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浇盖梁施工工艺标准.doc

上传人:杨先进 文档编号:20024846 上传时间:2019-05-1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0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浇盖梁施工工艺标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现浇盖梁施工工艺标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现浇盖梁施工工艺标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现浇盖梁施工工艺标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现浇盖梁施工工艺标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现浇盖梁施工工艺标准
FHEC-QH-29-1-2007
1、适用范围
1.1本施工工艺标准一般适用于桥梁下部现浇盖梁结构工程。
1.2现浇盖梁施工的支架型式,主要有落地支架式、抱箍挑架式和埋设托架式等。落地式支架,即在盖梁下部的地面上立支柱,搭成落地满堂支架,然后在支架上铺设模板;抱箍挑架式,即在盖梁下的墩柱上套钢板箍,拧紧套箍的拼接螺栓,然后利用套箍搭设支架并铺设模板;剪力销托架式,即墩柱上预留水平孔必要时应在墩身水平孔下的砼内埋设钢筋网,提高砼的局部承载力,待墩柱混凝土拆模并有一定的强度后,向预留孔中穿入钢锭或受剪设备,然后利用钢锭或受剪设备两端悬臂部分搭设支架并铺设模板。
1.3对于在河岸上一般离地面不高的现浇盖梁,如土质条件较好,做适当压实处理并经采取措施后,可采用落地式支架。
对于水上现浇盖梁,由于桩基、系梁及墩柱施工时,已搭设了水上作业平台,因此可利用在该操作平台上直接搭满堂支架。但必须验算操作平台的稳定性和沉降量,慎重采用。
一般简支梁桥中,在桩基与墩柱间都设计有水平系梁,因而在水上与土质条件差地面上,如盖梁与系梁的高差不大,可利用系梁作为受力底座,在系梁面上搭设落地支架。但系梁强度必须经过设计,必要时加大系梁截面或加配钢筋。
1.4抱箍挑架式支架适用于墩柱为圆柱或矩形柱,但柱与柱之间间距不大。
1.5剪销托架式支架适用于非圆形独墩、高墩及一切适用于抱箍挑架式支架施工的盖梁。
2、编制主要应用标准和规范
2.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
2.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2.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 076-95
3、施工准备
3.1技术准备
3.1.1熟悉和分析现场的地质、水文资料,设计文件选择合适的模板支架方案,编制现浇盖梁单项施工组织设计,向班组进行书面的一级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
开工前对施工人员进行全面的技术、操作、安全二级交底,确保施工过程的工程质量和人身安全。
3.1.2施工放样:准确放样盖梁轴线位置,测定盖梁底标高。放样完毕后,办理驻地工程师复核、签认手续。
3.1.3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实验:按混凝土设计强度要求,分别做混凝土的试验室配合比、施工配合比,满足盖梁混凝土的要求。
3.1.4确定临时支架承载实验方案。
3.2机具准备
3.2.1混凝土机具:混凝土搅拌机、插入式振捣器、塑料布等。
3.2.2钢筋机具:切断机、扳手、电焊机、卷扬机、撬棍等。
3.2.3模板:双面胶带、钢卷尺、垂球、风绳、地锚铁、料斗等。
3.2.4临时支架设备加工及准备。
3.2.5安全设备:安全帽、安全带、保护网、施工爬梯等。
3.3材料准备
3.3.1原材料:水泥、石子、砂、钢筋、钢绞线、水、外加剂等材料由材料员和实验员按规定进行检验,确保其原材料质量符合相应标准。
3.3.2砼配合比设计及实验:根据砼设计强度要求和施工要求,完成混凝土的试验配合比、施工配合比。
3.4作业条件
3.4.1施工前完成了场地平整,清除杂物,支架下的地基已处理并满足施工要求,吊车就位处应平整夯实。临时电力、水的供应已具备。
3.4.2墩顶凿毛,模板进行除锈、打磨、均匀涂抹脱模剂等处理并立模。完成中心定位复测和高程测量,办完监理工程师验收手续。拌和站已标定、各种机具准备就绪、各种材料验收合格数量充足,混凝土配合比已获准使用。
3.4.3施工作业人员要求:应由工长或现场技术人员对盖梁施工的工人进行培训、技术安全交底。做到熟练掌握支架搭设、支立模板、浇筑等技术,要有对安全紧急救援措施。操作人员要保持稳定。
3.4.4安全防护设施全部就位。
4、施工操作工艺
4.1工艺流程
4.1.1普通盖梁
支架承载力试验 钢筋骨架制作 砼试件制作
↓ ↓ ↓
测量定位→安装支架→铺设底板→钢筋就位绑扎→安装侧模→浇注(浇筑)砼←养生拆模落架。
4.1.2预应力盖梁
支架承载力试验

