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5∕T 1859-2018 红腺忍冬组培快繁技术规程.pdf

上传人:wb123... 文档编号:100622727 上传时间:2023-03-18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998.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45∕T 1859-2018 红腺忍冬组培快繁技术规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DB45∕T 1859-2018 红腺忍冬组培快繁技术规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DB45∕T 1859-2018 红腺忍冬组培快繁技术规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DB45∕T 1859-2018 红腺忍冬组培快繁技术规程.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DB45∕T 1859-2018 红腺忍冬组培快繁技术规程.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ICS 65.020.20 B 38 DB45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DB 45/T 18592018 红腺忍冬组培快繁技术规程 Tissue culture and rapid propagation techniques regulation of Lonicera hypoglauca Miq 2018 - 10 - 20 发布 2018 - 11 - 20 实施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45/T 18592018 I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组培快繁 . 1 4 移栽和出圃 . 2 5 包装与运输 . 3 6 生产档案 . 3 附录 A(规范性附录)培养基配方 . 5 DB45/T 18592018 I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广西卫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药用植物园。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师凤华、谭木秀、蒲祖宁、郭晓云、李翠。 DB45/T 18592018 1 红腺忍冬组培快繁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红腺忍冬(Lonicera hypoglauca Miq )组培快繁、移栽和出圃、包装与运输、生产档案等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广西境内红腺忍冬的组培快繁育苗。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Y/T 393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第32 号令(2002 年) 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 3 组培快繁 3.1 外植体来源 选择生长健壮、长势一致、无病虫危害的具46片真叶的红腺忍冬种子实生苗植株为外植体。 3.2 外植体取材及记录 3.2.1 取材时间 宜于连续晴天2 d以上,上午9:0011:00取材。 3.2.2 取材部位 选取具46片真叶的幼嫩种子实生苗无根植株。 3.2.3 取材记录 对每份材料宜记录采集号、采集地点、生长环境、采集时间、采集人等信息,建立外植体采集信息档案。红腺忍冬采集记录表见表1。 表1 红腺忍冬取材记录表 序号 采集号 采集地点 生长环境 采集时间 采集人 备注 DB45/T 18592018 2 3.3 外植体诱导 3.3.1 预处理 用软毛刷于 0.05洗洁精水中轻轻刷洗外植体表面灰尘杂质后,于自来水下流水冲洗 30 min,沥干材料表面水分,放入灭菌玻璃瓶内,材料所占空间控制在容积的 1/3 之内。 3.3.2 灭菌 于超净工作台上,将外植体先用 75%酒精浸泡 30 s,无菌水冲洗 3 次,再于 0.1HgCl2(加 23滴吐温-20)中灭菌 5 min后,无菌水冲洗 46 次,取无菌滤纸吸干外植体的表面水分。 