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_AHMS 0010-2023 中小学校园气象科技实践活动指南.pdf

上传人:wb123... 文档编号:100794088 上传时间:2024-05-07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599.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T_AHMS 0010-2023 中小学校园气象科技实践活动指南.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T_AHMS 0010-2023 中小学校园气象科技实践活动指南.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T_AHMS 0010-2023 中小学校园气象科技实践活动指南.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T_AHMS 0010-2023 中小学校园气象科技实践活动指南.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T_AHMS 0010-2023 中小学校园气象科技实践活动指南.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兔兔 w w w.b z f x w.c o m 标准下载 ICS 07.060 CCS AHMS A 47 安徽省气象学会团体标准 T/AHMS 00102023 中小学校园气象科技实践活动指南 Guidelines for practice activities of Meteorolog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2023-12-11 发布 2023-12-11 实施 安徽省气象学会 发 布 学兔兔 w w w.b z f x w.c o m 标准下载学兔兔 w w w.b z f x w.c o m 标准下载T/AHMS 00102023 I 目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总体原则.1 5 活动场所.1 6 管理制度.1 7 活动内容.1 附录 A(资料性)气象站建设要求.4 附录 B(资料性)校园气象站规章制度.7 学兔兔 w w w.b z f x w.c o m 标准下载T/AHMS 00102023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安徽省气象学会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安徽省气象学会、宣城市气象局、安徽省公共气象服务中心、芜湖市气象局、安徽省宣城中学、合肥一六八玫瑰园学校、阜阳市东清小学、太和县第八中学、安徽蓝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杨彬、汪小逸、朱亚宗、许明荣、刘忠平、严小静、房艳、汪源、孙西美、杜瑞和、丁玉平、苏晓燕、马艳梨、唐梓恒。学兔兔 w w w.b z f x w.c o m 标准下载T/AHMS 00102023 1 中小学校园气象科技实践活动指南 1 范围 本文件给出了中小学校园气象科技实践活动的总体原则、活动场所、管理制度、活动内容的相关指导。本文件适用于中小学校园气象科技实践活动的组织实施。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311622014 地面气象观测场(室)防雷技术规范 GB/T 352212017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总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校园气象站 campus weather station 以传播气象科学知识,培养气象科技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科技素养为目的建设在校园内的气象站。4 总体原则 学校宜为校园气象站配备分管领导、辅导老师,属地气象部门宜为校园气象站配备校外辅导员,校园气象站接受学校的管理和属地气象部门的业务指导。宜在中小学的不同阶段,成立气象科技实践社团,在社团设有气象观测小组若干。学校宜根据实际情况建设或配置开展气象科技实践活动所需要的气象站、活动室、展览馆,建设内容与规模因地制宜。学校宜根据不同阶段课程标准要求组织开展相适宜的气象科技实践活动。5 活动场所 气象站的建设要求见附录 A。气象活动室面积宜不小于 20 m2。6 管理制度 校园气象站宜参照附录B,制定气象观测员守则、气象站值班和气象仪器档案管理等制度。7 活动内容 科普 7.1.1 小学阶段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学兔兔 w w w.b z f x w.c o m 标准下载T/AHMS 00102023 2 了解常见的天气现象及成因;认识天气符号和预警信号;认识灾害性天气的危害与防御;了解天气预报用语;了解节气、物候及气象谚语;了解气象学家事迹。7.1.2 初中阶段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区别天气和气候;了解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了解影响气候的因素;认识我国气候带及其基本特征;了解灾害性天气发生的原因和危害,知道防灾减灾救灾基本常识;了解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了解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7.1.3 高中阶段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了解大气的组成、大气的垂直结构、垂直运动、水平运动;了解等温线、等雨量线、锋面系统、高压系统、低压系统;了解大气环流、三圈环流、季风环流;了解太阳辐射、全球变暖、温室效应、臭氧层、酸雨、气象灾害、气候资源;了解气象科学发展史;了解其他气象交叉学科知识。实践 7.2.1 地面气象观测 了解地面气象观测的规章制度、观测时间、观测程序、观测要素及观测设备的构造与工作原理等。