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聚驱阶段性注入压力调整分析探讨
徐璐(人庆油田第采油)第四油矿地质工艺队,黑龙江大灰163000)
摘要:本文从北过一条带油层发育状况、原油物性、注采井距等特点入手,在综合考虑北过一条带油层发育好,水淹程度高,初期
压力低,原油粘度高、物性差、注采井距小等特点的基础上,分析北过一条帯不同注聚阶段对注入压力的要求,分阶段
调整进行分析,主要分析注入压力的变化与注入能カ、采出能力、见效效果之间的关系,从而确定了过渡带小井距聚驱区块注聚
前、受效阶段、低值期、含水回升期不同阶段不同的注入压力调整思路,为以后类似区块的聚驱开发提供依据
关键词:北部过渡带;聚合物;不同阶段;注入压力
现况调査
3.1北过一条带聚驱特点
1.1含水变化与注入压力呈现一定相关性
3.1.1油层发育较好,水淹程度高,初期压力低
北过一条带聚合物驱2011年3月进行现场应用,注入压力
北过·条带东区X1组新井水淹资料表明,全区主要以
遂渐上升,含水下降,见效情況整体趋势与纯油区基本一致,呈中高水淹为i,分类水淹厚度比例分别为:水淹60.0"%、中
现明显的聚驱受效特点。2015年1月进入含水回?期,注入水淹29.3"6、低未水淹10.6%。貝中葡1~4油层高水淹比例
圧力越高,含水ド降幅度越人,同时含水上升速度也较快
63.2%、中水淹28.3%、低木水淹8.5%;XI5~7油层高水淹比
1.2油层动用程度与注入压力呈现一定相关性
例49.6%、中水沁32.9%0、低未水淹17.5%,XI1-4油层水淹程
注入压力越低,含水回升期油层动用比例越高,12度高」X15ー7油层。较纯油区西块注聚时高34.2个百分点
13MPa的低压井比14.5MPa以上的高压井吸入比例高13.9%,
较北过试验区高20.4个白分点。良好的汕层发育状况下,经过
低正从注聚初期到含水回?期,各个阶段吸入比例变化幅度流刷,洲层采端存在高水淹低效循环大孔道突进,导致空
低于高压井,高正井在受数阶段割面改善最明显,吸入厚度比「1水驱注入液沿人孔道推进,注.入斥カ低。
例増加最多,同时,在回升期吸入厚度比例减少也最多。
3.1.2一条带原油粘度高,物性差,驱动压力高
2影响注人压力变化的肉素分析
与纯油区相比,一条帯原油含蜡量高、比重大、凝固点高、
2.1聚合物注入压力与粘度的关系
地下原油粘度人,体原油物性差于纯油区。过渡带渗透率本
身高于纯油区,注入擬合物后井瓜周围渗透率下降很快,当地
聚合物注入压カ上?足聚合物的必然结果,聚合物容液层対聚合物的吸附、捕集达到平衡后,新的流动体系建立,加之
的粘度以及聚合物在油层巾的吸附、捕集是引起とにカ上川的根本聚合物溶液粘度较纯油区大,者共同作用大大增加了流体的
原因。注聚过程中,出」嶒加了注入水的枯度,加之聚合物イ在油层
渗流阻力,造成注入応力大幅上升,阻.?条带上升幅度明城
中的吸附、捕集作用而滯留,使油层渗透率下降,流体流度降低,
渗流阻力増加,因而注入压力上升,上升伯与聚合物驱流体流度
丁纯油区.。相同合物溶液,驱替较高粘度的原油,其收善流度
成反比关系,聚合物流度越小,注入压力上升值就越大。
比的能力减蚂,驱动压力高。
2.2聚合物注入压力与分子量关系
4不同阶段注入压力调整及效果
分子量越大,聚合物粘度就越大。而聚合物分子量越大,其
根据北过·条带聚驱的特点,从影响注入力的各个要素
在油层中的吸附、捕集就越多,油层渗透率下降就越大,从而流入手,通过调整注入参数米调整注入井压力,改善丌发效果,同
度越小,注入応力上升就越大。
时正确分析注聚压力的变化趋势,根据入压力变化情况来确
2.3聚合物注入压力与浓度关系
定参数调整范围及幅度,可近肘调整注聚方案,使聚合物得到
聚合物注人浓度越高,共粘度也就越人,汕层越易于最佳效果
附、捕集聚合物,注入压力越大。聚合物枯度越大,越容易被油
1注聚前低压井区深度调剖,预留合理压力上升空间
层捕集、吸附,结果造成油层渗透率下降幅度姫人,?此聚合物
北过一条带聚駆注入井破裂応力15.1MPa。空白水驱平
注入浓度越大流度就越小,注入压力上升越大
均注入压力5.2MPa,低」破裂压力9.9MPa,区块注入压力水
2.4注采井距与聚合物注入压力关系
平偏低。根据北过试验区的经验,此阶段的合理注.入压力应该
件下,给定注入速为8-10MPa,从注入力分级上看注入パカ小于6MPa的井有
度,入压力的上升傾正比ず12ln(/rw),注人压力的上升值55」,井数比例为46.9%,低压井数比例高纯油区。
与注采距的关系比平方关系还要大许多倍,注采川即越大,4.2受效阶段个性化调整注入参数,保证较高驱动压力
注采井之间的应激性越差,经合物驱动也就越困难。
由」有异」纯油区原油的物性,一条带原油需要更高驱动
3北过一条带聚駅特点及对注人压力的要求
压力,在参数调憋上,以调柊注入量为主,提高注入压力,保证
较高驱动压力,有效推动过渡带高粘原油。从数据统计情况看
北过?条带景駆各个阶段注入压力变化呈现出j纯油区阶段注入カ在13.514.OMPa为官。
不同的变化规律,弌根本原因在于过渡带汕层发育、原汕物性
井网布、注采井等与纯油区存在定差异.
下转210页
万方数据
年9月化3看理193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