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黑龙江大兴安岭地区塔源二支线 Pb Zn Cu Mo 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模式分析 * 刘中华 ( 云南冶金资源股份有限公司,云南昆明650216) 摘要:塔源二支线 Pb Zn Cu Mo 多金属矿床位于额尔古纳地块和北兴安地块之间的大兴安岭早中华力 西造山带北段。矿床主要赋存于石炭系新伊根河组地层中,矿体在纵向、横向上呈陡倾、网脉状产出,具有近地 表厚,深部变薄特点。本文通过详细研究了该矿区矿体地质特征、矿石成分及结构构造、围岩蚀变特征,总结建 立了该矿床的成矿模式。 关键词:塔源二支线;地质特征;成矿模式 中图分类号:P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308 ( 2018)03000709 Analysis on Geologic Feature and Mineralization Model of Pb Zn Cu Mo Polymetallic Deposit in Tayuan Second Branch Line of Greater Khingan,Heilongjiang LIU Zhonghua ( Yunnan Metallurgical esources Co ,Ltd ,Kunming,Yunnan 650216,China) ABSTACT:The Pb Zn Cu Mo polymetallic deposit of Tayuan second branch line located in the north section of the early and middle term variscan orogenic belt between Erguna block and North Khingan block The deposit mainly occurs in the carboniferous new Yi- gen river formation stratum,the orebody appears steeply inclined,meshvein structure in longitudinal and lateral direction,which has the following features,the thickness of deposit is thick near the earth surface,and thin in the deep section The mineralization model of this de- posit is summarized based on the detailed investigation of the geologic feature,ore composition and structure construction,alteration charac- teristics of surrounding rock KEY WODS:Tayuan second branch line;geologic feature;mineralization model 0引言 本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西伯利亚板块东南缘额 尔古纳 兴凯增生带中,中亚 蒙古复合造山带东 段,额尔古纳地块和北兴安地块之间的大兴安岭早 中华力西造山带北段 ( 两块挟一带) 1 2 。区域地 壳发展演变依次经历了三个阶段:前寒武纪大陆 形成阶段;古亚洲洋发展 消亡阶段;滨太平 洋大陆边缘活动阶段。前中生代以前属古亚洲构造 域,中生代以来并入滨太平洋构造域。中生代中晚 期受滨太平洋陆缘活动影响,再次发生强烈构造 岩浆活动,形成了当前以北东向断裂带为主干,叠 加发育北西向、北东 东向及近东西向断裂 ( 图 1) 。 本区自上世纪 80 年代发现 20 余个水系沉积物 组合异常以来,已有多家单位开展了多轮普查、详 查工作,基本查明了该矿区地质、地球化学、地球 物理特征。2013 年云南冶金资源股份有限公司在 塔源二支线矿区选取 3 个化探异常较好范围内进行 了激电中梯测量、激电测量和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工 7 2018 年 6 月 第 47 卷第 3 期 ( 总第 270 期) 云南冶金 YUNNAN METALLUGY Jun 2018 Vol. 47 No. 3 ( Sum270) *收稿日期:20180109 作者简介:刘中华 ( 1984) ,男,安徽砀山人,工程师,从事矿床的成矿作用与矿产勘查工作。 作,并布设了系统的钻探、坑探工程对异常区进行 验证。截至目前,该矿区发现多条矿体。 该矿区对开展了大量勘查工作,取得较多地质 成果,但前人尚未对该矿区成矿模式做过系统的归 纳总结,为了能较好地指导该矿区下一步找矿方 向,厘清找矿思路。本文试图通过详细研究该矿区 矿体地质特征、矿石成分及结构构造、围岩蚀变特 征,总结建立了该矿床的成矿模式。 图 1大兴安岭地区区域地质略图 ( 据祁近平等,2005;白令安,2012 修改) Fig. 1The regional geological scheme of Greater Khingan 1区域地质 1. 1地层 矿区所处区域地层从元古界至新生界均有出 露,其中以中生界火山沉积岩分布最广泛,古生界 和元古界地层多呈带状或呈捕虏体零星分布,新生 界仅于沟谷中发育。从老到新地层有下元古界新华 渡口群,上元古界震旦系,古生界寒武系、泥盆 系、石炭系,中生界侏罗系和白垩系以及新生界第 四系 3 。 1. 2构造 区域断裂构造极为发育,褶皱构造不明显,主 要表现为北东 北北东向深大断裂控制了中生代火 山 侵入岩浆带的展布,次级断裂或断裂构造交汇 部位控制了火山 侵入穹隆构造及火山机构的发 育,进而控制了矿床的产出 ( 图 2) 。 