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啤酒行业
1、发展历史
上个世纪初,一位苏联商人在哈尔滨建立了一个啤酒厂,从此中国开始了啤酒的生产。随后德国和法国的商人也进入中国,并先后于1903 年和 1910 年在青岛和上海建立了啤酒生产厂。两年以后, 一位中国投资者在北京建立了一家啤酒厂,名叫“双合盛五星啤酒和软饮料厂”。
在经历了半个世纪之后,啤酒逐渐被9个啤酒厂所在的大城市的部分居民所接受。在那时,9个啤酒厂的全部产量只有7000吨。
在经历了30年之后,啤酒在大城市里成为极受欢迎的饮料。到1980年发展为100家啤酒生产厂,平均年产量为69万吨。
1980年至1988年是中国啤酒生产的一个高速发展时期,综合年增长率超过了30%。1987年啤酒的产量达到656万吨,这个数量已经是1980年的10倍了。
由于中国政府从1988年到1990年实施了调整性的经济政策来控制经济过热的局势,所以,这一时期的啤酒产量在640万吨和692万吨之间徘徊。
19世纪90年代,中国啤酒产量持续增长,1999年首次达到2000万吨的顶峰。同时,啤酒业的发展速度已经从1992年的21.8%逐渐减慢到1997年的12%,1998年衰退到5.2%,从那以后,啤酒业进入到一个低增长期。2001年,年增长率进一步降低到1.9%,2002年开始回升,年增长率为4.8%。
2、中国啤酒业的重要性
(1)在全球啤酒市场的位置
2002年,中国啤酒业生产了2384万吨啤酒,将近占全世界啤酒产量的五分之一。中国是全世界的第二大啤酒市场。
如果中国啤酒市场规模保持5%的年增长率,而美国啤酒市场为1.5%,那么到2010年,中国将成为第一大啤酒市场
资料来源:北京华通人公司数据库
(2)占中国GDP的比例
近些年来,由于啤酒行业发展步伐的放慢,甚至低于整个宏观经济,中国啤酒业的产值占GDP的比重适度的减少。如今,这一比重约为0.5%。
图表 1 中国啤酒行业在GDP中的地位
数据来源: 《中国统计年鉴》
(3)占中国税收比例
啤酒业对国家收入的真正贡献大于其在GDP中的比例所显示的。啤酒业上缴的税收占国内税收总额的0.6%,如下图所示:
资料来源:北京华通人公司数据库
3、行业特征
(1)产品生命周期
经历了数十年的快速发展以后,中国的啤酒业发展正在减慢,这预示着中国的啤酒行业将进入成熟阶段前期或成长阶段后期,这一阶段的特征是:以相对低的增长率持续和稳定的增长、严酷的价格竞争和频繁的企业兼并。
人们对成熟阶段质疑的原因是:巨大的市场潜力,是现在产量的好几倍;较低的行业集中度和分散的市场。同样地,因为现在的1.9%的年增长率,超过500吨的闲置生产能力和猛烈的价格竞争(在某些地方,零售价格甚至低于产品的生产成本)和频繁的兼并,人们也对成长阶段提出疑问。
不同地区间不平衡的经济发展状态,分散的市场和巨大的低收入社会阶层和来自产业化和全球化的冲击,决定了中国啤酒业可能将经历一个年增长率3%-5%的漫长的阶段,这个阶段将持续20年。中国啤酒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来自于人民生活水平和收入水平的稳定提高、人口增长以及中国偏远地区居民对啤酒消费品味的改变。对于农村地区的居民来说,除了在少数富裕地区和大城市的市郊,啤酒仍只是一项奢侈品,只在节日庆祝和款待客人时购买。换句话说,啤酒的生命周期在农村地区仍处于发展阶段。
(2)产业集中度
啤酒业的产业集中度较低,因为在2001年排名前十位的酿酒厂的销售量只占全国总量的23.8%,2002年为28.7%.随着进一步的兼并,产业的集中度在提高。
(3)资本/劳动密集度
中国啤酒业的资本/劳动密度的值低于3。
