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30ー代筑大师夏昌世研究 Understanding Hsia Changshi: Master Architect of an Era/南方建/ South Architecture20102
张时间表
一对夏昌世先生专业旅程的认识过程
Chronological Table, an Understanding of Mr XIA Changshi's Architectural Journey
王方戟
Wang Fangi
摘要本文通过对一张含有同时期出生的中国
2009年夏的一天,吴佳维和平辉向我展作为经渀支持。再晚一批留学的又在留学期间
建筑前辈童、梁思成、夏昌世三位先生生平示了豆昌世先生的一些设计。这是我第一次系经历了二战,与三位先生比起来,学习期间及
及相关时期历史的时间表的分析,理解这些前统地接触到关于夏先生的资料。吴、平两位小回国后的境域必然非常相异。第三,童、梁两
辈的生活及工作状況,进而在这个背景下认识姐是先后从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专业本科毕业位先生的资料相对比较容易找到。
夏昌世先生专业旅程
后,来同济大学继续硕士研究生学习的。虽然
随菪增加了参照后的时间表的展开,我刚
关键词夏昌世参照理解时间表童肃对她们来说夏先生也是和我差不多的陌生,但拿到豆先生资料时的茫然渐渐消失了,大多数
梁思成
她们在夏先生曾经生活工作过环境中的经历,信息不再僵硬。本来只想把这张时间表作为
ABSTRACT By making a chronologica』她们受到的夏先生弟子们的教诲和影响,都使个工具,但当它发展到一定规模后,我突然发
record of lives of Mr. TONGG Jun,Mr.LANG她们无须他人解释就能很自然地理解夏先生生现它已经具有了菜种独立性。我可以把从中读
Sicheng,Mr. KLA Changshi and the time they活、工作的大背景。为了准备深圳双年展上美到的信息和大家分享,其他人更可以从中读到
lived in, this paper shows some aspects of the于豆先生的发言,我从那时开始了对关于夏先更多的信息。制作这张表的活动本身就成了
work conditions of these three architects of生资料的阅读。但是,对于没有相关经历的人我理解几位先生的一种方法。于是,我干脆
the same generation.Mr.×a' s architectural来说,要立体地理解像豆先生这样给我们留下把时间表当成了2009年12月6日深圳发言的主
journey is understood against this backdrop.过丰富遗产的前辈非常需要找到某种方法。
KEY WORDS XIA Changshi, Reference
对与夏先生相关的事件按时间顺序进行排
浏览一下这张表后,我们可以建立一些简
Understanding, chronological table,TONG列有助于建立对他专业旅途的理解。他在人生单的认识。在表格中可以看到,查、梁、夏三
Jun, LIANG Sicheng
中做出的种种选择将他的性格隐约勾勒出来。位先生中童先生年岭最长,夏先生年龄最小。
中图分号TU-859
不过这个排列表格给人的是一个个体的独立活他们出国留学的时间顺序却与年岭顺序相反。
文献标识码A
动。我们很难通过它知道这些活动在当时具有他们的出国时的年龄分别是童先生25岁、梁先
文章編号1000-0232(2010)02-0030-06
多大的典型性。它们是非常特殊的,还是很生23岁、夏先生17岁。出国留学意味着离开熟
警遍的。为了更加真切地理解这个表格中的事悉的生活环境和文化环境。17岁是一个世界
件,我在其中插入了三个照。第一个参照是腺胧成形的,尚未被一个传统浸没的年龄,25
历史的大背景。我希望通过它感党出个体的行岁则是世畀观逐渐形成,传统已融进身体的年
为是在什么样的社会环境中发生的。第二及第龄。23岁介乎这两者之间。在这三个不同的年
三个参照是同样按时间顺序排列的童及梁思龄中离开家庭,去接触另外一种文化的人所持
成两位先生的生平。我希望通过这两个参照得有的对待两种文化的态度自然也有区别。这种
到当时具有类似经历人在同一历史时期行为的区别留给我们很大的想象空间。
横向比較。选择、梁两位先生作为参照有三
成立家庭意味着对人必须更从社会的角度
方面的考虑。第一,他们与夏先生出生年代接理解世界,家庭中迎来新生的孩子则使人对亲
,并同样出国留学接受了现代建筑学专业的情关系及责任感有了全新的认知。这些不但是
教育,建国后又同样在不同的高校中任教。第一个人生活上的重要转折点,更是人走向成熟
二,他们与夏先生的留学经历比较类似,都是的过程中的催化事件。这三位先生在这方面的
作者简介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規划学院副教在二战开始前完成学业回国,具有殷实家境的经历有很大差别。童先生在父亲的安排下在20
授(上海,200092)
留学生。再早一批留学的大多没有富定的家庭岁时成家,21岁时有了第一个孩子。梁先生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