时间:2017-06-17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4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SCT 1099-2007 中华绒螯蟹人工育苗技术规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SCT 1099-2007 中华绒螯蟹人工育苗技术规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SCT 1099-2007 中华绒螯蟹人工育苗技术规范.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SCT 1099-2007 中华绒螯蟹人工育苗技术规范.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SCT 1099-2007 中华绒螯蟹人工育苗技术规范.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ICS65.150
B5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产行业标准
SC/T1099-2007
中华绒螯蟹人工育苗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of Artificial Propagation for
Chinese Mitten-handed Crab
2007-09-14发布
2007-1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发布
SC/T1099-2007
前言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渔业局提出。
本标雅由全国水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淡水养殖分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安徽省标淮化研究院、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淮海工学院海洋学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萍、阎斌伦、程坚、李跃华、万全、程庆兩、张士胜
SC/T1099-2007
中华绒螯蟹人工育苗技术规范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中华绒螯蟹( Eriocheir sinensis h. Milne-edward)(以下称河蟹)天然海水土池人工育
苗和工厂化人工育苗场地建设、亲蟹选择、幼体培育和淡化等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天然海水土池人工育苗及工厂化人工育苗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劃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夲适用于本标准。
GB11607渔业水质标准
GB13078伺料卫生标准
GB/T18407.4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
GB/T19783.中华绒螯蟹
NY5051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
NY5052无公害食品海水养殖用水水质
NY5071元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SC/T1078中华绒螯蟹配合倒料
天然海水土池人工育苗
3.1.条件与设施
3.1.1.地点选择
环境条件应符合GB/T18407.4的要求,建设在海、淡水水源方便,水质清新、无污染、有独立的进
排水系统,交通便利的地方。
3.1.2.池形和面积
以东西向为长边,南北向为短边的长方形为官,面积为500m2-5000m2。
3.1.3防逃设施
防逃设施可用钙塑板、玻璃钢、白铁皮和水泥抹面砖墙等建造,防逃墙高度为0.6m以上。
3.1.4水池深度
水池的深度为0.8m~1.5ma,池埂坡比1:2~1:3。
5水质
水源水质应符合GB11607,养殖水质应符合NY.5051和NY5052的规定。
3.1.6土质
应符合GB/T18407.4的規定,以黏壤土为宜,如池底淤泥深度大于15cm,需清除并曝昞7d
4d。
.1.7其他
SC/T109-2007
每667m2池子配备一台1kW水车式增氧机或者增氧泵和相关配件,另配抽水机械。
2亲蟹选择、培育及交配
3.2.1选择
从由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发证的原种场引进亲蟹,亲本来源清楚。亲蟹种质应符合GB/T19783的
要求,雌蟹体重不小于125g,雄蟹体重不小于159g,雌、雄比为2:1~3:1,亲蟹的选留宜在立冬前进行
3.2.2强化培育
亲蟹在淡水中进行培育,雌、雄蟹分池培育,放养密度为1只n2~3只/m2。以鱼、蚌肉等鲜活偁料
为宝,辅以少量南瓜、山芋、马侩薯、黄豆等植物性饵料或者配合伺料。恫料质量应符合GB13078和
SC/T1078的要求。投佴量为体重的2%~5%,其中动物性佴料占60%~70%,在培育过程中保持水
质清新。
3.2.3交配
交配池面积500m3~1500mx2,水深1.0m~1.5m,池底为沙壤土。在12月至翌年3月,当水温
7x-~12C、水盐度大于16时,放入雌、雄比为1.5:1~2.5:1、密度为5只/m2~-8只/m2的亲蟹。人工
育苗环境要求见附录A。
3.2.4抱卵蟹培育
80%以上雌蟹拖卵后,应剔除雄蟹,进行抱卵蟹培育,此时放养密度为2只/m2,投眼鱼、蚌肉等鲜
活佴料,每3d-4d加注新水一次,水中溶解氧应大于6mg/L。
3淄状幼体培育
3.3.1育苗池的准备
育苗池在使用前10d-15d,用生石灰溶水后全池泼酒,生石灰用量每667m2为150kg~160kg。
经清塘消毒后的育苗池在大潮时进水,依次用规格8孔/cm、24孔/cm~32孔/cm、48孔/am~-80
孔/cm三层筛绢网过滤。
3.2饵料生物培育
渔状幼体以摄食单缃胞藻类、轮虫、枝角类、桡足类和鹵虫无节幼体为主,在漒状幼体出膜前7d
15d施肥培育天然佴料。培育方法见附录B。
布苗
布苗时间根据蟹卵的发育情况确定,每天检査胚胎发育情况。蟹卵呈灰白色、镜检胚胎心跳150
次/min~180次/min时,将胚胎发育一致的抱卵蟹装篓排幼。蟹篓可用竹篓或者塑料编织带篓,直径
45cmn~55cm,每窭放抱卵蟹15只~20只,布幼密度为2万/m3~5万/m3
3.3.4饵料投喂
以天然饵料为主。当天然佴料缺乏时,应釆取人工投佴,可全池泼酒豆浆,结合投喂螺旋藻粉,每天
每667m2水面用黄豆1.0kg~1.5kg。如不培育天然佴料,可参照温室人工育苗投喂。
3.5水质管理
潘状幼体在Z~7期(期简称乙,Ⅱ期简称Z2,Ⅲ期简称2,I期简称4,V期简称Z)以加水为
主,只少量排水或者不排水,Z后开始换水,每天换水1/5~1/10,可使用光合细菌或者其他水质调节
剂,水体pH为7.5-8.5,盐度为18-30
3.3.6防病
育苗期间调控好水质,坚持以防为主,药物使用应符合NY5071的要求
3.4濙化出池
3.4.1淡化
变为大眼幼体时即可实施淡化,逐步加人低謐度的海水或者淡水,使育苗水体盐度每天下降3
5,淡化时间为4d-6d,最后盐度达到5以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标准 > 水产行业标准SC

版权所有:www.WDFXW.net 

鲁ICP备09066343号-25 

QQ: 200681278 或 335718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