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_CFA 020208012-2021 混合型多芯料铸造用包芯线.pdf

上传人:wb123... 文档编号:100540152 上传时间:2022-11-03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592.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T_CFA 020208012-2021 混合型多芯料铸造用包芯线.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T_CFA 020208012-2021 混合型多芯料铸造用包芯线.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T_CFA 020208012-2021 混合型多芯料铸造用包芯线.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T_CFA 020208012-2021 混合型多芯料铸造用包芯线.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T_CFA 020208012-2021 混合型多芯料铸造用包芯线.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团体标准 T/CFA 020208012 2021 混合型多芯料铸造用包芯线 Mixed multi-powder core wire for casting (公告公告稿)稿) 2021-07-23 发布 2021-10-23 实施 中 国 铸 造 协 会 发 ICS 77.100 CCS J 31 T/CFA 020208012 2021 II 目 次 前 言 . III 引 言 .IV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规格与编码规则 .1 5 技术要求 .2 6 检验方法 .3 7 检验规则与判定 .6 8 质量证书及标识、包装和贮运 .6 图 1 线径测量示意图 .4 图 2 扭曲检验示意图 .5 图 3 弯曲检验示意图 .5 图 4 包芯线类别区分标识 .6 表 1 混合型多芯料铸造用包芯线的技术要求 . 3 表 2 混合型多芯料铸造用包芯线用芯料粒度要求 . 3 表 3 包芯线直径与测量柱直径的对应关系 . 5 库七七 w w w .k q q w .c o m 标准下载T/CFA 020208012 2021 II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编写。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铸造协会铁合金分会提出。 本文件由中国铸造协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哈尔滨科德威冶金股份有限公司、哈尔滨工程大学、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江苏聚丰稀土合金有限公司、江苏倍耐合金有限公司、南京浦江合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陕西远大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内蒙古圣泉科利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蒲城毅力金属铸造材料有限公司、宁夏科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哈尔滨东安汽车动力股份有限公司、禹州市恒利来新材料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吴玉彬、巫瑞智、姜爱龙、史玉良、汪建荣、吴永纯、解戈奇、郭丽霞、张山河、张中科、张寿涛、付晓明、李明权、吴强、吴纪增、刘立强、殷利铭、孙常青、王昱芳 本文件为 2021 年 07 月 23 日首次发布。 库七七 w w w .k q q w .c o m 标准下载T/CFA 020208012 2021 IV 引 言 本文件充分纳入和反映了当今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先进技术成果,解决了标准产品和相关指标跟不上市场需求的问题, 保证了标准的时效性, 为混合型多芯料铸造用包芯线的推广应用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为指导和规范混合型多芯料铸造用包芯线生产和验收提供了依据, 有利于提高产品的技术性能、安全可靠性能及环保性能。 本文件制定和实施,将促进包芯线技术创新,增强产品的国内外市场竞争力;同时,对规范市场竞争、引导市场良性发展、加快我国包芯线技术快速发展具有积极地促进作用。 