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形态砂体油气运移路径分布控制因素及预测方法.pdf

上传人:first2 文档编号:100377098 上传时间:2021-09-08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7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不同形态砂体油气运移路径分布控制因素及预测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不同形态砂体油气运移路径分布控制因素及预测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不同形态砂体油气运移路径分布控制因素及预测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不同形态砂体油气运移路径分布控制因素及预测方法.pdf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不同形态砂体油气运移路径分布控制因素及预测方法.pdf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 0 1 6 年5 月 第3 1 卷第3 期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J o u r n a lo fX i7 a nS h i y o uU n i v e r s i t y ( N a t u r a lS c i e n c eE d i t i o n ) M a y2 0 1 6 V 0 1 3 1N o 3 D O I :1 0 3 9 6 9 j i s s n 1 6 7 3 - 0 6 4 X 2 0 1 6 0 3 0 0 4 文章编号:1 6 7 3 - 0 6 4 X ( 2 0 1 6 ) 0 3 - 0 0 2 3 - 0 7 中图分类号:T E l 2 2 1 文献标识码:A 不同形态砂体油气运移路径分布 控制因素及预测方法 付广,邓玮,王伟,王浩然 ( 东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黑龙江大庆1 6 3 3 1 8 ) 摘要:通过油气势能汇聚脊和条带状砂体分布预测,分别建立了大面积连续分布和条带状分布砂体油气运移 路径的预测方法,并将其分别应用于吐哈盆地台南凹陷二叠系下梧桐沟组大面积连续分布砂体和渤海湾盆 地留楚地区东二段条带状砂体油运移路径的预测,其结果是台南二叠系下梧桐沟组大面积连续分布砂体中 发育从北至南6 条油运移路径,留楚地区东二段条带状砂体发育从北至南3 条油运移路径,台南凹陷二叠系 下梧桐沟组已发现的油均分布在从北至南6 条油运移路径上,留楚地区东二段已发现的油均分布在从北至 南3 条油运移路径上,油分布与油运移路径有着较好的吻合关系。 关键词:油气运移路径;控制因素;预测方法;大面积分布砂体;条带状分布砂体 C o n t r o l l i n gF a c t o r sa n dP r e d i c t i o nM e t h o do fH y d r o c a r b o nM i g r a t i o n P a t h w a yD i s t r i b u t i o ni nD i f f e r e n tF o r m so fS a n d b o d i e s F UG u a n g ,D E N GW e i ,W A N GW e i ,W A N GH a o r a n ( N o r t h e a s tP e t r o l e u mU n i v e r s i t y ,D a q i n g1 6 3 3 1 8 ,H e i l o n g j i a n g ,C h i n a ) A b s t r a c t :T h ep r e d i c t i o nm e t h o d sf o rh y d r o c a r b o nm i g r a t i o np a t h w a y si nt h ec o n t i n u o u sl a r g ea r e ad i s t r i b u t i o ns a n d - b o d ya n dt h es t r i p d i s t r i b u t i o ns a n d - - b o d yw e r ee s t a b l i s h e ds e p a r a t e l yb yt h ep r e d i c t i o no fh y d r o c a r b o np o t e n t i a le n e r g yc o n v e r g e n c er i d g ea n ds t r i pd i s t i l - - b u t i o ns a n d b o d yd i s t r i b u t i o n ,a n dt h e ya r ea p p l i e dt ot h ep r e d i c t i o no fh y d r o c a r b o nm i g r a t i o np a t h w a y si nt h ec o n t i n u o u sl a r g ea r e ad i s t r i b u t i o ns a n d - - b o d yo fl o w e rW u t o n g g o uF o r m a t i o no fP e r m i a ni nT a i n a nS a go fT u h aB a s i na n di nt h es t r i pd i s t r i b u t i o ns a n d - - b o d yo f E d 2i nL i u c h ua r e ao fB o h a i w a nB a s i n T h er e s u l t ss h o wt h a tt h e r ea r e6o i lm i g r a t i o np a t h w a y sf r o mn o r t ht os o u t hi nt h ec o n t i n u o u s l a r g ea r e ad i s t r i b u t i o ns a n d b o d yo fl o w e rW u t o n g g o uF o r m a t i o no fP e r m i a ni nT a i n a nS a ga n d3o i lm i g r a t i o np a t h w a y sf r o mn o r t ht o