3.3.3 诱导培养 于超净工作台上剪去已灭菌的外植体旧切口,以芽端朝上插入外植体诱导培养基中,培养基按附录 A中 A.1 的要求配制;剪除碰触培养基的叶片部分,每瓶接种外植体 23 个(此为 220 mL 规格的组培瓶接种量),培养 30 d50 d。 3.4 继代培养 将生长健壮的无菌组培芽苗,分别剪取 1.5 cm2.0 cm长的顶芽或带 23 个腋芽的茎段插入继代培养基中,培养基按附录A中A.2 的要求配制,进行继代增殖培养,继代周期为 30 d50 d。 3.5 生根培养 将生长健壮的无菌组培芽苗,分别剪取3.0 cm5.0 cm长的顶芽或带23个腋芽的茎段插入生根培养基中,培养基按附录A中A.3的要求配制,进行生根培养,培养30 d50 d。 3.6 培养条件 培养室温度为(253),相对湿度为5075,每天光照时间为12 h,光照强度为2 000 lx3 000 lx。 4 移栽和出圃 4.1 苗床选址 选择背风向阳、排灌良好的地方搭建育苗大棚,配备6070遮阳网和防虫网。 4.2 苗床构建及消毒 苗床宜宽1 m1.1 m,长10 m15 m。将泥碳土、肥沃苗土、珍珠岩按比例为2:1:1搅拌均匀后作为基质,并淋施0.5 g/L的多菌灵和0.8 g/L的高锰酸钾混合液消毒,15 d20 d后将基质装进容积为300 mL的塑料营养杯,并整齐摆放于苗床上备用。 4.3 炼苗 将符合炼苗条件(根数3条、根长2 cm、叶片数5张的健壮植株)的生根瓶苗,于室内常温下封盖2 d3 d之后打开瓶盖,加入高于培养基表面0.4 cm0.5 cm的清水,每天早、中、晚对苗各进行1次喷雾保湿,炼苗5 d7 d。 DB45/T 18592018 3 4.4 洗苗 从培养瓶中取出经过炼苗驯化的组培苗,用清水轻轻漂洗干净。 4.5 移栽 将洗好的组培苗移栽至苗床上的杯装基质中, 移栽深度以基质盖过组培苗根部为宜, 栽苗后对基质稍压实,以苗不倒的程度即可,应及时浇透定根水,并标记材料名称及移栽日期。 4.6 日常管理 4.6.1 环境条件 移栽大棚温度为2030,相对湿度为8095,自然光照强度为6070;初期避风培育种苗,待苗根系稳扎于移栽基质中(移栽后45周),应适当通风育苗。 4.6.2 水肥管理 移栽后,应保持培养基质湿润;移栽4周后至出圃的生长期内,每周喷施0.1%的复合肥1次。移栽6周时统计组培苗成活率。 4.6.3 主要病虫害防治 移栽后,根据病虫害实际情况,对病虫害状况进行针对性防治。药物使用应符合NY/T 393的规定。 4.7 出圃苗质量要求 幼苗长出5片以上新叶、生长健壮、苗高20 cm、根系发达、植株完整且无病虫害。 5 包装与运输 5.1 包装 出圃苗按苗高整齐分装入规格统一、高出苗顶面5 cm以上的竹筐或塑料筐内,及时喷水,在装载物外表面贴上标签,标注品种名称、数量、产地、种苗经营许可证编号、生产单位名称、地址、联系人等。 5.2 运输 苗应有序叠放,不得过度挤压和随意堆叠;长途运输应有防风、防晒、防雨措施;运输过程中温度应保持在1025,以免高温烧苗。 6 生产档案 应符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第32号令(2002 年)中第九章的规定,并对组培快繁育苗技术的各环节所采取的措施进行详细记录,建立生产档案,记录表见表2。 DB45/T 18592018 4 表2 红腺忍冬组培快繁育苗记录表 序号/批次 数量 (株) 日期 施肥 病虫害防治 负责人员 炼苗 移栽 出圃 种类 施用时间 浓度 方法 病虫害种类 用药名称 施用时间 浓度 施药方法 A DB45/T 18592018 5 A B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培养基配方 A.1 诱导培养基 MS+蔗糖 30 g/L+琼脂 6 g/L+6-BA 2.0 mg/L+ GA3 0.3 mg/L(pH 5.8pH 6.0) 。 A.2 继代培养基 MS+蔗糖 30 g/L+琼脂 6 g/L+6-BA 2.0 mg/L+NAA 0.02 mg/L+GA3 1.5 mg/L(pH 5.8pH 6.0) 。 A.3 生根培养基 1/2 MS+蔗糖 30 g/L+琼脂 6 g/L+NAA 0.2 mg/L(pH 5.8pH 6.0) 。 C D E F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西地方标准 红腺忍冬组培快繁技术规程 DB45/T 18592018 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统一印刷 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标准 > 地方标准DB

版权所有:www.WDFXW.net 

鲁ICP备09066343号-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