库七七 w w w .k q q w .c o m 标准下载T/CFA 020208012 2021 1 混合型多芯料铸造用包芯线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混合型多芯料铸造用包芯线的术语和定义、规格与编码规则、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与判定、标识及质量证书、包装和贮运。 本文件适用于用喂线法对铸铁液进行变质处理的混合型多芯料包芯线。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 (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适用于本文件。 GB/T 228.1 金属材料 拉伸试验第 1 部分:室温试验方法 GB/T 1480 金属粉末 干筛分法测定粒度 GB/T 5213 冷轧低碳钢板及钢带 GB/T 5611 铸造术语 GB/T 6288 粒状分子筛粒度测定方法 GB/T 16477.1 稀土硅铁及镁硅铁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第 1 部分:稀土总量的测定 GB/T 16477.2 稀土硅铁及镁硅铁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第 2 部分:钙、镁、锰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GB/T 16477.3 稀土硅铁及镁硅铁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第 3 部分: 氧化镁含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GB/T 16477.4 稀土硅铁及镁硅铁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第 4 部分:硅量的测定 GB/T 16477.5 稀土硅铁及镁硅铁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第 5 部分: 钛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GB/T 24194 硅铁 铝、钙、锰、铬、钛、铜、磷和镍含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YB/T 4214 包芯线用冷轧钢带 YB/T 5059 低碳钢冷轧带钢 YS/T 617.3 铝、镁及其合金粉理化性能测定方法 第 3 部分:水分的测定 干燥失重法 3 术语和定义 GB/T 5611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混合型多芯料铸造用包芯线 mixed multi-powder core wire for casting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具有一定粒度要求的材料通过物理混合方式制成芯料, 然后用冷轧低碳钢带将其库七七 w w w .k q q w .c o m 标准下载T/CFA 020208012 2021 2 包裹而制成的芯线。 4 规格与编码规则 4.1 规格和等级 4.1.1 规格 混合型多芯料铸造用包芯线规格有:5、9、10、13、14、15、16,其他规格由供需双方商定。 4.1.2 等级 依据质量误差分为 3 个等级:I 级、II 级、III 级;I 级为优。 4.1.3 制作方法 混合型多芯料铸造用包芯线制作方法有:人工混合法、机械混合法和实时在线数字化混合法等。 4.1.4 类别 混合型多芯料铸造用包芯线分球化线、孕育线、蠕化线三个类别,分别用拼音首字母表示:Q-球化线,Y-孕育线,R-蠕化线。 4.2 编码规则 HX - - 包芯线等级码(I、II、III) 制作方法码(R-人工混合;J-机械混合;S-实时在线数字混合) 包芯线直径码(数字表示) 包芯线类别码(拼音首字母,Q-球化线;Y-孕育线;R-蠕化线) 混合型多芯料铸造用包芯线 示例: HXQ-13J-II 混合型多芯料铸造用包芯线,球化线,直径 13mm,机械混合,II 级 5 技术要求 5.1 不同规格的混合型多芯料铸造用包芯线技术要求应符合表 1 的规定。 库七七 w w w .k q q w .c o m 标准下载T/CFA 020208012 2021 3 表 1 混合型多芯料铸造用包芯线的技术要求 5.2 包芯线用芯料 5.2.1 包芯线芯料应保持干燥,水分不应超过 0.3%。 5.2.2 包芯线用芯料粒度应符合表 2 的要求。 表 2 混合型多芯料铸造用包芯线用芯料粒度要求 规格 mm 5 9 10 13 14 15 16 芯料粒度mm 0.5(35 目) 2.5(8目), 其中小于 0.1(150 目)部分20% 注:芯料粒度选用的目数以中国标准筛规格进行规定。 5.2.3 包芯线用芯料化学成分由供需双方根据需要协商确定。 5.3 包芯线用钢带 5.3.1 选用钢带应参照 GB/T 5213、YB/T 4214 和 YB/T 5059 的规定。 