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I C S0 1.1 4 0.2 0C C SA1 4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档 案 行 业 标 准D A/T9 02 0 2 2档案仿真复制工作规范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 f o r a r c h i v e s i m u l a t i o n r e p l i c a t i o n2 0 2 2-0 4-0 7发布2 0 2 2-0 7-0 1实施国家档案局发 布111D A/T 9 02 0 2 2 前 言本文件按照G B/T 1.12 0 2 0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 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国家档案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央档案馆档案资料保护部、云南省档案局(馆)。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黄丽华、李东霞、何畏、林静、高凯、陆兴中、周雯莉、陈庆昉。311D A/T 9 02 0 2 2 引 言档案仿真复制是抢救和保护珍贵档案资源、传承和传播档案文化的重要技术手段。基于数字图像技术的档案仿真复制具有高效、易用、色彩还原准确、细节表现全面及按需制作等优点,在档案行业得到广泛应用。为保障基于数字图像技术的档案仿真复制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根据目前数字图像技术发展水平,特制定本文件。411D A/T 9 02 0 2 2 档案仿真复制工作规范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基于数字图像技术的档案仿真复制工作的组织、管理制度、工作流程、业务外包、设备选型、前期准备、图像采集、图像处理、图像输出、后期制作、质量检查与移交,以及数据管理与利用的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各级各类档案机构开展基于数字图像技术的档案二维仿真复制工作,其他单位开展相关仿真复制工作可参考执行。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 B/T 2 8 8 72 0 1 1 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D A/Z 6 4.42 0 1 8 纸质档案抢救与修复规范 第4部分:修复操作指南J G J 2 52 0 1 0 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仿真复制 s i m u l a t i o n r e p l i c a t i o n采用临摹、印刷、摄影、复印、扫描、打印等技术和方法,将档案原件的文字、图像、外形、质地等信息再现到相同或相似的载体上,生成内容、形式、外观都与档案原件相似的制成品的过程。3.2 数字图像 d i g i t a l i m a g e表示实物图像的整数阵列。一个二维或更高维的采样并量化的函数,由相同维数的连续图像产生。来源:G B/T 3 1 2 1 9.32 0 1 4,3.13.3 色彩管理 c o l o r m a n a g e m e n t采用计算机系统进行各类数字图像设备的色彩校准,生成设备的色彩特性文件,使图像采集、显示和输出三个环节色域匹配,实现数字图像在各种设备之间转换时保持色彩一致。3.4 图像采集 i m a g e a c q u i s i t i o n采用扫描或拍摄设备,获取档案原件的数字图像信息的过程。511D A/T 9 02 0 2 2 3.5 图像处理 i m a g e p r o c e s s i n g采用计算机软件对数字图像进行分析调整,使数字图像显示效果、输出效果与档案原件保持一致。