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物源复合式浅水三角洲沉积特征与沉积模式.pdf

上传人:first2 文档编号:100376602 上传时间:2021-09-08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2.8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多物源复合式浅水三角洲沉积特征与沉积模式.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多物源复合式浅水三角洲沉积特征与沉积模式.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多物源复合式浅水三角洲沉积特征与沉积模式.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多物源复合式浅水三角洲沉积特征与沉积模式.pdf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多物源复合式浅水三角洲沉积特征与沉积模式.pdf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 0 1 6 年6 月 第3 5 卷第3 期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P e t r o l e u mG e o l o g ya n dO i l f i e l dD e v e l o p m e n ti nD a q i n g J u n e 2 0 1 6 V o l3 5N O 3 D O I :1 0 3 9 6 9 J I S S N 1 0 0 0 3 7 5 4 2 0 1 6 0 3 0 0 1 多物源复合式浅水三角洲沉积特征与沉积模式 李一赫1 2尚尧1张顺2扈久战2汪佳2张嘉恩3 ( 1 东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黑龙江大庆1 6 3 3 1 8 ;2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黑龙江大庆1 6 3 7 1 2 ; 3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井下作业分公司,黑龙江大庆1 6 3 1 1 2 ) 摘要:利用岩心、测井、j 维地震等资料,对松辽盆地西部斜坡姚家组一段进行了精细解剖及分析。结果表明: 多物源复合式浅水三角洲沉积时期气候干燥,古地形平坦,强物源、多水系发育,可划分为三角洲平原、三角 洲前缘、前三角洲等3 类亚相;i 角洲平原分流河道水体浅、水动力强、规模小、分流快,三角洲内前缘水下 分流河道频繁改道,呈现不同程度的席状砂化,外前缘远砂坝和末梢席状砂呈薄层大面积连片分布;湖盆由陆 向湖依次发育强物源供给高水位区上平原、低物源供给高低水位间下平原、近岸低水位区内前缘、中岸波浪波 动带外前缘、远岸深水区前三角洲等5 种沉积模式。 关键词:多物源;复合式;浅水三角洲;沉积模式;姚家组一段 中图分类号:T E l 2 1 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 0 0 0 3 7 5 4 ( 2 0 1 6 ) 0 3 0 0 0 1 0 9 S E D I M E N T A R Y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A N DM O D E L SO FT H EC o M P O S I T E S H A L L o WW A T E RD E L T AW I T HT H EM U L T I P L ES o U R C E S L IY i h e l ,S H A N GY a 0 1 。Z H A N GS h u n 2 ,H UJ i u z h a n 2 ,W A N GJ i a 2 eo ft h eG e o s c i e n c e s ,N o r t h e a s tP e t r o l e u mU n i v e r s i t y ,D a q i n g16 3 318 , ,Z H A N GJ i a e n 3 C h i n a ;2 E x p l o r a t i o na n d D e v e l o p m e n tR e s e a r c hI n s t i t u t eo f D a q i n gO i l f i e l dC o L t d ,D a q i n g1 6 3 7 1 2 ,C h i n a ,I3 W e l lD r i l l i n gC o m p a n y o fD a q i n gO i l f i e l dC o L t d ,D a q i n g1 6 3 11 2 ,C h i n a ) A b s t r a c t :W i t ht h eh e l po ft h ec o r e ,w e l ll o g g i n g ,s e i s m i cd a t aa n dS Oo n ,t h ef i n e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a n da n a l y s e sw e r e c o n d u c t e df o rY a o j i a F o r m a t i o nM e m b e r 一1i nt h ew e s t e r ns l o p eo fS o n g l i a oB a s i n T h ea c h i e v e m e n t ss h o w e dt h a tt h e c l i m a t eo ft h em u l t i s o u r c ec o m p o s i t es h a l l o ww a t e rd e l t ad e p o s i t i o n a lw a sd r y ,t h ea n c i e n tt e r r a i nw a sf l a t ,t h e s o u r c e sw e r ep r e t t yp l e n t ya n dp o w e r f u l ,a n dm o r e o v e rm a n yd r a i n a g es y s t e m sw e r ew e l l - d e v e l o p e d ,t h u st h ef o l l o w i n gt h r e es u b f a c i e s e sw e r ed i v i d e d :d e l t ap l a i n ,d e l t af r o