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审核前言
买方市场上顾客要求的不断提高给企业的质量管理提出了更新更复杂的任务。
在许多工业领域,“广泛的”质量管理体系是企业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满足产品和过程高质量要求的先决条件。通过质量体系审核对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进行定期的评审。
随着产品/服务从设计到生产/实施的周期越来越短,要求企业各部门的工作流程不断地向平行化发展,这就给过程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在质量要求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只有通过受控的、有能力的过程才能实现自我评价和降低检测费用。
这不仅适用于产品诞生过程/批量生产,也适用于服务诞生过程/服务的实施。
必须对企业的各个过程进行持续的监控,以保证其可靠性或在发现缺陷时及时采取适当的纠正措施。
对过程进行监控的重要手段是过程审核。
1体系审核、过程审核及
产品审核之间的关系
体系审核、过程审核及产品审核是三种审核方式。举例这三种审核方式并不说明不存在其他审核方式。
比较:
审核方式
审核对象
目 的
体系审核
质量管理体系
对基本要求的完整性及有效性进行评定
过程审核
产品诞生过程/批量生产
服务诞生过程/服务的实施
对产品/产品组及其过程的质量能力进行评定
产品审核
产品或服务
对产品的质量特性进行评定
这些分别独立的审核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的共性。
2关于过程审核的规定
2.1 任务
过程审核用于对质量能力进行评定,使过程能达到受控和有能力,能在各种干扰因素的影响下仍然稳定受控。
通过以下各点来达到上述目的:
2.1.1 预防
预防包括识别和指出缺陷可能性,以及采取措施防止缺陷的首次出现。
2.1.2 纠正
纠正是指对已知的缺陷进行分析,采取措施消除并避免缺陷的再次出现。
2.1.3 持续改进过程(KVP)
持续改进的意义在于用许多细小的改进来优化整个体系。过程审核的措施落实以后可以改进过程,使过程更有能力、更稳定可靠。
2.1.4 质量管理评审
过程审核帮助企业最高管理者得出质量管理体系的各部分是否有效的结论。
2.2 原因
过程审核可以分为计划内(针对体系和项目)和计划外(针对事件)审核。
2.2.1 计划内的过程审核
针对体系的审核
过程审核作为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组成部分,必须按审核计划进行。
对于批量供货和潜在的供方,若其质量管理体系已经得到了认证,则根据需要对其进行审核,即只对于供货范围直接有关的过程(减少费用)或计划用于供货范围的过程进行审核。
针对项目的审核
在项目开发和策划过程中及早地在确定的项目分界点(里程碑)进行过程审核,以发现缺陷并采取适当的措施。
2.2.2 计划外的过程审核
针对事件/问题的过程,在项目的每个阶段,为了消除出现的缺陷或为了审查是否对关键的过程特性进行了足够的考虑,需要进行过程审核。
这有助于限制缺陷起因并采取纠正措施。
计划外过程审核的起因可能是,例如:
—产品质量下降
—顾客索赔及抱怨
—生产流程更改
—过程不稳定
—强制降低成本
—内部部门的愿望。
2.3 应用范围
在内部和外部可以在整个质量控制环的下列部门运用过程审核方法:
营销
开发
采购(产品/服务)
生产/服务的实施
销售/运行
售后服务/服务
回收。
下列的列表说明了运用的领域:
方式
组织单位及职能部门
具体的过程
针对产品:
机械加工
油漆车间
装配车间
车削加工
烘干
装贴玻璃
针对服务:
检验策划
人事部门
物流
保安
首批样品检验
人员招聘
零件供应
企业安全
2.4 实施过程审核的前提
2.4.1 企业内的基本前提
要实施过程审核,需要在企业和过程方面进行具体的准备工作。
有目的的策划和落实这些基本前提并对其进行不断的优化是非常必要的。
基本的前提包括,例如:
?ISO 9000族标准的要求
?组织机构/企业结构
?企业/部门的数据(产品或服务的种类、参考数据等)
?审核提问表
?审核计划
?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及检验指导书(与内部/外部审核有关)
?界定过程和界面
?法律和合同的规定
?顾客的要求
?重要的产品特性
?重要的过程参数
?质量历史。
2.4.2 审核人员的职业经验(过程经验)(建议)
至少要有两年的汽车工业(汽车生产商和供应商)过程管理经验是审核人员需要具备的重要的前提条件。
另外,审核人员必须至少(有时是在专家如过程技术人员、工艺专家的支持下)进行过三次典型过程的过程审核。
2.4.3 责任
2.4.3.1 进行审核的企业/组织部门
?根据职业经验和素质选择合格的审核人员
?安排审核任务。
2.4.3.2 审核员
?按照审核计划或根据发生的事件实施过程审核
—与被审核组织/职能部门进行协商(确定要审核的过程、界面等)
—准备审核(研究资料,制订审核提问表,邀请专家参加或利用专业诀窍等)
—实施审核
—评分定级
—末次会议和撰写报告
—要求采取纠正措施
—验证纠正措施的有效性
—保密义务。
?保持应有的资格
—熟悉最新的标准及文献
—审核人员应具备的专业知识
—过程知识。
2.4.3.3 被审核企业/组织/职能部门
?提供所有必要的信息
?过程负责人员参与
?提供专业人员
?确定纠正措施
?落实纠正措施
?验证纠正措施的有效性。
3审核流程
审核总是按相同的系统方法进行:
—准备
—实施
—报告和总结
—纠正措施、跟踪、有效性验证。
下面的流程图(图1)更直观的说明了这种方法:
图1:审核流程图
4审核准备
4.1 概述
充分的审核准备特别重要,是审核成功的基础。同时必须通知被审核部门审核的原因及日期。
不论审核的种类如何,也不论
—计划内或计划外
—内部或外部
—产品或服务
准备的过程都是相同的(见图2)。
图2:审核准备流程图
4.2 确定过程的范围,划分过程的工序,过程文件
审核准备工作的第一步是确定审核的过程范围。
审核员或审核小组必须确定要审核的过程。同时要确定其向外的界面。
审核员有权确定要审核过程的范围,但应与有关的部门及过程负责人协商,必要时对过程进行预审。
下一步是把过程划分为工序(把所确定范围内的过程分为单个的过程段)并考虑界面问题(图3和图4)。
最迟从这时起审核员或审核小组必须对过程的文件资料进行研究。
只用利用相关的文件资料才能有效地把过程划分为工序,对过程进行足够的描述,并确定影响过程的各种参数。也就是说,审核人员根据自己的观点对过程进行描述并确定影响过程的各种参数。影响过程的参数首先从“6M”(人、机器、原材料、方法、环境及管理)以及所定的过程范围的来的。
可以利用各种系统性的、方法性的程序(例如:因果图)尽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