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目摇摇次前言11831摇 范围11842摇 规范性引用文件11843摇 术语和定义11844摇 规格等级划分11845摇 要求1184附录 A (资料性附录) 白头翁药材历史产区沿革1185附录 B (资料性附录) 白头翁药材品质评价沿革11862811前摇摇言T/ CACM 1021 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 标准分为 226 个部分: 第 1 部分: 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标准编制通则; 第 155 部分: 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摇 荆芥; 第 156 部分: 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摇 白头翁; 第 157 部分: 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摇 苍耳子; 第 226 部分: 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摇 玄明粉。本部分为 T/ CACM 1021 的第 156 部分。本部分代替 T/ CACM 1021郾 32017。本部分按照 GB/ T 1郾 12009 标准化工作导则摇第 1 部分: 标准的结构和编写 给出的规则起草。本部分代替原 T/ CACM 1021郾 32017, 与原 T/ CACM 1021郾 32017 相比较, 标准编号进行了调整, 并重新进行了编辑。本部分由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标准研究技术中心及道地药材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提出。本部分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 安徽中医药大学、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 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标准研究技术中心、 安徽省宣城市金泉生态农业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中研百草检测认证有限公司。本部分主要起草人: 杨俊、 黄璐琦、 彭代银、 郭兰萍、 詹志来、 彭华胜、 李杰、 胡珂、 程铭恩、王文昊、 钱江平、 胡文清、 胡星园、 尹旻臻。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T/ CACM 1021郾 32017。3811T/ CACM 1021郾 1562018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摇白头翁1摇 范围本部分规定了白头翁的商品规格等级。本部分适用于白头翁药材生产、 流通以及使用过程中的商品规格等级评价。2摇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部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 (包括所有的修改版本) 适用于本部分。T/ CACM 1021郾 12016 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编制通则3摇 术语和定义T/ CACM 1021郾 12016 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3郾 1摇白头翁摇 PULSATILLAE RADIX本品为毛茛科植物白头翁 Pulsatilla chinensis (Bge郾 ) Regel 的干燥根。 春季长苗或秋季茎、 叶枯萎时采挖白头翁根部, 除去泥土, 干燥。3郾 2朽状裂隙摇 xiuzhuangliexi白头翁近根头部常常皮部脱落形成 “朽状裂隙冶。3郾 3朽状凹洞摇 xiuzhuang忆aodong白头翁近根头部常常开裂形成 “朽状凹洞冶, 凹洞部位可见木质部网格纹理。4摇 规格等级划分根据市场实际情况, 将白头翁药材分成 “选货冶 与 “统货冶 两个等级。 应符合表 1 要求。表 1摇 规格等级划分等级性状描述区别点选货统货呈类圆柱形或圆锥形, 稍扭曲, 根头部有白色绒毛, 有的可见鞘状叶柄残基;表面棕褐色, 具有不规则的纵皱纹或纵沟, 近根头处有朽状裂隙或朽状凹洞,凹洞部位可见木质部网格纹理; 皮部易脱落。 质硬而脆, 易折断, 断面皮部黄白色或淡黄棕色, 木部淡黄色。 气微, 味微苦涩大小均匀, 根头部直径逸0郾 7cm大小不等注1: 市场上白头翁根头部有的残留较多非药用部位鞘状叶柄残基, 市场上俗称 “带梗冶, 梗长影响药材质量, 另外当前市场流通中较多东北地区所产同属近似种, 并有其他物种混伪情况, 应注意区分。注 2: 关于白头翁药材历史产区沿革参见附录 A。注 3: 关于白头翁药材品质评价沿革参见附录 B。5摇 要求除符合 T/ CACM 1021郾 12016 的第 7 章规定外, 还应符合下列要求: 无变色; 无虫蛀; 无霉变; 杂质不得过 3%。4811T/ CACM 1021郾 1562018附录 A(资料性附录)白头翁药材历史产区沿革摇 摇 白头翁, 始载于 神农本草经, 被列为草本下品。 记载为: “一名野丈人, 一名胡王使者。 生山谷。 味苦, 温。 主温疟; 狂易寒热, 癥瘕积聚; 瘿气; 逐血止痛; 金疮。冶南北朝时期的 本草经集注 有描写 “生高山山谷及田野处处有, 四月采冶。 从 神农本草经 开始至南北朝时期, 白头翁并未有具体的产区, 只有其生长环境的记载。宋代的 本草图经 里第一次描述了白头翁的产地 “今近京州郡皆有之冶, 据考证北宋时的“京冶 应具指开封, 即当今河南省开封市, 同时 本草图经 里附有 “商州白头翁冶 和 “徐州白头翁冶 两幅插图, 北宋年间的商州, 即今陕西省南部及湖北省西北部部分地区; 徐州, 即今山东南部至江苏淮河以北地区、 安徽东部地区。 而 本草衍义 里则有记载 “生河南洛阳界及新安土山中冶,新安县应为现今河南省新安县附近, 位于河南省洛阳西部, 所以宋代白头翁的产地包括河南省开封至洛阳、 陕西省南部至湖北省西北部地区、 山东东南部至江苏淮河以北地区、 安徽东部。明 本草品汇精要 中明确记载了白头翁以商州和徐州为道地产区, 同时有 “商州白头翁冶 和“滁州白头翁冶 两张附图, 滁州辖境相当于今安徽滁县、 来安、 全椒三县地。民国时期, 药物出产辨 明确道地产区 “以产安徽滁州为正冶; 中国药学大辞典 (1935 年)记载 “陈仁山药物出产辨云, 白头翁以产安徽滁州为正冶。药材资料汇编 (1959 年): “主产安徽滁县为正品, 其他各地虽都有产, 但大多数以翻白草及祁州漏芦等认作白头翁。冶中药材手册 (1960 年): “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生产。冶5811T/ CACM 1021郾 1562018附录 B(资料性附录)白头翁药材品质评价沿革摇 摇 1963 年版 中国药典 一部记载: “以条粗长、 整齐、 外表灰黄色、 头部有白色毛茸者为佳。冶1977 年版 中国药典 一部记载: “以条粗长、 质坚实者为佳。冶1996 年, 徐国钧在 中国药材学 中记载: “以东北及河南、 河北、 山东、 山西、 安徽等地产量大, 质量佳。冶 “本品以身干、 条粗大、 整齐不碎、 灰黄色头部有白绒者为佳。冶2008 年, 欧阳荣在 常用中药炮制品彩色图谱 中记载为: “以外表灰黄色、 头部有白色毛茸者为佳。冶2010 年 4 月, 赵中振在 药材鉴定图典 中记载为: “传统经验认为, 以根粗长、 质坚实、 外表灰黄色、 头部有白毛者为佳。冶2010 年 5 月, 中华药海: “以根粗长、 整齐、 外表灰黄色、 头部有白色毛茸者为佳。冶2010 年 11 月, 金世元在 金世元中药材传统鉴别经验 中记载为: “以条粗长、 坚实者为佳。冶综上所述, 产地质量评价, 白头翁主要以产于东北及河南、 河北、 山东、 山西、 安徽等地为好。性状质量评价, 以条粗长、 整齐、 质坚实、 外表灰黄色、 头部有白色毛茸者为佳。综合历代本草中有关白头翁产地的记载可知, 自明代 本草品汇精要 中附图 “滁州白头翁冶,可见明代滁州白头翁已被本草学家所推崇, 民国时期的 药物出产辨 中国药学大辞典 均明确道地产区 “以产安徽滁州为正冶, 记载了滁州白头翁为道地。 为商品规格制定及道地药材的研究提供了依据。6811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