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35.110
M11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3152-2016
网络电子身份标识elD移动应用接口
技术要求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ELD Mobile Application Interface
2016-07-11发布
2016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YDT3152-2016
目次
前言
II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
4eD移动应用服务…
5eID移动应用注册要求………………………2
6eID移动应用接口…
附录A(资料性附录)接口调用示例
附录B(资料性附录)移动应用接口函数交互图
附录C(规范性附录)错误码定义…
参考文献…
14
YDT3152-2016
前言
本标准属于网络电子身份标识eID相关服务与应用接口系列标准之一,该系列标准包括:
《网络电子身份标识cID桌面应用
接口技术要求》
《网络电子身份标识cD移动应用接口技术要求》
《网络电子身份标识elD验证服务接口技术要求》
《网络电子身份标识eID桌面应用接口测试方法》
《网络电子身份标识eID移动应用接口测试方法》
《网络电子身份标识elD验证服务接口测试方法
本标准依据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公安部第三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北京中电华大电子设计有限责任公司、国防
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学院、北京邮电大学、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等单位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邹翔、杨明慧、汪志鹏、倪力娟、赵宏伟、高志刚、兰天、李树栋、落红卫、
高峰、柳扬、全拥、邓璐、许晋、周薇、戴娇。
www.b2fxw.com
YDT3152-2016
引言
本技术要求旨在规范接口的命名:;统一接口调用方式,方便eID移动应用接入:减少多个功能库的共
用接口,减小维护成本:方便在此基础上添加新的功能接口。
本文件主要描述第三方应用通过移动终端访问cID卡的接口。第三方应用后台与cID服务平台的交互
参见《网络电子身份标识eID验证服务接口技术要求》。
www.b2fxw.com
YDT3152-2016
网络电子身份标识lID移动应用接口技术要求
范围
本标准规范了eID应用于移动应用的相关接口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cID移动应用接口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YDT3150-2016网络电子身份标识eD验证服务接口技术要求
YD/T2592-2013身份管理(dM)术语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1术语和定义
YDT2592-2013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1
eID移动应用客户端 EID mobile application client
在移动终端上实现eID实名认证、账号保护和安全登录服务的客户端软件
3.2缩路词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electronic Identit
网络电子身份标识
IDAUTH
elD认证对象
杂湊算法
carrier
载体唯一标识符
NFC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近距离无线通信
PIN
Personal Identification Number个人识别码
Resultlnfo
返回结果对象
SDK
Software Development Kit
软件开发工具包
4elD移动应用服务
4.1基本功能
eID移动应用服务主要为eID移动应用提供三个功能:实名认证、账号保护、安全登录。elD移动应用
通过接口技术方法与eID交互,使用以下这三个服务功能。
4.2移动实名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