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 卷第 期 年 月 甘肃冶金 , 文章编号:- ()- - 金塔县白山梁铜矿矿体特征及成因浅析 魏孔友,罗岩 (甘肃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 兰州矿产勘查院,甘肃兰州) 摘要:白山梁铜矿位于河西走廊西北部金塔县北山,属风化剥蚀、低山丘陵区。 矿床大地构造位置属哈萨克斯坦 板块马鬃山中间地块东南边缘,音凹峡 白山堂伸展断陷盆地内白山堂隆起带的南缘。 矿区内网脉状裂隙和节理 带发育为含矿热液体的上侵定位提供有利的空间条件。 矿体的分布主要受东西向断裂构造控制,主要矿体均呈东 西向或近东西向展布,层间断裂破碎带是主要的找矿标志。 关键词:矿体特征;成因浅析;铜矿;金塔县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Orebody Features and Oregenesis Analysis of Jinta County Baishanliang Copper Deposit - , ( , ,) Abstract: , , - , - - - , - - , Key Words: ; ; ; 1引言 白山梁铜矿位于河西走廊西北部金塔县北山, 属风化剥蚀、低山丘陵区。 矿床大地构造位置属哈 萨克斯坦板块马鬃山中间地块东南边缘,音凹峡 白山堂伸展断陷盆地内白山堂隆起带的南缘。 侏罗 系的平缓褶皱与山间盆地延伸一致,主体褶皱为王 许黑山复背斜,次级褶皱有白山梁背斜。 断裂很发 育,北西西向一组属区域构造,对本区岩浆活动和内 生矿产的分布起控制作用;东西向一组为其次级断 裂,白山梁铜矿床的形成与之有关。 矿区内网脉状 裂隙和节理带发育为含矿热液体的上侵定位提供有 利的空间条件。 本文结合实际工作,较系统地阐述 了本矿床的矿体地质特征,同时对矿床的成因作了 浅要探讨,希望对本矿床进一步做好地质工作和扩 大找矿远景及开发利用有所建议。 2矿区地质概况 白山梁铜矿大地构造位置属哈萨克斯坦板块马 鬃山中间地块东南边缘,音凹峡 白山堂伸展断陷 盆地内白山堂隆起带的南缘,属红柳园 梧桐沟地 层小区。 本小区除缺失志留系及部分下泥盆统地层 外,各时代地层均有出露,其中以北山岩群分布最广 泛,为古老地块的结晶基底。 中上元古界 寒武系 地层仅分布在西铅炉子、梧桐沟和白山堂一带。 2 1地层 矿区出露地层主要为石炭统红柳园组。 为一套 中 深变质岩系。 地层总体走向 ,向南倾, 倾角 ,局部向北倾。 从南到北,从上到下依 次为:深灰黑色生物灰岩、英安斑岩夹英安岩、暗红 色硅质岩、硅化灰岩、矽卡岩。 2 2构造 本区域构造运动具多旋回特点,加里东和华力 西期运动使前青白口系构造层解体,呈残块状分布, 北西向构造线取代了东西向构造线;印支期及其以 后,北东向断裂较发育,表现为既切割先形成构造 层,又造成一些断陷盆地。 区内长城系地层均发生 强烈褶皱,石炭系褶皱亦较发育,由于历次断裂和岩 浆活动的破坏,褶皱形态多保存不完整。 侏罗系的 平缓褶皱与山间盆地延伸一致。 主体褶皱为王许黑 山复背斜,次级褶皱有白山梁背斜。 断裂很发育,北 西西向一组属区域构造,对本区岩浆活动和内生矿 产的分布起控制作用;东西向一组为其次级断裂,白 山梁铜矿床的形成与之有关。 