3.6 图像输出 i m a g e o u t p u t采用喷墨打印机、激光打印机等设备,将处理完成的数字图像打印到与档案原件相同或相似的载体上。3.7 后期制作 p o s t p r o d u c t i o n对照档案原件,采用裁切、打孔、折叠、做旧、边缘打磨、装裱、装帧等技术方法对档案仿真复制件进行处理,使其外形达到近似档案原件的效果。4 总体要求4.1 保护原件档案仿真复制在使用原件时应按照原件保管的相关规定进行,确保不对档案原件造成损坏。4.2 仿制逼真档案仿真复制应保持档案原貌,其内容、尺寸、形制与档案原件相似。4.3 满足利用档案仿真复制应选择适合的技术和方法,满足不同的利用需求。5 工作组织5.1 岗位及人员5.1.1 应设置承担档案仿真复制工作职责的岗位,对档案仿真复制工作的组织实施、协调管理、安全保障、技术支持、监督检查、成果验收等进行统筹规划,确保档案仿真复制工作质量。5.1.2 应配备具有相应能力的档案仿真复制工作人员,包括熟悉档案业务并具有较高组织协调能力的管理人员;具备计算机知识、相关软硬件操作能力、一定美学知识、美术摄影基础以及档案修复、保护专业素养的技术人员。5.2 工作场地5.2.1 仿真复制工作场地应按G B/T 2 8 8 72 0 1 1、J G J 2 52 0 1 0等相关标准,结合档案仿真复制工作开展的具体需要,进行设计、建设和管理,场地内应避免出现高饱和度的艳丽色彩,避免出现杂乱光源,墙面颜色宜采用中性灰色,拍摄场地照明光源宜采用符合D 5 0、D 6 0标准的光源。5.2.2 仿真复制工作场地宜设置局域网,连接仿真复制系统相关设备,实现设备共享。5.3 工作方案5.3.1 珍贵档案以及批量档案的仿真复制应制定工作方案,内容包括仿真复制对象、工作目标、工作内容、费用核算、工作流程、技术方法、技术指标、验收依据、责任分工、进度安排、安全管理措施等。5.3.2 工作方案的制定应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档案仿真复制件用途、利用率、资金预算、档611D A/T 9 02 0 2 2 案价值及原件保存情况等因素。6 管理制度6.1 基本要求应制定科学、规范的档案仿真复制管理制度,以有效保障档案原件及相关信息安全和档案仿真复制工作质量。档案仿真复制管理制度应包含岗位管理、人员管理、场地管理、设备管理、档案原件和仿真复制件管理、耗材管理、数据管理、工作台账管理等方面。6.2 岗位管理规定档案仿真复制工作各岗位的工作目标和职责,明确岗位业务流程规范、考核标准、奖惩办法等。6.3 人员管理规范人员的安全保密责任、工作纪律、外聘人员信息审核及管理、来访登记等。6.4 场地管理规范人员出入和工作场地内基础设施、环境、网络、监控设施、现场物品管理等。6.5 设备管理规范档案仿真复制工作各环节涉及设备的使用、维护、更新等。6.6 档案原件和仿真复制件管理规范档案仿真复制工作中档案原件及仿真复制件的交接登记、使用、保管以及档案仿真复制件半成品、残次品处置等。6.7 耗材管理规范档案仿真复制工作所需耗材的采购、登记、保管、使用。6.8 数据管理规范档案仿真复制工作各环节产生的电子数据的著录、存储、备份、维护和利用。6.9 工作台账管理规范档案仿真复制工作中各环节所产生的表单管理。7 工作流程7.1 流程档案仿真复制工作流程包括审批、档案原件交接、前期整理、图像采集、图像处理、图像输出、后期制作、质量检查、档案原件及仿真复制件交接、数据管理与利用、档案仿真复制件利用等。如图1所示。711D A/T 9 02 0 2 2 图1 档案仿真复制流程示例图7.2 审批应严格执行审批制度,填写档案仿真复制申请表(见附录A的表A.1);7.3 记录应全程记录工作情况,填写档案仿真复制流程作业单(见表A.2)。7.4 反馈应建立完善的问题反馈机制,对档案仿真复制工作过程中产生和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反馈和修正。8 业务外包8.1 基本要求档案仿真复制工作如需外包,应从企业性质、股东组成、安全保密、企业规模、注册资金情况等方面811D A/T 9 02 0 2 2 严格审查外包企业的相关资质,尤其须严格审查企业的涉密资质。资质的申请见 国家秘密载体印制资质管理办法。