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追忆丛台区委原常委、组织部长王彦生同志
———追忆邯郸市丛台区委原常委、组织部长王彦生同志
贾宝仓
我在丛台区工作七年之久,和彦生合作共事五年时间,五年的工作交往不仅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也对彦生有了深刻全面的了解。彦生同志心地善良,为人正派,勤学善思,勤奋敬业,是深受广大干部爱戴、群众拥护的好党员、好干部、好同志。他并没有多少华丽的豪言壮语,也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英雄壮举,却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令人难忘、令人敬佩的不平凡业绩。他是新时期组工干部的典范,是新时期领导干部的楷模。彦生同志值得我们学习的方面很多,我认为最值得我们学习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对党忠诚的政治品质。彦生同志自幼丧母,家境贫苦,在党和政府及家乡父老的关怀关爱下,完成了九年义务教育学业,招生制度改革之后,积极接受祖国挑选,考入邯郸工业学校,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并在党的培养下走上领导岗位。彦生同志对党和人民有着深厚的感情,始终怀着感恩之心,勤奋工作,报效祖国,对党的信念忠贞不愈,对党的事业一丝不苟。在同“****功”邪教组织斗争中,他立场坚定,旗帜鲜明,不信谣,不传谣,始终站在党和人民的一边;在抗洪抢险、抗击非典的关键时刻,他始终冲在第一线。参加工作二十多年来,党叫干啥就干啥,党叫到哪就到哪,不讲客观、不讲条件、不计较个人得失。1998年县级党委换届时,根据民主推荐结果(民主推荐第1名),经组织考察,市委决定调他到曲周工作,他本人没有兄弟姐妹,老父亲年近70岁,体弱多病,离开涉县家中确有困难,但组织决定了,他二话没说,毅然服从。2003年组织上为照顾他家中困难,决定调他到丛台区继续任组织部长,他不挑不拣,无怨无悔,表现了高度的党性觉悟。
二是勤学善思的优良作风。彦生同志勤奋好学,善于思考,既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又有较高的政策水平,既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又善于创造性开展工作,在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上创出了许多鲜活的经验。在丛台区工作期间,他倡导开展的“领导联社区,部门帮社区,干部驻社区”和“百千万”活动为推动社区党建、改善社区条件、提高社区干部队伍素质、帮解社区居民困难、促进和谐社会构建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他倡导在20个村党支部中开展的“两比一争”活动(比发展、比贡献,争当优秀党支部),有力推动了丛台区的项目建设、经济发展。
三是公道正派的用人原则。彦生同志从事组织工作二十多年,担任常委组织部长十多年,公道正派、任人唯贤是他一贯坚持的原则。无论什么人打招呼、写条子,不具备任职条件的他都坚持婉言谢绝;又有多少优秀的年轻干部,不跑不找不要,他都始终坚持积极推荐,被选拔任用到重要岗位。他建议主张的“重基层、重一线”的干部选任原则,得到了区委的认可,形成了丛台区“建功立业到一线,功成名就回机关,政绩特别突出者,推荐提拔晋副县”的干部选任导向,建立了干部上下良性循环的机制,充分调动了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是一尘不染的政治本色。组织部长是管官的官,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岗位,也是各种有这样那样想法的人重点腐蚀的对象。彦生同志始终保持高度警惕,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有权不搞特权、有权不谋私利,不生非分之想、不取非分之利,严格要求、严于律己。一些人为更改工龄年龄、升职晋级,请他吃饭,登门拜访,他都坚决予以拒绝,以实际行动树立了新时期组工干部廉洁奉公、坚持原则的良好形象。
五是亲民为民的民本情怀。彦生同志作风民主、平易近人,团结同志、贴近群众,对群众满腔热情,对同志和蔼可亲。对社区干部、基层群众要求解决的问题总是入心入脑、不推不拖,很小的事他都当很大的事去办。为解决学步桥小区居民供暖问题,他亲自出面,多方协调;取暖费收取难,他登门入户收,一时收不齐,他自己先垫付;业主不配合,他不厌其烦找;为维修管道,他亲自上手,一直干到深夜11点,广大居民无不称赞。
