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ICS 65.020.20 CCS B 05 T/BSAS 北 京 农 产 品 质 量 安 全 学 会 团 体 标 准 T/BSAS 001-2022 蔬菜栽培基质通用要求 General requirements of culture substrates for vegetables 2022-11-05 发布 2022-12-05 实施北京农产品质量安全学会 发 布 T/BSAS 001-2022 I 目 次 前言.I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要求.3 4.1 外观.3 4.2 理化指标.3 4.3 安全指标.3 5 检验方法.4 5.1 分析实验室用水.4 5.2 标准溶液的制备.4 5.3 外观检测.4 5.4 理化指标测定.4 5.5 安全指标测定.5 6 检验规则.5 6.1 采样和样品制备.5 6.2 判定原则.5 6.3 出厂检验.5 6.4 型式检验.5 7 包装、标识和贮运.5 7.1 包装.5 7.2 标识.5 7.3 贮存和运输.5 附录 A(规范性)蔬菜栽培基质容重的测定方法.6 附录 B(规范性)蔬菜栽培基质孔隙度的测定方法.7 附录 C(规范性)蔬菜栽培基质气水比的测定.8 附录 D(规范性)蔬菜栽培基质相对含水量的测定.9 附录 E(规范性)蔬菜栽培基质酸碱度测定.10 附录 F(规范性)蔬菜栽培基质电导率测定.11 T/BSAS 001-2022 I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北京农产品质量安全学会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北京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房山区农业环境和生产监测站、大兴区种植业技术推广站、谱尼测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温雅君、孙江、郭阳、习佳林、贾秀平、哈雪姣、王岚、姚圆圆 T/BSAS 001-2022 1 蔬菜栽培基质通用要求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蔬菜栽培基质的术语和定义、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识和贮运。本文件适用于以草炭、菌渣等农林废弃物发酵而成的有机基质为主要成分,并与农用珍珠岩、蛭石等无机基质混配形成的用于蔬菜栽培的商品化混合基质。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601 化学试剂 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 GB/T 4456 包装用聚乙烯吹塑薄膜 GB/T 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 8946 塑料编织袋通用技术要求 GB/T 19524.1 肥料中粪大肠菌群的测定 GB/T 19524.2 肥料中蛔虫卵死亡率的测定 LY/T 2700 花木栽培基质 NY 884 生物有机肥 NY/T 1121.5 土壤检测 第5部分:石灰性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测定 NY/T 1121.6 土壤检测 第6部分:土壤有机质的测定 NY/T 1848 中性、石灰性土壤铵态氮、有效磷、速效钾的测定 联合浸提-比色法 NT/T 1978 肥料 汞、砷、镉、铅、铬、镍含量的测定 NY/T 2118 蔬菜育苗基质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蔬菜栽培基质 cultivation substrates for vegetables 能够代替土壤,具备良好的保肥、保水、通气及根系固定作用的固体基质,可为蔬菜根系提供正常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组分通常包括草炭、菌渣等有机基质和蛭石、珍珠岩等无机基质。