掌握风向、风速、气温、气压、湿度、降水等气象要素的观测记录方法以及对应的人工观测设备的使用方法等。7.2.2 资料处理与分析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小学阶段:学会使用仪器测量和记录气象数据,运用简单易懂的气象科学知识和天气预报信息分析、思考生活中的气象问题;初中阶段:学会运用气温和降水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描述气温、降水周期变化,看懂全球温度分布特点与降水、气候分布特点及其与纬度、海陆分布、地形的关系;高中阶段:学会运用大范围气压分布图分析锋、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等天气系统,解释常见天气现象的成因。7.2.3 实践探究 开展气象仪器制作、天气现象成因实验、气象资料应用实验和撰写实验报告等活动。组织 7.3.1 常规活动 学兔兔 w w w.b z f x w.c o m 标准下载T/AHMS 00102023 3 开展日常气象观测,通过校园广播或电子显示屏转发天气预报、预警信息等。7.3.2 周活动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安排 12 次理论或实践教学;整理气象观测记录;交流气象科普学习心得。7.3.3 月活动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对月气候特点进行统计分析;邀请校外辅导员开展气象专业知识培训和技术指导;邀请气象相关领域专家进行专题讲座。7.3.4 年活动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组织参加世界气象日、防灾减灾日、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国际减灾日等重大气象科普活动;组织参加各类气象网络知识竞赛活动;组织开展相关气象科技实践等活动。学兔兔 w w w.b z f x w.c o m 标准下载T/AHMS 00102023 4 A A 附录A (资料性)气象站建设要求 A.1 环境要求 观测场宜建设在空旷的地面上,常年保持通风采光。避免建在陡坡、洼地或邻近有公路、水体、高大建筑的地方。A.2 场地要求 符合下列要求:场地平整,宜采用正方形或长方形,边长为 10 m10 m 或 6 m(东西向)8 m(南北向)(尺寸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采用正南、正北方向;场内宜采用均匀草层;场内铺设 30 cm 至 50 cm 宽的小路;观测场四周宜设置稀疏围栏,高度约 50 cm,围栏不宜采用发光材料或颜色太暗的材料;在观测场附近配置一间面积适中的观测值班室。A.3 设备与设施 A.3.1 观测设备 A.3.1.1 人工观测设备包括:必选设备:干湿球温度表、最高最低温度表、雨量器;可选设备:地面温度表、地面最高温度表、地面最低温度表、温度计、气压计、暗筒式日照计、手持式风向风速仪、电接风向风速计等。A.3.1.2 自动观测设备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气压传感器、风向风速传感器、翻斗雨量传感器,以及数据采集器、供电系统、通信设备及配套软件系统等。A.3.2 附属设施 包括:百叶箱和风杆等。A.4 布局与安装 A.4.1 布局 A.4.1.1 边长为 10 m10 m 规格的气象站的布局示例见图 A.1。A.4.1.2 边长为 6 m(东西向)8 m(南北向)规格的气象站的布局示例见图 A.2。A.4.2 安装 A.4.2.1 人工观测设备与自动观测设备的安装宜符合 GB/T 352212017 中 5.4 的要求。A.4.2.2 观测站防雷设施安装应符合 GB/T 311622014 的要求。学兔兔 w w w.b z f x w.c o m 标准下载T/AHMS 00102023 5 B B 图 A.1 气象观测设备布局示意图 学兔兔 w w w.b z f x w.c o m 标准下载T/AHMS 00102023 6 图 A.2 气象观测设备布局示意图 A.5 仪器设备的安装 A.5.1 人工观测仪器与自动观测仪器安装宜符合GB/T 352212017中5.4的规定,观测场防雷设施安装符合GB/T 311622014的规定。A.5.2 在观测场围栏周边合适位置安装一块具备数据接收功能的LED显示屏,尺寸宜不小于80 cm(宽)45 cm(高),显示屏底边距地面高度宜不低于1米。A.5.3 观测站宜采用集成安装布局方式。学兔兔 w w w.b z f x w.c o m 标准下载T/AHMS 00102023 7 C C 附录B (资料性)校园气象站规章制度 B.1 校园气象观测员守则 B.1.1 执行校园气象站各项观测规范和技术规定,及时准确地完成各项任务,按时完成气象资料的采集、观测和记录工作。B.1.2 有团队合作意识,积极完成小组分配的各项任务。B.1.3 采取集体学习与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学习气象专业基础知识。B.2 校园气象站值班制度 B.2.1 执行校园气象站各项规范和技术规定,及时准确的完成各项任务。B.2.2 配备辐射传感器的气象站遇有大风、降水等影响记录准确的天气现象,及时采取措施保护仪器;遇有雾、露、霜、雨、雪、风沙、浮尘等附着仪器,及时予以清除。B.2.3 注意云、能见度、天气现象的变化,进行人工观测时可携带观测簿,记录字迹工整、清楚。B.2.4 每天观测前进行定点对时,确保采集器与数据处理计算机的时钟一致。B.2.5 观测前巡视观测场,可在正式观测时提前15分钟左右检查采集器和主机的运行状况,遇有疑难问题及时报告老师,采取措施,做好记录。B.2.6 每天按时完成对各项要素的观测,记录到观测簿,字迹要工整、清楚。B.2.7 认真校对上一次的全部观测记录、数据,认真填写值班日记。B.2.8 不宜在数据处理计算机上进行无关的操作。B.3 校园气象仪器、档案管理制度 B.3.1 保管好相关器材,防止丢失、损坏和浪费。B.3.2 保管好原始记录,按时归档。B.3.3 形成月报表、年报表文件并归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标准 > 团体标准T

版权所有:www.WDFXW.net 

鲁ICP备09066343号-25 

QQ: 200681278 或 335718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