资本/劳动密度是指资本使用费用除以劳动力成本。资本使用费用包括固定资产折旧、租金和营运资本费用(即银行利息乘以营运资本),劳动力成本包括劳动者工资、奖金和保险等。
由此可见,中国啤酒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而不是资本密集型产业。在过去的几年中,资本/劳动密集适度增长,这说明虽然中国实际的劳动力成本和发达国家的比较起来低得多,但是其增长速度仍然很低,低于啤酒业资本使用费用的增长幅度。
假定利息率5%
年度
资本劳动密集度 %
1998
1.25
1999
1.30
2000
1.31
2001
1.38
假定利息与固定资产的折旧率相等,为7.8%。
年度
资本劳动密集度 %
1998
1.48
1999
1.54
2000
1.55
2001
1.61
资料来源:北京华通人公司数据库
4、行业产品
(1)啤酒的种类
根据原麦汁浓度分类:
主要的度数有18、16、14、12、11、10、8度啤酒。日常生活中我们饮用的啤酒多为11、12度啤酒。
根据杀菌方法分类
鲜啤酒----啤酒包装后,不经巴氏灭菌的啤酒。这种啤酒味道鲜美,但容易变质,保质期7天左右。
熟啤酒----经过巴氏灭菌的啤酒。可以存放较长时间,可用于外地销售,优级啤酒保质期为120天。
根据啤酒色泽分类:
淡色啤酒----色度在5-14EBC之间。淡色啤酒又分为浅黄色啤酒、金黄色啤酒。浅黄色啤酒口味淡爽,酒花香味突出。金黄色啤酒口味清爽而醇和,酒花香味也突出。
浓色啤酒----色泽呈红棕色或红褐色,色度在14-40EBC之间。浓色啤酒麦芽香味突出、口味醇厚、酒花苦味较清。
黑色啤酒----色泽呈深红褐色乃至黑褐色,黑色啤酒麦芽香味突出、口味浓醇、泡沫细腻,苦味根据产品类型而有较大差异。
中国消费者长期以来对熟啤具有偏好,熟啤占据中国啤酒市场95%以上的份额,浓色啤酒和黑色啤酒主要是在大城市中特许经营的啤酒屋生产的工艺啤酒,因为消费群体规模小,所以是小批量制造,
此外,一些特殊啤酒可以在中国市场上发现,例如:不含酒精的啤酒、大豆啤酒、荞麦啤酒、果味啤酒和牛奶啤酒等。
(2)啤酒的包装
全世界的啤酒中71%为玻璃瓶装,中国的啤酒有90%为玻璃瓶装。尽管有一些其它的选择,例如:355ml玻璃瓶装、500ml玻璃瓶装、易拉罐装、30升桶装和礼品盒包装啤酒,但中国83%的啤酒是以640ml的容量玻璃瓶包装的。
数据来源:由《中国包装》和其它出版物编辑整理。
(3)平均价格
平均出厂价格是在假定所有啤酒以640ml玻璃瓶包装的前提下,用年销售收入除以年产量计算得出的。采用该假设的原因是:超过80%的啤酒是以640ml的规格包装的。
国产640ml瓶装啤酒的实际出厂价将会低于下面所列的价格(因为其它包装的啤酒的价格均高于640ml的价格)。总的来讲,啤酒的零售价是其出厂价上浮20%后的价格。饭店和宾馆中的销售价格可能是其出厂价的两倍或更多。
图表 2 1998-2002年国产啤酒价格
资料来源:北京华通人公司数据库
图表 3 1997-2002年进口啤酒平均价格变化
资料来源:ACMR数据库
从近年来中国进口啤酒价格变化中可见,2000年以前,中国进口啤酒的档次在逐年提高,以至于中国市场高档啤酒的大部分市场被进口啤酒占据。随着中国加入WTO进程的推进,进口啤酒的价格相应有所下降。2002年,中国啤酒进口的优惠税率从3.50元/升下降到3.00元/升,进口啤酒平均价格也相应比上年低5%左右。
以上进口啤酒价格为到岸价,如果再加上各种税和厂家利润空间,实际进口啤酒的销售价格要高很多。
(4)产品质量
根据国家质量监督、检查和检疫局的国家产品质量抽样检查通告,在抽样检查中有82%的啤酒样品达到国家标准,其中大型企业的合格率高于小型企业的33%到74%。
抽样检查的公司数
合格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