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ICS 29.180 K 41 备案号:63143-2018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L / T 2006 2019 干式空心电抗器匝间过电压试验设备 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turn-to-turn overvoltage testing devices of air-core reactors 2019-06-04发布 2019-10-01实施 国家能源局 发 布 DL / T 2006 2019 I 目 次 前言.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使用条件 . 2 5 设备组成 . 2 6 性能要求 . 3 6.1 整体输出性能 . 3 6.2 设备关键组部件性能 . 3 6.3 机械性能 . 4 6.4 安全性能 . 4 6.5 外壳防护 . 4 6.6 结构和外观 . 4 7 试验方法 . 4 7.1 试验条件 . 4 7.2 整体性能试验 . 5 7.3 分压器试验 . 5 7.4 数字记录仪性能试验 . 5 7.5 机械性能试验 . 5 7.6 安全性能试验 . 5 7.7 外壳防护检查 . 5 7.8 外观检查 . 6 8 检验规则 . 6 8.1 检验分类 . 6 8.2 型式试验 . 6 8.3 出厂试验 . 6 8.4 定期校验试验 . 6 9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 6 9.1 标志 . 6 9.2 包装 . 7 9.3 运输和贮存 . 7 DL / T 2006 2019 II 前 言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编写。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电力行业电力变压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DL/TC 02)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哈尔滨理工大学、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中国南方电网超高压输电公司、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特变电工沈阳变压器集团有限公司、顺特电气设备有限公司、西安中扬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工业园区海沃科技有限公司、明珠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马志钦、徐林峰、王永红、张淑珍、车传强、郭慧浩、周求宽、张 良、刘 诣、赵春明、张 凯、吕 亮、孙 健、李 霞、汪耀辉、葛 凯、李晓军、毛启武。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管理中心 (北京市宣武区白广路二条1号,100761)。 DL / T 2006 2019 1 干式空心电抗器匝间过电压试验设备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干式空心电抗器匝间过电压试验设备的使用条件、组成、性能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 6kV35kV 干式空心电抗器匝间过电压试验设备。 其他电压等级干式空心电抗器匝间过电压试验设备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1094.62011 电力变压器 第 6 部分:电抗器 GB 4208 外壳防护等级(IP 代码) GB/T 65872012 电子测量仪器通用规范 GB 16896.12005 高电压冲击测量仪器和软件 第 1 部分:对仪器的要求 DL/T 12222013 冲击分压器校准规范 DL/T XXXX 干式空心电抗器匝间过电压现场试验导则 JB/T 8168 脉冲电容器及直流电容器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高频脉冲振荡电压波 high-frequency pulse oscillating voltage wave 一种波幅按指数规律衰减的交流正弦电压波, 其波前时间远小于标准雷电冲击波前时间, 电压波频率在10kHz100kHz范围内。 3.2 全电压 full voltage 施加在试品两端的100%试验电压。 3.3 标定电压 initial testing voltage 用于获取基准波形的试验电压,一般不超过20%全电压。 3.4 匝间过电压试验 turn-to-turn overvoltage test 一种对电抗器施加高频脉冲振荡电压波,以考核其匝间绝缘的试验。也称高频脉冲振荡电压试验。 3.5 干式空心电抗器匝间过电压试验设备 turn-to-turn overvoltage testing devices of air-core reactors 用于检测干式空心电抗器匝间绝缘性能,具备高频脉冲振荡电压的发生、测量、显示等功能的试验设备。 DL / T 2006 2019 2 4 使用条件 在以下使用条件下,设备应能正常工作。 a)环境温度:-10+40; b)环境相对湿度:不大于 85%(25); c)外部电源要求: 1)额定电压:交流单相 220V(1 10%)或三相 380V(1 10%); 2)频率:(500.5)Hz; 3)谐波总畸变率:不大于 5%; d)海拔:不高于 1000m; 如工作环境条件超出上述规定,应经供需双方协商,进行特殊设计和制造。 5 设备组成 设备由直流电源、充电电阻、充电电容器、放电开关、分压器、数字记录仪等组成,通常有放电开关接地式和充电电容器接地式两种结构形式,接线原理分别如图 1、图 2 所示。 