s o u t hi nt h es t r i pd i s t r i b u t i o ns a n d b o d yo fE d 2i nL i u c h ua r e a ,t h eo i lf o u n di nl o w e rW u t o n g g o uF o r m a t i o no fP e r m i a ni nT a i n a nS a ga l l d i s t r i b u t e si nt h e6o i lm i g r a t i o np a t h w a y sf r o mn o r t ht os o u t h ,a n dt h eo i lf o u n di nE d 2i nL i u c h ua r e aa l s od i s t r i b u t e si nt h e3o i lm i - g r a t i o np a t h w a y sf r o mn o r t ht os o u t h ,w h i c hs h o w st h a tt h e r ei sg o o dc o n s i s t e n c yb e t w e e no i ld i s t r i b u t i o na n do i lm i g r a t i o np a t h w a y s K e yw o r d s :h y d r o c a r b o nm i g r a t i o np a t h w a y ;c o n t r o lf a c t o r ;p r e d i c t i o nm e t h o d ;l a r g ea r e ad i s t r i b u t i o ns a n d b o d y ;s t r i pd i s t r i b u t i o ns a n d b o d y 付广。邓玮,王伟,等不同形态砂体油气运移路径分布控制因素及预测方法 J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 0 1 6 ,3 l ( 3 ) :2 3 2 8 F UG u a n g ,D E N GW e i ,W A N ( ;W e i ,e ta l ,C o n t l o i l i n gf a c t o r sa n dp r e d i c t i o nm e t h o do fh y d r o t ! a r b o nm i g r a t i o np a t h w a yd i s t r i b u t i o ni n d i f l j l e n tt b r m so Is a n d b o d i e s J J J o u r n a lo f X i a nS t f i y o uU n i v e r s i t y ( N a t u r a lS c i e n c eE d i t i o n ) ,2 0 1 6 ,3 1 ( 3 ) :2 3 2 8 收稿日期:2 0 1 6 - 0 1 2 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项目“油源断裂转换带优势输导油气条件研究”( 编号:4 1 3 7 2 1 5 3 ) 作者简介:付广( 1 9 6 2 一) ,男,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油气藏形成与保存研究。E - m a i l :f u g u a n 9 2 0 0 8 1 2 6 n o n 万方数据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引言 油气勘探实践表明,砂体不仅是油气聚集的重 要储集体,也是油气在地下进行侧向运移的主要输 导通道。砂体形态不同,油气在其内运移路径分布 所受到的控制因素不同,油气运移路径的分布也就 不同。有的砂体中油气运移路径分布仅仅受油气势 能场分布的控制,而有的砂体中除了受油气势能场 分布的控制外,还要受到砂体形态的制约。那么如 何确定不同形态砂体中油气运移路径分布是含油气 盆地源岩区外以砂体为输导通道地区油气勘探的关 键。尽管前人曾对砂体中油气侧向运移条件和路径 分布预测进行过大量研究和探讨,但主要是通过地 层砂地比大小研究砂体分布的连续性,进而研究油 气在砂体中侧向运移的可行性。1 。7J 。在确定砂体连 续分布后,主要是利用P e t r o m o d 软件依据油气选择 最小阻力路径运移的原理预测油气在砂体中的运移 路径哺。1 ,也有学者认为河道砂体本身就是油气运 移的优势路径,只要确定出其分布,便可以确定出油 气运移路径1 1 7J 。这些研究成果对指导含油气盆 地源岩区外以砂体为输导通道地区油气勘探起到了 重要作用,但对油气在不同形态砂体中运移路径所 受控制因素及预测方法均缺少系统总结和深入研 究,这无疑不利于含油气盆地源岩区外以砂体为输 导通道地区油气勘探的深入。因此,基于不同形态 砂体油气运移路径影响因素分析,研究不同形态砂 体油气运移路径,预测构造脊和条带状砂体分布,得 到油气沿大面积砂体或条带砂体主要沿油气势能汇 聚脊进行侧向长距离运移。 1 不同形态砂体及其形成环境 油气勘探的实践表明,砂体沉积及分布明显受 到其沉积环境的控制,按照目前油气钻探所揭示的 砂体形态及其对应的沉积环境,可以将砂体大致分 为3 种类型。第一种类型为大面积连续分布的砂 体,这类砂体平面分布面积大,而且横向连续性好, 通常形成于滨浅湖、扇三角洲、水下扇和三角洲前缘 亚相等沉积环境。第二种类型为条带状分布的砂 体,这类砂体平面上呈条带状分布,而且横向连续性 好,通常形成于河流相、三角洲水上和水下分流河道 亚相以及扇三角洲主体河道亚相。第三种类型为透 镜状分布砂体,这类砂体平面分布面积小,而且连续 性差,呈透镜状,通常形成于前三角洲亚相的重力流 沉积。 2 不同形态砂体中油气运移路径分布 控制因素及预测方法 由于上述3 种形态砂体中透镜状分布的砂体横 向连续性差,不能成为油气侧向长距离运移输导通 道,所以本文主要讨论大面积连续分布砂体和条带 状分布砂体油气运移路径分布控制因素及预测方 法。大面积连续分布砂体和条带状分布砂体形态不 同,油气运移路径分布所受到的控制因素不同,其预 测方法也就不同。 2 1 大面积连续分布砂体 由于大面积连续分布砂体横向连续性好,可以 成为油气侧向长距离运移的输导通道,油气在其内 侧向运移路径分布主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 > 石油论文 > 石油综合

版权所有:www.WDFXW.net 

鲁ICP备09066343号-25 

QQ: 200681278 或 335718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