n ta n df r o n td e l t a ;t h ed i s t r i b u t a r yc h a n n e l so ft h ef o r m e r w e r ec h a r a c t e r i z e db yt h es h a l l o ww a t e r s ,s t r o n gw a t e rp o w e r ,s m a l ls c a l ea n df a s tf l o w ;w h i l et h eo n e so ft h ei n n e r d e l t af r o n tw e r ec h a n g e df f e q u e n d ya n ds h o w e dd i f f e r e n td e g r e e so fs h e e ts a n d ,a n dt h ed i s t a lb a ra n dt i ps h e e t s a n di nt h eo u t e rd e l t af r o n ts h o w e dal a r g ea r e ao fc o n t i g u o u sd i s t r i b u t i o n ;f i v es e d i m e n t a r ym o d e sw e r ew e l l d e v e l o p e d :s t r o n g s o u r c eu p p e rp l a i ni nt h eh i g h w a t e r l e v e lr e g i o n ,l o w s o u r c el o w e rp l a i nb e t w e e nt h eh i g ha n dl o w w a t e r1 e v e la r e a s - i n n e rf r o n tm o d ei nt h en e a r s h o r el O W w a t e r l e v e la r e a ,o u t e rf r o n ti nt h em i d d l eb a n k7 Sw a v e 收稿日期:2 0 1 6 0 2 1 6改回日期:2 0 1 6 0 4 0 5 基金项目:东北石油大学研究生基地创新培养基金项目“松辽盆地北部西斜坡层序格架与岩性圈闭评价”( Y J S J D 2 0 1 5 0 0 3 N E P U ) 、“龙西地区葡萄花油层精细评价及目标优选”( Y J S J D 2 0 1 6 0 0 3 N E P U ) 。 作者简介:李一赫,女,1 9 8 8 年生,在读博士,主要从事地震沉积学研究。 E m a i l :c h i c h i y i m u z i 1 2 6 c o n 。 万方数据 2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 0 1 6 焦 f l u c t u a t i o nb e l ta n df r o n td e l t ai nt h eo f f s h o r ed e e p w a t e ra r e a K e yw o r d s :m u l t i p l es o u r c e ;c o m p o s i t e ;s h a l l o ww a t e rd e l t a ;s e d i m e n t a r ym o d e l ;Y a o j i a F o r m a t i o nM e m b e r 一1 国内外学者在现代和古代浅水三角洲沉积特征 和沉积模式研究方面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对于现代 浅水三角洲,通过卫星影像、野外实地考察以及三 维地质模拟等技术对三角洲整体面貌、分流河道形 态、进行了观察预测圳。对于古代浅水三角洲, 通过岩心、测井曲线、三维地震属性、古气候等资 料分析,总结出砂体厚度薄、分支河道多,前缘席 状砂广阔、具有完善的相带分异等沉积特征并建立 了各种三角洲沉积模式5 J 1 I 。王建功等。7o 提出松辽 盆地白垩系浅水三角洲前缘相带在L S T 、T s T 、 H S T 不同体系域内的朵状、辫状、枝状沉积模式, 分支河道具有不同的席状砂化;张昌民等旧1 认为 渤海新近系浅水湖盆不具备广阔的三角洲平原相 带,而呈现窄条状特征,具有分流河道型、连片分 流砂坝型三角洲模式;张新涛等一1 认为渤海黄河 口凹陷新近系具有温凉型、湿热型浅水三角洲层序 成因模式,古气候影响的湖平面变化控制三角洲砂 体结构与分布。浅水三角洲通常发育在地形平坦、 水体较浅、构造相对稳定的台地、陆表海、大陆 架,或地形平缓、整体缓慢沉降的坳陷湖盆,水深 在几十米以内,前缘相带坡度平缓。浅水三角洲沉 积时期气候干燥,湖平面或海平面受气候季节性与 周期性变化的影响波动频繁,海岸线迅速摆动,水 下陆上沉积频繁交互,碎屑物质沿缓坡方向注入盆 地,物源供应充分0 。J 。松辽盆地北部姚家组一 段是典型的浅水湖盆沉积,各类浅水三角洲砂体储 集了丰富的油气资源,由于三角洲砂体具有厚度 薄、规模小、多样化的特点,因此油田规模不大、 分布零散,油气分布复杂,绝大部分动用较差。松 辽盆地西部斜坡地区的葡萄花油层,是老油田稳产 的主要目标层,深入认识其沉积特征和沉积模式尤 为重要1 2 。13 I 。 1 沉积环境 研究区北起松辽盆地北部富裕构造带,西至泰 康隆起带以西,东到齐家一古龙凹陷中轴线附近, 南至龙虎泡大安阶地南线。自下而上发育断陷期火 石岭组、沙河子组、营城组,断坳转换期登娄库 组,坳陷期泉头组、青山口组、姚家组、嫩江组、 四方台组及明水组。 1 1 古地形 构造稳定、沉降缓慢、地形平缓、坡度较小是 形成广阔浅水三角洲的重要条件。西部斜坡姚一段 沉积时期,地层倾角0 。47 0 。5 77 ,地层厚度0 1 0 0m ,葡萄花油层厚度5 8 5m ,沉积中心分布 在齐家古龙凹陷南部。 1 2 古气候 松辽盆地上白垩统气候变化由青山口组的湿润 的热带、亚热带气候,快速转向姚家组干燥的高温 热带气候,直到嫩江组半湿润的热带、亚热带气 候。姚家组一段沉积时期正是气候快速转变的干旱 时期15 。,此时来自西北、西南方向物源供应非常 充足,为河流提供了丰富的风化产物。高温的干旱 气候使得湖泊水体供应不足,当时的基准面下降甚 至穿越地表,发生暴露,遭受侵蚀。因此,河流长 距离向前推进,三角洲不断向湖进积,形成大面积 连续分布的浅水三角洲。 1 3 古构造 姚家组一段沉积时期,中生代欧亚板块与太平 洋板块构造重组,白垩纪土伦末期发生大规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 > 石油论文 > 石油综合

版权所有:www.WDFXW.net 

鲁ICP备09066343号-25 

QQ: 200681278 或 335718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