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_BYXT 002-2022 稀土抗抑菌标准化良好行为评价规范.pdf

上传人:wb123... 文档编号:100789948 上传时间:2024-01-28 格式:PDF 页数:24 大小:633.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T_BYXT 002-2022 稀土抗抑菌标准化良好行为评价规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T_BYXT 002-2022 稀土抗抑菌标准化良好行为评价规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T_BYXT 002-2022 稀土抗抑菌标准化良好行为评价规范.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T_BYXT 002-2022 稀土抗抑菌标准化良好行为评价规范.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T_BYXT 002-2022 稀土抗抑菌标准化良好行为评价规范.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稀土抗抑菌标准化良好行为评价规范Evaluation specification for standardized good behavior of rare earth antibacteriostasis2022-12-01 发布2022-12-01 实施T/BYXT 002-2022ICS 03.120.20CCS A00团体标准团体标准包头市白云鄂博矿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包头市白云鄂博矿区稀土产业标准化协会发布T/BYXT 002-2022I目次前言.II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 评价对象.24.1 稀土抗抑菌新材料.24.2 稀土抗抑菌新产品.25 基本要求.25.1 评价组织.25.2 评价人员.25.3 评价依据.36 评价规则.36.1 评价申请.36.2 受理条件.46.3 审查.46.4 现场检查.46.5 样品检测.56.6 检查报告.56.7 评价决定.66.8 申诉.67 评价管理.67.1 认定认证后管理.67.2 再认定认证.77.3 证书管理.77.4 评价信息报告.88 评价服务.88.1 备案.88.2 认定.98.3 认证.98.4 评价标识.9附录 A(资料性附录)稀土抗抑菌新材料、新产品.10附录 B(规范性附录)稀土抗抑菌新材料、新产品评价申请书.12附录 C(规范性附录)评价主体情况登记.13附录 D(规范性附录)现场检查通知书.14附录 E(规范性附录)稀土抗抑菌新材料、新产品评价证书.15附录 F(规范性附录)稀土抗抑菌标准化评价标识.17参考文献.19学兔兔 w w w.b z f x w.c o m 标准下载T/BYXT 002-2022II前言前言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包头市白云鄂博矿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北京炎黄医养科技有限公司提出。本文件由包头市白云鄂博矿区稀土产业标准化协会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包头市白云鄂博矿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北京炎黄医养科技有限公司、内蒙古圣飞运营科技有限公司、中科瑞尔(内蒙古)科技有限公司、包头市稀谷科技有限公司、中资华冠供应链管理(包头)集团有限公司、包头正信德泰企业管理有限公司、白云鄂博矿区稀土产业标准化协会 标准化工作委员会。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侯照东、尹志军、王强、那剑、陈鹏、侯权恒、敖日格乐、李明、刘彬、黄铁铮、于喆、张文权、侯倩文、苏海军、张康丽、赵璐、池慧、吴学敏、李坤。本文件附录A 为资料性附录,B、C、D、E、F 为规范性附录。本文件为首次发布。学兔兔 w w w.b z f x w.c o m 标准下载T/BYXT 002-20221稀土抗抑菌标准化良好行为评价规范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稀土抗抑菌标准化良好行为评价的术语和定义、评价对象、基本要求、评价规则、评价管理、评价服务。