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ICS11.020CCS C 61WS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卫 生 行 业 标 准公共卫生检测与评价实验室常用名词术语标准 第 3 部分:微生物检WS/T 10011.32023部分代替 WS/T 455-2014测Standard of terms commonly used in public health testing and evaluation laboratoriesPart 3:Microorganism detection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发2023-12-15发布2024-05-01实施布 WS/T 10011.32023I目次目次.I前言.II引言.IV1 范围.22 规范性引用文件.23 通用术语.24 细菌.45 病毒.56 真菌.67 检验方法.68 质量控制.109 生物安全.11IWS/T 10011.32023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a)增加了90个条目,分别为:“微生物群”(见3.1)、“卫生微生物”(见3.2)、“病原体”(第 1 部分:基础术语;第 2 部分:理化检测;第 3 部分:微生物检测;第 4 部分:毒理学安全性评价;第 5 部分:分子生物学检测。本文件部分代替WS/T 4552014卫生检测与评价名词术语,与WS/T 4552014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本文件为WS/T 10011公共卫生检测与评价实验室常用名词术语标准的第3部分。WS/T 10011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见3.4)、“命名”(见3.9)、“嗜压微生物”(见3.18)、“耐压微生物”(见3.19)、“嗜酸微生物”(见3.20)、“食源性疾病”(见3.23)、“水源性疾病”(见3.24)、“大肠菌群”(见4.4)、“菌种保藏编号”(见4.5)、“菌悬液”(见4.6)、“自然菌”(见4.7)、“染菌载体”(见4.8)、“溶原性转换”(见4.9)、“L型细菌”(见4.10)、“芽孢”(见4.11)、“准种”(见5.1)、“野生型毒株”(见5.2)、“干扰现象”(见5.3)、“噬斑”(见5.4)、“无包膜病毒”(见5.5)、“包膜病毒”(见5.6)、“反转录病毒”(见5.7)、“噬菌体”(见5.8)、“病毒吸附蛋白”(见5.9)、“原代细胞”(见5.10)、“传代细胞”(见5.11)、“细胞系”(见5.12)、“细胞株”(见5.13)、“真菌”(见6.1)、“条件致病性真菌”(见6.2)、“真菌毒素”(见6.3)、“无菌”(见7.1)、“无菌检验”(见7.2)、“细胞培养技术”(见7.4)、“半数细胞感染量”(见7.8)、“细胞病变效应”(见7.9)、“盲传”(见7.10)、“病毒分离”(见7.11)、“培养物”(见7.12)、“噬斑形成单位”(见7.23)、“鸡胚接种”(见7.24)、“血清学鉴定”(见7.26)、“血清微量中和试验”(见7.28)、“中和抗体”(见7.29)、“直接免疫荧光实验”(见7.30)、“间接免疫荧光实验”(见7.31)、“免疫亲和层析”(见7.32)、“补体结合试验”(见7.33)、“红细胞凝集试验”(见7.34)、“血凝抑制试验”(见7.35)、“齐-尼抗酸染色”(见7.36)、“IFN-释放试验”(见7.37)、“超低温保藏”(见7.41)、“液氮保藏”(见7.42)、“标准血清”(见8.6)、“灭活”(见9.4)、“中和剂”(见9.5)、“中和产物”(见9.6)、“杀灭对数值”(见9.7)、“杀灭率”(见9.8)、“自然衰亡率”(见9.9)、“消亡率”(见9.10)、“污染”(见9.11)、“灭菌”(见9.12)、“灭菌器”(见9.13)、“压力蒸汽灭菌法”(见9.14)、“抑菌剂”(见9.15)、“抗菌剂”(见9.16)、“灭菌剂”(见9.17)、“最小杀菌浓度”(见9.18)、“最小抑菌浓度”(见9.19)、“生物指示物”(见9.20)、“自含式生物指示物”(见9.21)、“生物负载”(见9.22)、“D值”(见9.23)、“过程挑战装置”(见9.24)、“存活时间”(见9.25)、“杀灭时间”(见9.26)、“消毒”(见9.27)、“消毒剂”(见9.28)、“消毒器”(见9.29)、“高水平消毒剂”(见9.30)、“中水平消毒剂”(见9.31)、“低水平消毒剂”(见9.32)、“生物安全柜”(见9.33)、“超净台”(见9.34)、“气溶胶”(见9.35)、“生物因子”(见9.36);b)修订了36个条目,分别为:“病原微生物”(见3.3)、“菌(毒)种”(见3.5)、“卫生指示微生物”(见3.6)、“毒力”(见3.7)、“鉴定”(见3.8)、“嗜冷微生物”(见3.11)、“耐冷微生物”(见3.12)、“嗜碱微生物”(见3.13)、“耐碱微生物”(见3.14)、“需氧微生物”(见3.15)、“厌氧微生物”(见3.16)、“兼性厌氧微生物”(见3.17)、“微生物实验室”(见3.21)、“微生物实验室获得性感染”(见3.22)、“条件致病菌”(见4.1)、“菌落形成单位”(见4.2)、“菌落总数”(见4.3)、“纯培养”(见7.5)、“培养条件”(见7.6)、“培养基”(见3.5.13)、“生长培养基”(见7.14)、“维持培养基”(见7.15)、“增菌培养基”(见7.16)、“运输培养基”IIWS/T 10011.32023I(见7.20)、“抑细菌/真菌试验”(见7.25)、“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见7.27)、“菌(毒)种保藏”(见7.38)、“定期移植保藏法(传代培养保藏法)”(见7.39)、“冷冻干燥保藏法(冻干法)”(见7.40)、“标准菌(毒)株”(见8.1)、“标准储存菌(毒)株”(见8.2)、“工作菌(毒)株”(见8.3)、“检出限”(见8.4)、“判定限”(见8.5)、“生物安全实验室”(见9.1)、“微生物风险评估”(见9.2);c)删除了2个条目,分别为:“定性”(见2014年版的2.3.3.9)、“聚合酶链式反应”(见2014年版的2.3.3.12)。