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M-T6-2004 红车轴草提取物.pdf

上传人:hmxj2016 文档编号:51061331 上传时间:2017-06-17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1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WM-T6-2004 红车轴草提取物.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WM-T6-2004 红车轴草提取物.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WM-T6-2004 红车轴草提取物.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WM-T6-2004 红车轴草提取物.pdf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WM-T6-2004 红车轴草提取物.pdf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ICS11.120
C25
备案号:15578-2005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经贸行业标准
WM/T6-2004
红车轴草提取物
Red clover extract
2005-02-16发布
2005-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发布
WM/T6-2004
前言
红车轴草提取物( red clover extract)是以红车轴草原料经提取分离制成的产品。目前尚无相关标
准可以遵循,为了规范红车轴草提取物在生产、贮存和运输过程中的质量管理,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商会提出。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归口
本标准由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
本标准由湖南九汇现代中药有限公司、西安高科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天诚医药生物工程分公司、中国
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曾建国、缪建荣、周开发、曹永智、关立忠。
WM/T6--2004
红车轴草提取物
1范
本标准规定了红车轴草提取物的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签、包装、运输、贮存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以红车轴草为原料经提取而成的规格为总异黄类8.0%或20%的提取物。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5009.146植物性食品中有机氯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多种残留的测定
SN0339出口茶叶中黄曲毒素B检验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
3结构式
红车轴草: red clover(英文习用名)
魔嘴豆芽素类:指刺芒柄花苷( Ononin)
u-0
OH O
OCHA
印度黄橦苷( Sissotrin)
Glu-o
O
OCH3
刺芒柄花素( Formononetin)
HO
OCH
WM/T6-2004
嘴豆素A( Biochanin A)
HO
OH O
OCHA
4技术要求
4.1工艺要求
4.1.1物甚源
为豆科植物红车轴草( Trifolium pratense L.)的干燥地上部分。
1.2徳物原料
花初期采收,除去泥沙,千燥
4.1.3工艺过程
用乙醇提取后,浓缩精制,干燥即得(适用于8%)。
用乙醇提取后,浓缩,再用适当溶剂萃取,浓缩精制而成(适用于20%)
4.2感官要求
应符合表1的要求。





深榇绿色至绿色
气味
味微苦
外观
均匀,无可见异物的粉末
4.3理化要求
应符合表2的要求
2


指标
粒度[80目筛的通过率/(%〉

松密度
35~65
堆密度/(g/100m[
紧密度
55~85
干燥失重/(%)
8.0
炽灼残渣/(%)
10.0
重金属[以Pb计/(mg/kg)
砩盐[以As计/(mg/kg)
六六六/(mg/kg)
农药残留
滴滴涕/(mg/kg)

0.01
五氯硝基苯/(mg/kg)
0.01
黄曲莓毒素B/(g/kg)

总异黄类
①8.0%
指标成分含量/(%)
刺芒柄花苷、印度黄檀苷、刺芒柄花
②20%
素、廛嘴豆芽燾A)
WM/T6--2004
.4卫生要求
应符合表3的要求。
表3

指标
细菌总数/(ecfu/g)
10000
莓菌及酵母菌数/(cfu/g)
100
大肠杆菌
不得检出
沙门氏菌
不得检出
金黄色萄球菌
不得检出
检验方法
5.1感官检验
启开试样后,立即嗅其气味和品其滋味;另取试样适量置于白色瓷盘中观察其色泽、外观,并检查有
无异物
5.2理化要求
5.2.1粒度
按附录A中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测定
5.2.2堆密度
堆密度分为松密度和紧密度,按附录B中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测定。
5.2.3干燥失重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中附录ⅨG规定的方法进行测定
5.2.4炽灼残渣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中附录ⅨJ规定的方法进行测定
5.2.51重金属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中附录ⅨE的第二法进行测定。
5.2.6砷盐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中附录ⅨF的第一法进行测定
2.7六六六、滴滴涕、五氯硝基苯
按GB/T5009.146规定执行
5.2.8黄曲毎棗B
按SN0339的检验方法进行测定
2.9指标成分含量
总异黄酮类含量按附录C中规定的检验方法进行测定。
5.3徽生物指标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中附录XⅢC规定的方法进行测定。
6检验规则
6.1批检验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中附录ⅡA规定的方法取样,并以混合均匀、在一定限度
内具有同一性质和质量的产品为同一批次进行检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标准 > 外经贸行业标准WM

版权所有:www.WDFXW.net 

鲁ICP备09066343号-25 

QQ: 200681278 或 335718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