8.2 评估应对外包企业承接档案仿真复制业务的能力进行综合评估,包括技术工艺、场所建设、设备配备、成果业绩等技术能力,组织机构、规章制度、质量控制、安全保障等管理能力。8.3 实施外包工作实施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涉及档案部门、外包服务机构、工作场所、设备、档案原件及电子数据交接等方面的安全管理要求,具体见 档案数字化外包安全管理规范。8.4 监督与指导档案部门应指派专门人员参与档案仿真复制外包业务的监督与指导、质量控制、进度安排、安全管理和沟通协调工作。9 设备选型9.1 图像采集设备9.1.1 基本要求图像采集设备应选择采集精度和尺寸满足档案仿真复制件输出需要,且对档案原件损害较小的设备,优先选用非接触式设备。9.1.2 扫描设备9.1.2.1 扫描设备应能选择彩色、灰度、黑白等采集模式,光学分辨率应不低于3 2 0 0 d p i,色彩位数应达2 4位以上,并具备自动或手动白平衡调节功能。9.1.2.2 应按照设备的使用要求对其进行定期维护、保养。9.1.3 拍摄设备9.1.3.1 应选用全画幅及以上的数码相机。9.1.3.2 应配备显色指数不低于9 5的专业灯光。9.1.3.3 应配备满足拍摄需要的翻拍台(架)、三脚架、快门线、色温表、测光表等拍摄辅助设备。9.2 图像处理设备9.2.1 图像处理设备应选择图形工作站,或配备高性能处理器、专业图形显卡和专业显示器的计算机。9.2.2 设备处理器要求采用高频率、多核多线程的高性能处理器。最低配置要求为频率3.5 GH z、8核1 6线程。9.2.3 显卡要求显存容量8 G B、显存位宽2 5 6位。9.2.4 显示器要求采用具备9 9%R G B色域的专业显示器。9.3 图像输出设备9.3.1 仿真复制输出设备一般选择喷墨打印机、激光打印机等。9.3.2 喷墨打印机:宜使用大幅面喷墨打印机,分辨率不低于1 2 0 0 d p i,使用稳定性较好、墨水颜色数911D A/T 9 02 0 2 2 量在6色以上的颜料墨水。9.3.3 激光打印机:使用具备色彩管理功能的彩色高分辨率激光打印机。9.4 数据管理设备9.4.1 配备具有较高稳定性、安全性的高性能服务器作为数据管理设备。9.4.2 服务器储存空间应能够满足相关工作数据存储需要并留有适当冗余。9.5 色彩管理及质量检测设备9.5.1 色彩管理设备应满足扫描仪、数码照相机、显示器、打印机等各类档案仿真复制设备色彩校准和色彩一致性管理的需要,主要包括分光光度计、色彩管理软件等。9.5.2 一般使用标准光源、分光光度计、色度计、密度计等设备检测档案仿真复制件色彩准确性。1 0 前期准备1 0.1 档案交接交接中应认真检查、清点、确认档案原件状况,填写档案仿真复制登记表(见表A.3)。1 0.2 前期整理1 0.2.1 在对档案原件进行数字化采集之前,应对档案原件进行规范有序整理,不改变档案原始状态。必须处理时,应在取出的位置做好标识或拍照记录,并将取出的档案原件进行登记,有序排列并妥善保管。1 0.2.2 应分析档案原件自然状况,对于破损、脆化严重,可能影响数字化采集工作的档案原件,应采取相应的技术手段进行加固和修复,相关操作应遵循D A/Z 6 4.42 0 1 8的要求。1 0.2.3 应对档案原件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类,幅面尺寸、采集内容、字迹材料、背景色彩相似,后期输出载体相同的档案原件集中归类,使用相同的技术参数采集。幅面较大、采集内容复杂、字迹材料和背景色彩各异的档案原件,根据情况设置相应的技术参数分别采集。1 0.3 技术工艺选择根据档案原件特性及档案仿真复制件的使用需求、复制时间和成本,确定仿真技术工艺。1 1 图像采集1 1.1 图像扫描1 1.1.1 扫描设备工作环境干净整洁,环境光照、温湿度满足要求。水平摆放扫描设备。定期进行扫描设备色彩校准,扫描前充分预热扫描设备,并完成白平衡校准。1 1.1.2 根据档案原件情况和仿真复制件利用要求,在扫描软件中合理设置色彩模式、色彩位数、分辨率、图像储存格式等扫描参数。1 1.1.3 扫描分辨率不低于3 0 0 d p i,高精度仿真复制扫描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