8 2018 年 6 月 第 47 卷第 3 期 ( 总第 270 期) 云南冶金 YUNNAN METALLUGY Jun 2018 Vol. 47 No. 3 ( Sum270) 图 2大兴安岭伊勒呼里山地区构造格局与矿产分布图 Fig. 2The regional tectonic pattern and mineral distribution map of Yilehuli mountain,Greater Khingan 图 3大兴安岭地区塔源二支线铅锌铜矿区地质图 Fig. 3The geological map of lead,zinc,copper mine lot of Tayuan second branch line,Greater Khingan 1 第四系 2 白垩系下统龙江组 3 侏罗系上统白音高老组 4 石炭系上统新伊根河组 5 燕山中期花岗闪长斑岩 6 燕山晚期花岗岩 7 印支晚期钾长花岗斑岩 8 花岗斑岩 9 黑云母花岗斑岩 10 闪长岩 11 闪长斑岩 12 英安斑岩 13 二长斑岩 14 矽卡岩 15 安山岩 16 英安岩 17 流纹岩 18 流灰熔岩 19 交砾凝灰岩 20 晶屑凝灰岩 21 安山质凝灰岩 22 英安质凝灰岩 23 流纹质凝灰岩 24 断层 25 采矿权 26 探矿权 9 刘中华黑龙江大兴安岭地区塔源二支线 Pb Zn Cu Mo 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模式分析 2矿床地质特征 2. 1地质概况 塔源二支线铅锌铜钼矿床位于古亚洲构造域与 滨太平洋构造域的构造叠加区1 2 。大地构造位于 兴安 内蒙槽褶区、额尔古纳地块南段、大兴安岭 断陷南缘,塔源微隆起处,隶属于额尔古纳 大兴 安岭成矿省 ( 级) 、得尔布干晚古生代、中生代 金银铜钼铅锌成矿带。 区内出露地层为古生界石炭系上统新伊根河 组;中生界侏罗系上统白音高老组;白垩系下统龙 江组。其中上石炭统新伊根河组,上侏罗统白音高 老组地层与成矿关系密切 ( 图 3) 。 2. 2矿体特征 2. 2. 1矿体特征 矿体总体倾向 130 160左右、倾角:26 47,矿体严格受北东向、北北东向地层与岩体接 触带、构造裂隙带控制。通过地表实际测量、露天 采场、坑道及坑内钻编录的基础上,圈定了两条沿 北东走向的蚀变带,蚀变带走向延长近 750 m,同 时在距蚀变带南缘约 500 m 的钻孔中也见到铅锌矿 矿化,说明该矿化蚀变带走向延长至少大于 1 km, 资源潜力巨大。 钼、铜矿体一般多以独立矿体形式出现,主要 分布在矽卡岩、凝灰岩、花岗闪长斑岩中,多为单 工程见矿,围岩蚀变主要为矽卡岩化、硅化、黄铁 矿化、绢云母化、绿帘石化。 该矿床共圈出多条矿体,矿体在纵向、横向上 呈陡倾、网脉状产出,具有近地表厚,深部变薄特 点,矿体在地表矿体近东西展布,倾向南。I 1、 I 3、I 14 号矿体为矿区主矿体,其余小矿体形 态、特征与主矿体基本相似 ( 图 4) 。 主要矿体特征见表 1。 图 4 8 号勘探线剖面图 Fig. 4The profile map of No. 8 exploration line 01 2018 年 6 月 第 47 卷第 3 期 ( 总第 270 期) 云南冶金 YUNNAN METALLUGY Jun 2018 Vol. 47 No. 3 ( Sum270) 表 1矿区主要矿体特征 Tab. 1Main orebody characteristics of orefield 矿脉 ( 体)编号矿脉 ( 体)特征 I 1 长度约 385m,总体产状为 18051。单工程控制矿体真厚度 0. 72 15. 2m,平均 4. 40m,厚度变化系数为 83. 93%,厚度较稳定。Pb 平均品位 1. 04%,Pb 品位变化系数 75. 80%,属均匀。Zn 平均品位 2. 34%,Zn 品位 变化系数 116. 82%,属较均匀。 I 3 长度约 205m,总体产状为 18051。单工程控制矿体真厚度 0. 54 26. 5m,平均 4. 56m,厚度变化系数为 130%,厚度不稳定。Pb 平均品位 1. 39%,Pb 品位变化系数 95. 03%,属较均匀。Zn 平均品位 2. 25%,Zn 品位 变化系数 106. 76%,属较均匀。 I 14 长度约 218m,总体产状为 18051。单工程控制矿体真厚度 0. 21 15. 02m,平均 5. 53m,厚度变化系数为 81. 91%,厚度较稳定。Pb 平均品位 0. 89%,Pb 品位变化系数 100. 33%,属较均匀。Zn 平均品位 1. 90%,Zn 品 位变化系数 91. 99%,属较均匀。 2. 2. 2矿物成分 该矿石主要金属矿物为黄铁矿、闪锌矿、方铅 矿,次为黄铜矿、白铅矿、菱锌矿、铅矾,少量黝 铜矿、磁黄铁矿、铜蓝、孔雀石、赤铁矿、磁铁 矿、褐铁矿、锌矾、锆矾等。 非金属矿物主要为石英、石榴石、透辉石、阳 起石、绿帘石、绿泥石、方解石、绢云母、碳酸盐 及黏土矿物等。 2. 2. 3硫化物类型及特征 该矿床中硫化物主要有闪锌矿,颜色以深棕色 为主,结晶较好,呈块状、团块状分布于矽卡岩矿 物中,在空间上和黄铜矿关系密切;细粒灰黑色方 铅矿,呈块状、不规则团块状展布,围岩主要为矽 卡岩矿物,镜下可见明显的三角孔构造;辉钼矿呈 脉状,主要见于斑岩裂隙中,与石英共生;呈细粒 状、局部见细鳞片状辉钼矿;黄铜矿,呈脉状、星 点状分布于斑岩的石英脉状中,偶尔在铅锌矿石中 也见星点状黄铜矿。 矿物构造主要有: 浸染状、星点状构造:黄铁矿、黄铜矿呈星点 状、局部呈浸染状分布于蚀变斑岩的裂隙两旁; 块状构造:为该矿床主要构造类型,方铅矿、 闪锌矿呈块状、不规则团块状分布于矽卡岩矿物 中,或者充填在构造裂隙中。 脉状构造:辉钼矿呈脉状沿裂隙分布于斑 岩中。 深色闪锌矿块状细粒状方铅矿 细鳞片状辉钼矿浸染状黄铜矿 图 5矿物主要硫化物照片 Fig. 5Main sulphide picture of mineral 11 刘中华黑龙江大兴安岭地区塔源二支线 Pb Zn Cu Mo 多金属矿床地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