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T/HIS 001-2021 T/HIS001-2021 2021-01-05 发布 2021-02-01 实施 ICS 29.240.30 N 29 低压集抄运维仿真装置低压集抄运维仿真装置 Low pressure set copy autonomous operations simulation device T/HIS001-2021 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给出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河南省仪器仪表学会团体标准专家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南能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郑州能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参加单位: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中原工学院、河南工程学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保山、汤向伟、张科伟、陈春江、李炳要、梁永昌、王晓雷、朱永胜、陈涛、李振明、张进宝。T/HIS001-2021 II 引 言 0.1 目标 本文件是为了适应低压集抄运维仿真培训、省时省力和环保的需要而制定的。0.2 相关专利情况说明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提请注意,声明符合本文件时,可能涉及到5.2、5.3、5.4、6.1、6.2、6.3、6.4中相应内容的相关专利的使用。本文件的发布机构对于该专利的真实性、有效性和范围无任何立场。该专利持有人已向本文件的发布机构承诺,他愿意同任何申请人在公平合理且无歧视的条款和条件下,就专利授权许可进行谈判。该专利持有人的声明已在本文件的发布机构备案。表1中列出的专利权人持有本文件涉及的专利。表表1 1 持有本文件涉及的专利的专利权人的相关信息持有本文件涉及的专利的专利权人的相关信息 专利号 专利持有人 地址 201910061192.x 郑州能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郑州航空港区科创中心 B 区 C3 楼 201910061193.4 郑州能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郑州航空港区科创中心 B 区 C3 楼 请注意除上述专利外,本文件的某些内容仍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T/HIS001-2021 1 低压集抄运维仿真装置 1 范围 本文件给出了低压集抄运维仿真装置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低压集抄运维仿真装置(以下简称“装置”)。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7251.1 低压成套开关装置 GB/T 13306 标牌 GB 13955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的安装和运行 GB/T 24343 工业机械电气装置 绝缘电阻试验规范 GB/T 24344 工业机械电气装置 耐压试验规范 GB 26859 电力安全工作规程 电力线路部分 GB 50054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T 50065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 GB 50150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电气装置交接试验标准 GB 50171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盘、柜及二次回路接线施工及验收规范 DL/T448 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 DL/T 645 多功能电能表通信规约 DL/T 825 电能计量装置安装接线规则 AQ/T 9006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低压用户集中抄表系统 T/HIS001-2021 2 是指由计量自动化主站通过远程通讯信道(无线、有线、电力线载波等信道)将多个电能表电能量的记录值(窗口值)的信息集中抄读的系统。该系统主要由一体化载波电能表和带RS-485 通讯能力的采集终端、多功能配变总表、集中器、信道和计量自动化主站等装置组成。集中器数据可通过信道远程传送到计量自动化主站。3.2 集中器 用于配电区域电能信息采集和控制的装置。它通过信道对其管辖的采集终端和各类电能表的信息进行采集、处理、存储和控制,并通过远程信道与计量自动化系统交换数据。3.3 采集器 用于采集和处理多个客户电能表电能信息,并通过信道与低压集中器交换数据的装置,采集器的基本功能是协助集中器完成对电能表数据的抄收。3.4 手持装置 手持装置(或称手持抄表终端)是指能够近距离直接与单台电能表、集中器、采集器及计算机装置进行数据交换的装置。3.5 计量自动化主站 计量自动化主站是指具有选择终端并与终端进行信息交换功能的计算机装置,包括前置采集、数据维护存储、业务处理和综合应用四个部分,其中前置采集部分完成和终端进行通讯的功能。下文简称主站。3.6 测量点 指可以测量出唯一的一组电气量值的测量装置与终端的顺序电气连接点,当物理上相同的一个电气连接点被多个装置所测量,或者被一个装置所测量但通过多种方式被传递到终端时,按照多个测量点计,每个测量点具有唯一的逻辑定位编码,是该装置在终端的参数配置、数据应用的唯一对象标识。4 组成 装置由低压用户集中抄表单元、故障模拟单元、三相智能电子源加载单元、通信单元和外接计算机五部分组成。计算机最低配置:操作系统:Windows 7 及以上;CPU:2GHz 及以上;内存:2GB 及以上;T/HIS001-2021 3 硬盘:系统盘至少 16GB 以上可用空间;显卡:DirectX 9及以上,并支持更高版本。