本文件适用于稀土抗抑菌新材料、新产品的设计、加工、生产、销售企业,行业组织,第三方机构等作为开展标准化良好行为评价的依据,其他相关评价活动也可参照使用。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文件的引用而成为本文件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文件。GB/T 20000.1 标准化工作指南 第 1 部分:标准化和相关活动的通用术语GB/T 21510-2008 纳米无机材料抗菌性能检测方法GB/T 27000-2006 合格评定 词汇和通用原则WS/T 650-2019 抗菌和抑菌效果评价方法T/BYXT 001-2022 稀土抗抑菌新材料、新产品 设计、加工、生产、销售、标识与管理体系要求3 术语和定义GB/T 20000.1、GB/T 27000、WS/T 650、T/BYXT 001 规定的与下列术语和定义中的内容适用于本规范。3.1评价对象 evaluation object稀土抗抑菌新材料、新产品。3.2评价主体 standards enforcement agency从事抗抑菌新材料、新产品的设计、加工、生产、销售等经济活动主体机构。3.3评价组织 evaluation organization由标准化组织或有权机构批准设立的,对评价主体和评价对象实施评价活动的工作机构。3.4备案 registration评价主体在评价组织报备登记评价对象的良好行为。学兔兔 w w w.b z f x w.c o m 标准下载T/BYXT 002-202223.5认定 cognizance评价组织对评价主体实施评价对象的标准化活动,按照规定的程序和依据给予的评价结论。3.6认证 attestation有权第三方评价组织对评价主体实施评价对象的标准化活动,按照规定的程序依据给予的评价结论。3.7获证产品 certified Product评价主体的评价对象通过评价后,获得认定或认证评价证书的产品。4 评价对象4.1 稀土抗抑菌新材料包括基础材料、中间材料和应用材料。基础材料包括不限于稀土抗抑菌粉末体;中间材料包括不限于稀土抗抑菌母粒、母液等;应用材料包括不限于溶剂、涂料、玻璃、陶瓷、橡胶塑料、合金、纤维、纸材、医用材料等。稀土抗抑菌新材料,参考附录 A.1。4.2 稀土抗抑菌新产品包括不限于稀土抗抑菌家电数码、家纺服饰、妇幼孕婴、皮草箱包、洗化日用、办公家具、厨卫器具、装修建材、文娱包装、车船出行、酒店餐饮、宠物用品、医疗防护、老人护理等类别的民生消费及劳动卫生防护产品。稀土抗抑菌新产品,参考附录 A.2。5 基本要求5.1 评价组织5.1.1 从事认定的评价组织,应获得包头市白云鄂博矿区稀土产业标准化协会的贯标授权许可,并在包头市白云鄂博矿区稀土产业标准化协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备案。5.1.2 从事认证的评价组织,应具备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规定的条件,在获得包头市白云鄂博矿区稀土产业标准化协会的贯标授权许可后,并在国务院认证认可监督管理部门备案。5.1.3 认定、认证评价组织应建立内部制约、监督和责任机制,使受理、培训、相关增值服务、检查和认定认证决定等环节相互分开、相互制约和相互监督。5.1.4 认定、认证评价组织不得将认证结果与参与认证检查的检查员及其他人员的薪酬挂钩。5.2 评价人员5.2.1 评价组织从事认定、认证活动的人员应具有相关专业教育和工作经历,接受过稀土抗抑菌新材料、新产品设计、加工、生产、销售、和认证技术等方面的培训,具备相应的知识和技能。学兔兔 w w w.b z f x w.c o m 标准下载T/BYXT 002-202235.2.2 评价人员应在评价组织工作平台实行信息公开,接受社会公众监督。5.3 评价依据5.3.1 标准依据应依据 T/BYXT 001 团体标准开展评价活动。5.3.2 评级指标稀土抗抑菌等级分级评价指标,见表 1。表 1 稀土抗抑菌等级分级评价指标等级分级评价指标抗菌率a70%80%90%95%99%抑菌率b70%80%90%95%99%防霉等级c2 级1 级1 级0 级0 级病毒抑制率d70%80%90%95%99%a抑菌率评价方法,可参考应用 WS/T 650-2019 第 5.1 章节的规定。b抗菌率评价方法,可参考应用 WS/T 650-2019 第 5.2 章节的规定。c新冠病毒抑制率评价,应依据专业检测机构的抗 SARS-CoV-2 病毒噬斑评价法。d防霉等级评价,可参考应用 GB/T 21510 防霉测定法的规定。