六是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操。彦生同志一生视金钱如粪土,视名节为生命,不争名、不争利,不争权、不争位。二十多年来,他在任何工作岗位上都干的非常优秀,但在多次评功评模、晋职升级中,他总是替人着想,主动相让。2007年,在区(县)人大、政协换届中,我拟向组织推荐他为正职人选,他知道后,亲自找到我家说:“我身体不好,还能工作几天都是未知数,不少老同志都比我优秀,应优先考虑他们。”主动把正职岗位让了出来。
七是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彦生同志一生克勤克俭,工作上高标准,生活上低标准;竖不攀、横不比,扎扎实实正自己,从不讲排场,不比阔气。没有进过星级酒店,没有住过星级宾馆,没有穿过名牌衣服,一块几十元的手表,一戴就是十几年,一个十多年的县级干部,一直住着一套70多平米的房子。
八是自强不息的献身精神。彦生同志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顽强的毅力,是一个把工作当成最大快乐的人。自2005年查出患有脑血管瘤后,医生再三嘱咐他一定要休息,不能再工作了,但他一天也没有停止工作,节假日值班一次也没有断过;为完成组织交办的工作,他不顾同志们的劝阻,仍然经常加班加点;他的病情一直在加重,耳朵背了、吃饭吞咽受到影响了,独自默默地承受,对谁都未说过,他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了无限的工作当中,把全部的时间和智慧献给了党的事业,直至生命最后一刻,充分实践了他“生命不息、工作不止”的人生信条。
彦生同志的一生,是光荣的一生,奋斗的一生,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建树了组工干部的光辉形象,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优秀共产党员,邯郸市丛台区原组织部长王彦生
1.个人简介
王彦生,男,汉族,1959年11月生,1975年参加工作,1982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0年3月,任涉县县委组织部副部长;1998年1月起,先后任曲周县委常委、组织部长,邯郸市丛台区委常委、组织部长。2005年7月被确诊患脑部动脉瘤。患病期间,他仍恪尽职守,忘我工作。2009年2月4日,在赶赴丛台区政协会议开幕式时突然发病,不幸去世,年仅49岁。
作为一名组工干部,特别是在担任组织部长的十多年间,王彦生同志始终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党性坚强、品行端正,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清正廉洁、公道正派,多次被邯郸市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他以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的实际行动,树立了新时期共产党员、组工干部和组织部门领导干部的良好形象。
2.先进事迹
[2]出生于革命老区河北涉县一个小山村,曾在博客里自名“山生”。幼年艰辛,吃百家饭长大,他体悟到真诚的可贵,最懂得感恩。
在组工战线上工作的近20年,他襟怀坦荡、勤勉自持,用亲民获得爱戴,用求索破解疑难,用公道赢得尊重,身边的人都说,“王部长是有原则的好人”。经历与病魔抗争、与时间赛跑的四年,最终他还是撒手尘寰。 带着依恋不舍,他别过了养育他的沃土,关爱他的家人,朝夕相处的同事。
他,用49岁短暂的生命历程,书写了自己的信条:把一切奉献给对家乡父老的炽爱、对党无限的忠诚。
2009年2月4日早上7点,正准备参加当日召开的区政协会议的中共邯郸市丛台区原区委常委、组织部长王彦生,就在起身上班的那一刹那,在自己家里的沙发前猝然倒下。无论妻子女儿怎么呼喊,他也无法再睁眼看看他深爱的家人、眷恋的故土,无法再为他热爱的组工事业工作一天、一小时、哪怕是一分钟……
这位农民的儿子,优秀的党员,受到尊重和爱戴的组工干部在与病魔抗争了5年后,过早的离开了人间,年仅49岁。王彦生去世半年多了,每当家人、亲友、同事和受他帮助的农村和社区居民谈起他来,无不眼眶湿润,感慨不已。
早年经历教会他懂得心系百姓、勤勉自强
王彦生在博客里曾经这样写道:“我的童年是在亲人们的可怜声中度过的。父亲为了我一直未再娶,相依为命而又严厉的爱自不必说,亲人们给我的爱使我终生难忘,无以回报。他们造就了我的性格特征……”
幼年丧母、家境贫寒的王彦生,通过自己的勤奋努力考上了中专,从山村出来的中专生转变为县城里的工人,后来在党组织的培养下,一步步走上领导干部岗位。熟悉他的人都知道,早年的农村生活经历和求学历程,使他总是以一颗感恩的心回报组织、回馈社会,用一种平和包容的态度处世为人。作为一名领导干部,王彦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