5 技术要求 5.1 工作条件 装置应在以下条件下正常工作:a)环境温度:-10C+40C;b)海拔高度:4000 m 以下;c)相对湿度:80%;d)使用地点:室内;e)供电电源:单相:电压 AC 220V(110%);频率 50 Hz0.5 Hz。5.2 外观 5.2.1 装置外形无缺损和无扭曲变形。5.2.2 装置色泽统一、整齐、字迹清晰可辩、无误,无断字现象。5.2.3 装置表面无裂纹、无漏喷、无脱漆、无磨损。5.2.4 装置无杂色点等表面疵点,无明显的顶白、混色、污渍,洁净无污物。5.2.5 装置柜门无划伤,无明显凹陷与凸起,无异常响声。5.2.6 装置两侧有安全警示图示标示和安全操作流程。5.2.7 装置铭牌标志清晰、标签封装良好、内容齐全。5.2.8 装置内部螺丝无脱落现象,晃动设备,内部无响动。5.3 布线 5.3.1 布线应符合 GB 50150 的规定。5.3.2 装置导线穿越金属孔时应装设护线套,与元器件、冷压端子的连接应可靠。5.3.3 通信连接线与电源控制导线应分离走线,避免相互干扰。5.3.4 装置根据所装元器件,配置走线横、竖槽道,每节线槽的固定点不少于两个,在转角、分支处和端部均有固定点,槽盖应齐全、平整、无翘脚。5.3.5 布线不能有过度的线缆弯曲半径。5.3.6 导线与接线端子或线桩连接时,应不压绝缘层、不反圈及露铜不大于 1 mm。T/HIS001-2021 4 5.3.7 布线时,不应损伤线芯和导线绝缘,成束的线缆不能过紧的扎在一起,保护导线(PE)采用黄绿双色。5.4 功能 5.4.1 通信功能 计算机控制软件通过以太网方式对装置进行通信参数设置、故障类型设置以及数据参数采集。5.4.2 功能配置 装置功能配置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一 装置功能配置 序号 项 目 标配 选配 1 线路故障 计量二次回路故障设置 2 485 通信故障 与电能表 485 通信故障 与采集器 485 通信故障 与集中器 485 通信故障 3 表计故障 采样单元故障 显示单元故障 通信单元故障 时钟单元故障 计量单元故障 4 集中器终端故障 集中器终端硬件单元故障 集中器终端上行通信单元故障 集中器终端下行通信单元故障 集中器终端测量点参数单元故障 5 跨台区故障 跨台区物理故障设置 跨台区参数故障设置 6 负荷切割故障 负荷切割物理故障设置 7 语音计时与显示 语音倒计时与时间显示 8 数据采集 电能表测量点数据采集 T/HIS001-2021 5 9 数据传输 与集中器通信 中继(路由)数据转发(通信转换)10 本地功能 运行状态指示 本地维护接口 11 安全保护 过压、过载、短路及漏电保护 12 主站系统 计量自动化系统主站仿真系统 13 多机联调 多机联调联试 5.5 电气安全 5.5.1 综合保护模块 综合保护模块应具备过载线路短路保护、漏电保护的功能。5.5.2 接线端子 接地端子应符合DL/T 825的规定。5.5.3 导线 机柜内部使用的导线穿越金属孔时应装设护线套,与元器件、冷压端子的连接应可靠。5.5.4 绝缘电阻 电源进线与机壳之间绝缘电阻应符合GB/T 24343 的规定。5.5.5 工频耐压 工频耐压应符合 GB/T 24344 的规定,电源回路对地和电气隔离的各回路之间,应耐受有效值 1.5kV,50 Hz 的交流电压,历时 1min 的耐压试验。试验时不得出现击穿、闪络现象,泄露电流不大于 5 mA。5.5.6 漏电保护 操作面板电路部分与装置机壳之间的漏电流值大于 30 mA 时,装置能够实现锁定断开电源并且报警提示。装置电气安全保护性能符合 GB 13955 的规定。6 试验方法 6.1 试验条件 试验应在5.1工作条件下进行。T/HIS001-2021 6 6.2 外观检查 以目视和手工的直观检查方法进行,应符合5.2要求。6.3 布线检查 以目视和手工的直观检查方法进行,应符合5.3要求。6.4 功能试验 用配套通信网络连接线把装置通信端口和控制计算机连接,操作计算机软件设置通信接口IP地址以及端口号。6.4.1 线路故障 进入软件主界面,选择线路故障设置,选择不同的故障类型分别进行设置,并使用相应的仪器仪表进行测量,观察实测数据应与计算机控制软件设置保持一致。6.4.2 RS485 通信故障 进入软件主界面,选择RS485通信故障设置,选择不同的故障类型分别进行设置,并使用相应的仪器仪表进行测量,观察实测数据应与计算机控制软件设置保持一致。6.4.3 表计故障 进入软件主界面,选择表计故障设置,选择不同的故障类型分别进行设置,并使用相应的仪器仪表进行测量,观察实测数据应与计算机控制软件设置保持一致。6.4.4 集中器终端故障 进入软件主界面,选择集中器终端故障设置,选择不同的故障类型分别进行设置,并使用相应的仪器仪表进行测量,观察实测数据应与计算机控制软件设置保持一致。6.4.5 跨台区故障 进入软件主界面,选择跨台区故障设置,选择不同的故障类型分别进行设置,并使用相应的仪器仪表进行测量,观察实测数据应与计算机控制软件设置保持一致。6.4.6 负荷切割故障 进入软件主界面,选择负荷切割故障设置,选择不同的故障类型分别进行设置,并使用相应的仪器仪表进行测量,观察实测数据应与计算机控制软件设置保持一致。6.4.7 语音计时与显示 应有计时器语音及显示提示,设定时间后,语音提醒“开始”、“暂停”、“继续”、“最后5 分钟”、“结束”及时间显示开始倒计时。6.4.8 数据采集 进入软件主界面,选择数据采集功能,选择不同的数据采集类别分别进行设置,并使用相应的仪器仪表进行测量,观察实测数据应与计算机控制软件设置采集类别保持一致。6.4.9 数据传输 T/HIS001-2021 7 a)可以通过 RS-485、微功率无线或载波方式与集中器进行通信,接收并响应集中器的命令,并向集中器传送数据。b)中继转发,采集器支持集中器与其它采集器之间的通信中继转发,采集器通过上行信道接收集中器下发的电能表数据抄读和控制指令实时转发给下连的 RS-485 电能表,然后将 电能表的应答数据信息回送给集中器。c)通信转换,采集器可进行上、下信道的通信转换。6.4.10 本地功能 提供本地维护接口,支持手持装置通过红外通信口等本地维护接口设置参数和现场抄读电能量数据。6.4.11 多机联调联试 应有单台计算机可以联机控制多台装置的功能,方便用户现场进行安装调试。6.5 电气安全试验 6.5.1 接地端子试验 测试接地端子与大地之间阻值,电阻值应不大于4。6.5.2 绝缘电阻试验 a)装置所有电源线、接地线、通信线与装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