本文件由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内蒙古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燕、周宇光、崔爱利、周永林、毛乃颖、朱贞、崔仑标、郭欣、田晓灵、谈智、宋晶晶、赵康辰、乔乔、谢智博、孙馨。本文件及其所部分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2014年首次发布为WS/T 455-2014,2023年第一次修订;本次为第一次修订。IWS/T 10011.32023V引言实验室公共卫生检测与评价工作涉及专业范围广,检测与评价对象种类形式多,随着“健康中国”建设的逐步推进,健康相关危险因素的检测与评价要求不断提升。为统一、规范实验室公共卫生检测与评价过程常用的名词术语,对易混淆的概念给出明确的定义和解释,既可保证实验室公共卫生检测与评价工作的顺利开展,又可促进实验室公共卫生检测与评价相关技术标准、论文等涉及名词术语的准确性和一致性,提升我国实验室公共卫生检测与评价工作水平。WS/T 4552014公共卫生检测与评价名词术语发布实施已近9年,按照卫生健康标准管理办法规定,经过复审,纳入公共卫生标准体系升级改造项目修订标准项目目录。为准确描述原标准涵盖范围及便于标准发布后的分专业宣贯、应用,标准名称修订为公共卫生检测与评价实验室常用名词术语标准,综合考虑文件篇幅及使用者的不同需求,WS/T 455由5个部分构成:第 1 部分:基础术语;第 2 部分:理化检测;第 3 部分:微生物检测;第 4 部分:毒理学安全性评价;第 5 部分:分子生物学检测。WS/T 10011.320232公共卫生检测与评价实验室常用名词术语标准第 3 部分:微生物检测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卫生检测与评价实验室常用名词术语微生物检测部分的术语和定义。本文件适用于卫生检测与评价工作。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标准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卫生健康标准编写指南(国卫健标委函20211号)3通用术语3.1微生物群 microbiota特定环境中存在的微生物的集合。3.2微生物sanitary microorganism环境中与人类健康相关的微生物的总称。3.3病原微生物 pathogenic microorganisms可以侵犯人、动物、引起其感染甚至传染病的微生物。注:包括病毒、细菌、立克次体等。3.4病原体 pathogen可造成人或动物感染疾病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立克次体、真菌等)、寄生虫或微生物重组体(包括杂交体或突变体)。3.5菌(毒)种 microorganism strains可培养的,自然界传播的病毒、细菌、真菌、立克次体等具有保存价值的,经鉴定、分类并给予固定编号的微生物。3.6指示微生物 sanitary indicator microorganism在常规卫生监测中,用以指示样品卫生状况及安全性的微生物。3.7WS/T 10011.320233毒力 virulence病原体致病能力的强弱。3.8鉴定 identification按标准或规范鉴别并确定微生物菌(毒)株是否可归入已知分类单元的过程。3.9命名 nomenclature按国际命名法规,对菌(毒)株给出一个公认的名称。3.10极端环境 extreme environment自然环境中存在一些普通生物不能生存的特殊区域。3.11嗜冷微生物 psychrophilic microorganism在0下或者更低的温度能够生长,最适生长温度接近或者低于15,最高生长温度不高于20的微生物。3.12耐冷微生物 cryophylactic在4或者以下能够生长,最高生长温度超过20的微生物。3.13嗜碱微生物 alkalophilic microorganism最适生长pH在8.0以上(通常在pH910之间)的微生物。3.14耐碱微生物 alkalitolerant microorganism能在高pH条件下生长,但最适值并不在碱性pH范围的微生物。3.15需氧微生物 aeromicrobe在有氧条件下才能生长或生存的微生物,新陈代谢中用氧作为最终电子受体。3.16厌氧微生物 anaerobic microorganism在无氧条件下生长繁殖或生存的微生物,新陈代谢中不以氧作为最终电子受体。3.17兼性厌氧微生物 facultative microorganism通过有氧呼吸和无氧发酵等不同的代谢方式获得能量,在有氧或无氧环境中均能生长繁殖的微生物。3.18嗜压微生物 barophile microorganism需要大于0.1MPa高静压条件才能生长的微生物。WS/T 10011.3202343.19耐压微生物 barotolerant microorganism最适生长压力为正常压力,但能够耐受并在一定高静压下生长的微生物。3.20嗜酸微生物 acidophilic microorganism最适生长pH在1.02.5之间,生长pH上限为4.0的微生物。3.21微生物实验室 microbiology laboratory从事微生物菌(毒)种和样本有关的研究、教学、检测、诊断等活动的实验室。3.22微生物实验室获得性感染 microbiological laboratory acquired infection由于从事微生物实验活动而发生的与操作微生物因子相关的感染。3.23食源性疾病 foodborne disease指食品中致病因素进入人体引起的感染性、中毒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3.24水源性疾病 waterborne disease通过饮用或接触受病原体污染的水或食用被这种水污染的食物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