注:评价指标项目根据评价对象的具体需求选定,至少应有一项评价指标作为评价依据;有多项评价指标的,应符合所选定项目中最低指标项的指标作为评价依据。6 评价规则6.1 评价申请6.1.1 评价申请由评价主体自愿向评价组织提出评价申请,填写稀土抗抑菌新材料、新产品评价申请书,申请书应符合附录 B 的要求。评价申请包括贯标备案、认定、认证三种方式。其中贯标备案由评价主体按照评价组织的要求,实行自行登记、自我承诺、信息主动公开方式进行。6.1.2 申请公开评价组织受理评价主体提出的评价申请,应至少公开以下信息:评价范围及有效期。评价程序和评价要求。评价依据。评价收费标准。评价组织和评价主体委托人的权利与义务。评价组织处理申诉、投诉和争议的程序。批准、注销、变更、暂停、恢复和撤销评价证书的规定与程序。学兔兔 w w w.b z f x w.c o m 标准下载T/BYXT 002-20224对评价主体正确使用评价标识、证书的要求。对获证评价主体正确宣传稀土抗抑菌新材料、新产品的要求。6.2 受理条件评价组织受理评价主体评价申请的条件,包括:评价主体及其评价对象,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及规范的要求。评价主体及其评价对象应在本文件评价依据的范围内。评价主体在三年内未出现产品质量安全重大事故。评价主体未列入国家信用信息严重失信主体相关名录。评价主体应至少提交以下文件和资料:a)评价主体的合法经营资质文件的复印件;b)评价主体的基本经营情况,应符合附录 C 的要求;c)管理手册和操作规程。d)承诺守法诚信声明。6.3 审查对符合 6.2 文条件的评价主体,评价组织应根据评价依据、评价程序要求,在 10 个工作日内对提交的申请文件和资料进行审查,并做出是否受理的决定,保存审查记录。6.3.1 审查要求评价要求规定明确,并形成文件和得到理解。评价组织和评价主体之间在理解上的差异得到解决。对于申请的评价范围,评价主体的工作场所和任何特殊要求,评价组织均有能力开展评价服务。6.3.2 初审意见申请材料齐全、符合要求的,予以受理评价申请。对不予受理的,应书面通知评价主体,并说明理由。6.3.3 审查培训评价组织可采取必要措施帮助评价主体进行评价培训,使其正确理解评价的相关要求。6.4 现场检查6.4.1 现场检查准备6.4.1.1 评价组织应委派具有相应资质和能力的检查员组成检查组。其中,认证评价的每个检查组应至少有一名产品注册资质的检查员。6.4.1.2 对同一评价主体的同一评价对象,评价组织不能连续 3 年及以上委派同一检查员实施检查。6.4.1.3 评价组织在现场检查前,应向检查组下达检查任务书,应包含以下内容:检查依据,包括评价标准、实施规则和其他规范性文件。检查范围,包括检查的评价对象范围、加工生产过程等。6.4.1.4 评价组织可向评价主体出具现场检查通知书,将检查内容告知评价主体。现场检查通知书应符学兔兔 w w w.b z f x w.c o m 标准下载T/BYXT 002-20225合附录 D 的要求。6.4.1.5 检查组应制定书面的检查计划,经评价组织审定后交评价主体并获得确认。为确保评价全过程的完整性,检查计划应:覆盖所有评价对象的全部设计、加工、生产、销售活动。覆盖评价对象相关的所有加工场所和工艺类型。制定检查计划还应考虑以下因素:a)相同产品牌号及类型的产品间的价格差异;b)相同评价主体之间的生产体系和规模、生产模式的差异;c)相同评价主体内部管理体系的差异性及有效性;d)以往检查中发现的不符合项;e)新材料、新产品之间再次加工分装分割对评价对象产品完整性的影响。6.4.1.6 评价组织应在现场检查前至少提前 5 日将检查安排等基本信息通知给评价主体。6.4.2 现场检查实施检查组应根据评价依据对评价主体建立的管理体系进行评审,设计、加工、生产、销售过程与评价主体按照 6.2 条款所提交的文件的一致性,确认设计、加工、生产、销售过程与评价依据的符合性。检查过程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对加工、生产过程、产品和场所的检查。对加工、生产、管理人员、操作者进行访谈。对评价对象有关的文件与记录进行审核。对评价对象的产量与销售量进行衡算。对产品追溯体系、评价标识和销售证的使用管理进行验证。对评价主体持续改进进行评估。对产地和生产加工环境质量状况进行确认。采集必要的样品。对上一年度提出的不符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标准 > 团体标准T

版权所有:www.WDFXW.net 

鲁ICP备09066343号-25 

QQ: 200681278 或 335718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