图中:D直流电源; R充电电阻; C充电电容器; K放电开关; L被试电抗器; C1、C2分压器; M数字记录仪。 图 1 放电开关接地方式的设备接线原理图 图中:D、R、C、K、L、C1、C2、M 同图 1。 图 2 充电电容器接地方式的设备接线原理图 6 性能要求 6.1 整体输出性能 设备应能连续输出高频脉冲振荡电压波, 电压幅值应在最大输出电压范围内可调, 电压波形和频率应满足如下要求: DL / T 2006 2019 3 a) 设备应能在 1min 内产生不低于 3000 个高频脉冲振荡电压波; b) 各个电压波的初始峰值偏差小于 3%; c)电压波的初始峰值最大应达到 GB/T1094.62011 附录 G 中规定的电抗器匝间过电压试验全电压值; d) 每个电压波的振荡频率应在 10kHz100kHz 范围内; e)在电压波峰值附近,过冲或振荡幅值应不超过电压波峰值的 5%; f) 电压波的波前时间应远小于标准雷电冲击试验的波前时间。 6.2 设备关键组部件性能 6.2.1 直流电源 a) 最大输出电压应不低于试验全电压,且输出电压应连续可调。 b) 具有足够的输出容量,保证每次放电波形的初始电压峰值达到试验全电压。 6.2.2 充电电容器 a) 应选用脉冲电容器,其性能满足 JB/T 8168 的要求。 b) 电容量应满足公式(1) LC225 (1) 式中:C充电电容器电容量,单位:pF; L可检测的试品最大电感量,单位:H。 c) 应能承受 1.4 倍设备最大输出电压 1min,不发生击穿或闪络。 6.2.3 放电开关 a) 应能实现每分钟不少于 3000 次开断与闭合。 放电开关的导通和开断应在标定电压和全电压下可控。 b) 可根据试验设备的原理不同采用电子开关或可控点火球隙等。电子开关触发单元与高压单元隔离,应能保证每个电子开关单元同步动作。可控点火球隙大小应连续可调,球隙间应有辅助灭弧装置,以保证在试验过程中放电电压稳定。 6.2.4 分压器 a) 应采用弱阻尼电容分压器。 b)分压比偏差、线性度和阶跃波响应均应满足 DL/T 1222 的要求。 c) 应能承受 1.1 倍设备最大输出电压,不发生击穿或闪络。 6.2.5 数字记录仪 a) 电压峰值的测量不确定度应不大于 2%。 b) 带宽应不低于 10MHz,采样率应不低于 100MS/s。 c) 冲击刻度因数的不确定度应满足 GB/T 16896.12005 中 7.1.2.3 的要求。 d) 动态局部非线性应满足 GB/T 16896.12005 中 7.1.2.7 的要求。 e) 应具有抗电磁干扰能力,能清晰记录振荡电压波形。 6.3 机械性能 6.3.1 振动 应能够承受 GB/T 65872012 中 5.9.3.3 规定的组别为组的振动试验。 6.3.2 冲击 应能承受 GB/T 65872012 中 5.9.4.3 规定的组别为组的冲击试验和倾斜跌落试验。 DL / T 2006 2019 4 6.3.3 运输 应能承受 GB/T 65872012 中 5.10.1.3 规定的流通条件等级为 3 级的运输试验。 6.4 安全性能 6.4.1 外部电源输入端口对机壳应能承受 2kV、历时 1min 的工频耐压试验,无击穿或闪络现象。 6.4.2 应具备防止非法操作以及出现意外情况时紧急断电的安全保护功能。 6.4.3 应具备过电压、过电流、零位启动闭锁等自动保护功能,在非正常工作状态时应自动关闭电压输出。 6.5 外壳防护 应符合 GB 4208 规定的外壳防护等级为 IP51 的要求。 6.6 结构和外观 6.6.1 应优化结构设计,减少试验接线,便于搬运和现场组装。 6.6.2 铭牌标志清晰、牢靠。各组部件外壳应无明显缺陷,电镀、氧化层、漆层等涂层良好。 7 试验方法 7.1 试验条件 设备的试验条件应满足以下要求: a)环境温度:-10+40; b)环境相对湿度:不大于 85%(25),无凝露; c)外部电源要求: 1)额定电压:交流单相 220V(1 10%)或三相 380 V(1 10%); 2)频率:(500.5)Hz; 3)谐波总畸变率:不大于 5%。 7.2 整体性能试验 设备高压输出端及接地端之间并联接入标准分压器和电抗器, 标准分压器的低压臂接录波器, 设备最大输出电压下连续测量 1min,设备输出的高频脉冲振荡电压波的个数应符合本标准 6.1 a)的要求,高频脉冲振荡电压波的初始峰值应符合 6.1 b)和 6.1 c) 的要求, 脉冲振荡电压波的频率应符合本标准 6.1 d)的要求,电压波峰值附近的过冲或振荡幅值应符合本标准 6.1 e)的要求。 7.3 分压器试验 7.3.1 雷电冲击电压校验 试验方法按照 DL/T 12222013 中 7.6 条规定,其结果应满足本标准 6.2.4 条 b) 的要求。 7.3.2 响应时间和振荡幅度比计算 试验方法按照 DL/T 12222013 中 7.8 条规定,其结果应满足本标准 6.2.4 条 b) 的要求。 7.4 数字记录仪性能试验 7.4.1 冲击刻度因数测量 试验方法按照 GB/T16896.12005 中 5.1 条规定,其结果应满足本标准 6.2.5 条 c) 的要求。 7.4.2 动态局部非线性测量 试验方法按照 GB/T16896.12005 中 5.8 条规定,其结果应满足本标准 6.2.5 条 d) 的要求。 7.5 机械性能试验 7.5.1 振动试验 试验方法按照 GB/T 65872012 中 5.9.3.3 规定,其结果应满足本标准 6.3.1 的要求。 DL / T 2006 2019 5 7.5.2 冲击试验 试验方法按照 GB/T 65872012 中 5.9.4.3 规定,其结果应满足本标准 6.3.2 的要求。 7.5.3 运输试验 试验方法按照 GB/T 65872012 中 5.10.2 规定,其结果应满足本标准 6.3.3 的要求。 7.6 安全性能试验 7.6.1 绝缘性能试验 系统处于非工作状态, 在外部电源输入端与系统可触及金属部件之间进行工频耐压试验。 试验电压2kV,历时 1min,不应发生闪络、击穿及元器件损坏现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