测量定位→安装支架→铺设底模→钢筋就位绑扎→安装预应力管道→安装侧模→浇注(浇筑)砼→养生→穿索张拉→压浆封锚→拆模落架。
4.13钢筋施工工艺流程
核对钢筋下料半成品→拼装盖梁钢筋骨架→运钢筋骨架到使用部位→安装钢筋骨架、绑扎钢筋安装预应力管道→检查验收
4.1.4支架、模板安装工艺流程
基础处理→搭设支架(在剪力销或抱箍上搭设工字钢或支立落地支架)→
安装底模→安装盖梁钢筋骨架(如有预埋件按图纸准确安装)绑扎钢筋安装预应力管道→安装侧模和端模→检验模板及钢筋保护层
4.1.5混凝土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混凝土搅拌→混凝土运输→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养护→拆除模板→盖梁成品检测。验收
4.2操作方法
4.2.1测量放样
在墩柱顶准确放出盖梁的轴线、标高,放样数据经复核后报监理工程师。考虑混凝土保护层厚,在模板上标出主钢筋就位位置。放样数据和原始记录必须报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可进行施工。
4.2.2地基处理
对于落地支架,在盖梁支架搭设前为保证支架的稳定性应首先对基础进行硬化处理。对盖梁下施工范围内基础进行处理,根据盖梁底模、方木、支架、支架底垫块等厚度确定基础顶面标高。清除表层杂物废土,对软弱地基换填后夯实,处理可采用300mm灰土上覆盖200mm碎石碾压硬化。经处理后的盖梁施工区基础平整、密实,并且有相应承载力,无下沉。
4.2.3搭设支架
在处理后的地基上铺设混凝土垫块或枕木,枕木上搭设碗口支架,调整支架活动底托和顶托将工字岗顶住防止工字钢受压变形下沉。支架加设完成后仔细检查各承重部位是否垫实、牢固、经现场技术员验收后进行下道工序。
对于抱箍支架,在使用前应对抱箍螺扣的收紧力及相应的承载能力进行试验。后放置工字钢或其他横梁。
对于剪力销支架,在墩柱预留孔中穿入剪力销两端安装砂桶,在砂桶上搭设工字钢或其他横梁。
4.2.4安装底模
盖梁底模和侧模均采用钢模,钢模板制作全部采用指定厂家加工。模板的强度和刚度满足规范要求。模板绕度不超过模板跨度的1/400,钢模板面板变形不超过1.5mm。当盖梁高度超过6m时,为防止模板与钢筋笼碰撞、摆动等,在吊装模板时应设揽风绳,保持模板在吊装过程中稳定性。
在工字钢顶部设两层方木及木楔,配合砂桶调整盖梁底模标高。盖梁悬梁部分用方木调整标高。底模与墩柱结合处粘贴5mm海绵条,并用水泥净浆堵缝找平,并根据测量标高对墩顶进行凿毛处理。
根据测量放样的中心点放出钢筋骨架就位位置和盖梁端头模板的底部位置。
模板安装前必须打磨干净,并使用符合要求的脱模剂,涂抹均匀,以利于拆模。
4.2.5钢筋绑扎安装
1钢筋整体吊装
钢筋在加工场地严格按图纸及设计要求下料,然后运输到工地现场制作规范的绑扎台座上进行成型绑扎。加工时盖梁,焊接接头应均匀布设,在同一断面上钢筋焊接接头不能大于总面积的50﹪
如盖梁上设有预埋件、和预应力管道,必须按照图纸要求准确设置预埋件。
绑扎完后采用多点吊装方法,防止盖梁钢筋骨架在吊装时变形,骨架就位一定要准确,如有偏差及时调整,防止钢筋骨架偏位。做好钢筋保护层垫块,安装时必须呈梅花状设置垫块,以保证钢筋保护层厚度。
2在盖梁上绑扎
钢筋骨架在拼装台焊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分类 > 建筑工程管理 > 施工工艺标准

版权所有:www.WDFXW.net 

鲁ICP备09066343号-25 

QQ: 200681278 或 335718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