5.3.2 钢带包覆前应无锈,厚度范围应为 0.2 mm0.6 mm。 5.4 其他要求 包芯线应包覆牢固、缝正、不漏粉、不开缝、不折线、无虚包、无锈;表面应光滑、圆整。 6 检验方法 6.1 线径尺寸 用游标卡尺(精度 0.02 mm)测定包芯线直径,在每卷最尾部未卷曲的、长度 100200 mm 的直线段上的不同部位和不同方向测定,测定次数应不少于 5 次,取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如图 1 所示。 规格 mm 线径尺寸极限偏差mm 每米包芯线芯料 质量误差 包芯线强度 每千米接头个数 5 +0.2 0 5.0 % 扭曲强度:单位长度包芯线,正反扭曲旋转3周后无漏粉、 开裂现象; 弯曲强度:单位长度包芯线,一正一反缠绕拉直后, 包芯线弯曲部位无断裂、开缝现象 2 9 I级: 1.5 % II级: 3.0 % III级: 5.0 % 10 13 +0.3 0 14 15 I级: 1.5 % II级: 3.0 % 16 库七七 w w w .k q q w .c o m 标准下载T/CFA 020208012 2021 4 图 1 线径测量示意图 6.2 芯料质量误差 用电子秤(精度 0.1 g)测单位长度包芯线中芯料的质量。每卷头尾各取 1 米芯线进行测定,测定出的芯料总质量与设定的芯料总质量之间的误差,应符合表 1 的规定。 6.3 芯料粒度 6.3.1 选用一组标准筛, 按照筛孔尺寸由大至小顺序排列, 最下部为筛底盘。 取 500 g 包芯前芯料样品,放入顶部最大孔径筛网中,将盖子盖紧。将套筛装于振筛机上,振动 5 min,其振动频率和振幅以不磨损芯料颗粒为准。待振动完全停止后,将套筛取下,将筛分后的各级筛余物分别称重(嵌在筛孔的试样拨下后,作为该筛级的筛余物),准确到 0.01 g。计算出每层筛子对应的芯料质量百分数,计算结果取整数。 6.3.2 未做要求内容,参照 GB/T 1480 和 GB/T 6288 的规定执行。 6.4 芯料水分 芯料的水分含量检测按 YS/T 617.3 规定执行。 6.5 芯料化学成分 包芯线用芯料化学成分检测宜参照 GB/T 16477.1 、GB/T 16477.2 、GB/T 16477.4 、GB/T 16477.5和 GB/T 24194 的规定执行,特殊情况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6.5 钢带厚度 用千分尺测量(精度 0.01 mm)包芯线用钢带厚度。在距离钢带边缘不小于 3 mm 处选取 3 点,相邻取样点间距不小于 5 m。检测结果取三次测量的平均值。 6.6 钢带力学性能 包芯线用钢带力学性能按 GB/T 228.1 规定执行。 6.7 包芯线强度性能 6.7.1 扭曲强度 取长度 1 m 的包芯线,固定包芯线一端,另一端以每圈不大于 5sec 的速度连续同方向进行扭曲旋库七七 w w w .k q q w .c o m 标准下载T/CFA 020208012 2021 5 转,旋转 3 周后再反向转 3 周;观察漏粉、开裂、开口情况,如图 2 所示。 图 2 扭曲检验示意图 6.7.2 弯曲强度 取一定长度(不小于测量柱周长)的包芯线,将合口面指向操作者,在对应包芯线直径的测量柱上紧密缠绕半周后拉直;再将合口面背对操作者,在测量柱上紧密缠绕半周后拉直。在一正一反缠绕拉直的过程中,观察包芯线弯曲部位断裂、开缝情况,如图 3 所示。测量包芯线抗弯曲性能时包芯线直径与测量柱直径对应关系如表 2 所示( 5 mm 的包芯线不做此项要求)。 图 3 弯曲检验示意图 表 3 包芯线直径与测量柱直径的对应关系 规格 包芯线直径,mm 测量柱直径,mm 5 5 / 9 9 100 10 10 100 13 13 130 14 14 140 15 15 150 16 16 160 6.8 表面质量 顺时针旋转 3 周 逆时针旋转 3 周 库七七 w w w .k q q w .c o m 标准下载T/CFA 020208012 2021 6 包芯线的表面质量用目测法检测。 7 检验规则与判定 7.1 检验规则 将同规格、同芯料的包芯线成品视为同一批次,每批最大重量不超过 30t。特殊情况可由供需双方共同商定。每一批次随机至少抽取一卷进行检验;在线卷的首部或尾部进行取样,进行线径尺寸、单位长度的芯料主要成分、芯料质量、芯料水分、包芯线强度等指标的检验。 7.2 判定 7.2.1 检测结果满足所有技术要求则判定为合格。 7.2.2 检验时如有项目不合格,则受检验的该卷包芯线为不合格,并对同批次的其他卷包芯线执行复检程序。 7.2.3 复检时,应从该批次包芯线中(不含首检不合格的一卷)随机抽取双倍试样进行检验。复检中仍有不合格,则该批次包芯线判定为全部不合格;复检全部合格,则该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标准 > 团体标准T

版权所有:www.WDFXW.net 

鲁ICP备09066343号-25 

QQ: 200681278 或 335718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