3.2 容重 bulk density 指单位体积蔬菜栽培基质的质量,单位为克每立方厘米(g/cm3)。T/BSAS 001-2022 2 3.3 通气孔隙度 aeration porosity 指蔬菜栽培基质中空气所占据的体积,以占蔬菜栽培基质总体积的百分数(%)表示。3.4 持水孔隙度 water retention porosity 指蔬菜栽培基质中水分所占据的空间,以占蔬菜栽培基质总体积的百分数(%)表示。3.5 总孔隙度 general porosity 指蔬菜栽培基质中持水孔隙度(%)和通气孔隙度(%)的总和。3.6 气水比 ratio of aeration porosity to water retention porosity 指蔬菜栽培基质中通气孔隙度与持水孔隙度的比值。3.7 水分含量 moisture content 指蔬菜栽培基质中相对含水量,单位为百分数(%)。3.8 粒径 Particle size 指蔬菜栽培基质颗粒的直径大小,单位为毫米(mm)。3.9 电导率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指蔬菜栽培基质导电性能,反映其可溶性盐分的含量,单位为毫西门子每厘米(mS/cm)或微西门子每厘米(S/cm)。3.10 阳离子交换量 cation exchange capacity 指带负电荷的蔬菜栽培基质,借静电引力对溶液中的阳离子所吸附的数量,以每千克干基质所含全部交换性的阳离子的厘摩尔数表示,单位为厘摩尔每千克(cmol/kg)。3.11 有机质 organic substance 指蔬菜栽培基质中所有含碳有机化合物的总和,以占基质总质量的百分数(%)表示。T/BSAS 001-2022 3 3.12 速效养分 Available Nutrient 指蔬菜栽培基质中铵态氮、有效磷、速效钾三者含量的总和,以占基质总质量的百分数(%)表示。4 要求 4.1 外观 蔬菜栽培基质各种组分混合均匀,质地松软,无结块、无异臭味、无明显杂物、无霉变。4.2 理化指标 蔬菜栽培基质的理化指标应符合表 1 要求,适用于叶菜类及果菜类等各类蔬菜栽培。表1 蔬菜栽培基质理化指标 项目 指标 容重,g/cm3 0.201.00 总孔隙度,%60 通气孔隙度,%15 持水孔隙度,%45 气水比 1:51:2 水分含量,%30 粒径,mm 20 酸碱度 5.57.0 电导率,m S/cm 0.51 阳离子交换量,cmol/kg 30100 有机质,%1040 速效养分,%8 4.3 安全指标 重金属指标总砷、总镉、总铅、总铬、总汞和卫生指标粪大肠菌群数、蛔虫卵死亡率应符合 NY 884中的规定。表2 蔬菜栽培基质安全指标 项目 指标 总砷(As)(以干基计)15 总镉(Cd)(以干基计)3 总铅(Pb)(以干基计)50 总铬(Cr)(以干基计)150 总汞(Hg)(以干基计)2 粪大肠菌群数,个/g 150 蛔虫卵死亡率,%95 T/BSAS 001-2022 4 5 检验方法 5.1 分析实验室用水 按 GB 6682 的规定执行。5.2 标准溶液的制备 按 GB/T 601 的规定执行。5.3 外观检测 采用手摸、目测、鼻嗅的方法进行。5.4 理化指标测定 5.4.1 容重 按附录A的规定执行。5.4.2 总孔隙度 按附录B的规定执行。5.4.3 气水比 按附录C的规定执行。5.4.4 水分含量 按附录D的规定执行。5.4.5 酸碱度 按附录E的规定执行。5.4.6 电导率 按附录F的规定执行。5.4.7 阳离子交换量 按 NY/T 1121.5的规定执行。5.4.8 有机质 按 NY/T 1121.6 的规定执行。5.4.9 速效养分 按 NY/T 1848 的规定执行。5.5 安全指标测定 5.5.1 总砷、总镉、总铅、总铬、总汞的测定 T/BSAS 001-2022 5 按 NT/T 1978 的规定执行。5.5.2 粪大肠菌群数 按 GB/T 19524.1 的规定执行。5.5.3 蛔虫卵死亡率 按 GB/T 19524.2 的规定执行。6 检验规则 6.1 采样和样品制备 按 NY/T 2118 中的规定方法进行。6.2 判定原则 如果检验结果中外观指标、理化指标、安全指标有一项不符合本标准要求时,应对不合格项目进行复检;复检结果中有一项指标再次不符合本标准要求时,则判定整批产品不合格。6.3 出厂检验 每批蔬菜栽培基质产品应经生产企业质量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并附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6.4 型式检验 6.4.1 型式检验项目包括外观、理化指标和安全指标。6.4.2 型式检验在每年基质的生产季节进行 1-2 次。当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补充型式检验:a)当原料或配方有变动时;b)当出厂检验结果与型式检验结果有差异时;c)质量监督机构提出型式检验要求时。7 包装、标识和贮运 7.1 包装 包装物应牢固、清洁、完整,袋口密封,塑料编织袋及复合塑料编织应符合 GB/T 8946 标准的规定,聚乙烯薄膜内袋应符合 GB/T 4456 标准的规定。基质实际容量不可低于所标识容量。特殊要求由供需双方约定。7.2 标识 包装物上应印有下列标识:蔬菜栽培专用、主要成份、产品名称、企业名称、商标,生产日期、生产地址、重量,保质期、联系电话、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等。7.3 贮存和运输 贮存于阴凉、通风、干燥的仓库。在运输过程中应防潮、防晒、防破裂,防有害物质污染。T/BSAS 001-2022 6 附 录 A(规范性)蔬菜栽培基质容重的测定方法 A.1 方法要点 用环刀量取一定体积的蔬菜栽培基质,烘干称重,求干基质质量。A.2 主要仪器设备 a)环刀;b)分析天平(感量 0.01g);c)鼓风干燥箱;d)削土刀。A.3 操作步骤 将新鲜蔬菜栽培基质样品均匀装入套有底盖的环刀(已知环刀的体积 V,环刀和底盖质量 m)中,基质填装紧实度应与栽培时基质紧实度相近,填装量略高于环刀上表面 2cm 左右,用质量 65g 的小圆盘压在基质上,3min 后取去小圆盘,削去高出环刀上底的多余基质,称取环刀和基质质量(M)。然后置鼓风干燥箱中 105烘干 4h,干燥器中自然冷却,称取环刀和基质质量,并计算基质相对含水量(W)。每个样品测定重复 3-4 次。A.4 结果计算 按公式(A.1)计算 =(M-m)(1-W)/V(A.1)式中:容重,单位为克每立方厘米(g/cm3);M 环刀装满新鲜基质后的质量,单位为克(g);M 环刀的质量,单位为克(g);W 相对含水量,单位为百分率(%)V 环刀的体积,单位为立方厘米(cm3);计算结果应保留 3 位有效数字。最终测定结果是多次重复的算术平均值。T/BSAS 001-2022 7 附 录 B(规范性)蔬菜栽培基质孔隙度的测定方法 B.1 方法要点 根据蔬菜栽培基质可容纳水分的体积计算基质总孔隙度。B.2 主要仪器设备 a)环刀(容积为 100cm3);b)塑料方盒(5L);c)烧杯;d)漏斗;e)滤纸;f)分析天平(感量 0.01g)。B.3 操作步骤 B.3.1 填装蔬菜栽培基质 将环刀底部用不带孔的底盖扣紧,从上部装入风干的蔬菜栽培基质,然后扣上带孔的顶盖,称重(W1)。基质填装紧实度应与栽培时基质紧实度相近。B.3.2 浸泡 带孔的顶盖盖上,将环刀放入盛水的塑料方盒中浸泡 24h,取出后用吸水纸擦掉环刀外表面的水,立即称重(W2)。浸泡时水位线应高出环刀顶盖 2cm。B.3.3 排水 将环刀带孔的顶盖朝下,倒置在铺有滤纸的漏斗上,静置 3h 左右直至没有水分渗出为止,用干净烧杯收集从蔬菜栽培基质中自由排出的水分,称量环刀、基质及其中持有水的总质量(W3)。每个样品测定重复 3-4 次。按公式(B.1)、公式(B.2)、公式(B.3)计算 TP=W2-W1(B.1)AP=W2-W3(B.2)WHP=TP-AP(B.3)式中:TP 基质总孔隙度,单位为百分数(%);W2 充分吸水后,环刀、蔬菜栽培基质和水的质量,单位为克(g);W1 环刀和风干蔬菜栽培基质的质量,单位为克(g);AP 基质通气孔隙度,单位为百分数(%);W3 经过环刀倒置排水后,环刀、蔬菜栽培基质及其中持有水的质量,单位为克(g);WHP 基质持水孔隙度,单位为百分数(%);最终测定结果以多次重复的算术平均值表示。T/BSAS 001-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