矿区内网脉状裂隙和 节理带发育为含矿热液体的上侵定位提供有利的空 间条件。 矿区受南侧祁连地块向北挤压影响,从遥感解 译发现,在石板泉岩体北侧的白山堂地区导致岩体 逆冲到白山堂铜矿含矿地层之上,受其影响区内地 层、断裂的后期运动均为倾向南的向北挤压逆冲性 质。 矿区内断裂构造发育,以北东东向为主,次为东 西向,对本区岩浆活动和内生矿产的分布起控制作 用,白山梁铜矿产出于北东向 断裂和东西向 断裂中,大多数东西向断裂被后期脉岩所充填。 该 断裂早期为张性断裂,与火山及侵入活动有关,只是 新生代后表现为挤压性质。 另外有一组北东向的张 性裂隙,在石板泉岩体内表现明显,其内充填晚期辉 绿岩脉。 2 3岩浆岩 区内岩浆活动强烈,广泛分布,侵入时代为加里 东期、华力西中晚期,主要为华力西中期黑云母花岗 岩和花岗闪长岩、辉长岩、流纹斑岩。 华力西期中酸 性岩浆活动与铜矿化关系最为密切,为白山梁铜矿 的矿源层,其侵位受白山堂背斜轴部和北北东向断 裂控制,加里东期主要为石英闪长岩。 矿区南北两侧为花岗岩体,北侧为石板泉岩体, 面积约 ,呈近等腰三角形状,南部为二道红 山岩体,受东西向构造控制,成不规则的条状,从遥 感解译发现整个地区位于岩浆隆起环形构造带上, 推测南北两侧岩体深部可能相连成一近似圆状岩 基,中间下凹的下石炭统与岩体接触面是极有利的 成矿位置。 花岗岩岩性主要为:浅肉红色中粗粒钾长花岗 岩、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二云母二长花岗岩等。 表现 为多期次侵入活动,从岩石学分析属岩浆演化晚期 的过铝 强过铝质、高碱性花岗岩,从巴尔巴林的分 类属壳幔混合型花岗岩,是成矿有利的花岗岩。 英 安岩脉、花岗岩脉呈似层状,主要分布于 断裂南 部。 其产出与东西向断裂有关;堇青石脉呈透镜状, 分布于 断裂南部,其产出与北北东向断裂有关。 3矿床地质特征 白山梁铜矿赋存于下石炭统红柳园组矽卡岩和 英安斑岩中,矿体均受层位和断裂控制。 北带的矽 卡岩长度大于 , 断裂产于其中;南带的英安 斑岩长度大于 , 断裂产于其中,测区内的矿 体均产于断裂中。 3 1矿体特征 - 号铜矿体产出于北带矽卡岩内,受北东向 断裂控制,深部对- 主矿体进行钻探工程控 制,控制矿体最低标高 ,最高 ,高差 ,有 个工程控制,地表 个探槽控制,深部 个钻孔控制。 含矿岩石为角砾岩化矽卡岩,矿体 呈似层状,产状 。 - 号铜 矿体产出于南带英安斑岩内的东西向 断裂中,矿 体北倾,倾角 。 含矿岩石为断裂内的次生石 英岩。 3 2矿石结构构造 矿石构造主要有纹层状构造、浸染状构造、不规 则网状构造、斑团状构造、角砾状及胶结角砾状构 造、团块状构造、斑点状构造等。 原生结构有莓球状 或团块状结构、他形 半自形中细粒结构,交代溶蚀 结构、碎裂结构、交代生物结构等。 3 3矿石物质成分 矿石属简单硫化物型,矿物组分简单,主要金属 矿物有黄铜矿、斑铜矿、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磁 铁矿、孔雀石等。 脉石矿物有方解石、透闪石、透辉 石、石英、菱铁矿、铁白云石及少量绢云母、炭质、微 量萤石等。 矿石中主要元素为铜,伴生有益元素有 铅、锌等,伴生有害元素砷、氟、铁等在精矿中的含量 均低于规定指标。 4围岩蚀变特征 广泛的围岩蚀变是矿区另一个重要的地质特 征,并伴有铜矿化。 蚀变种类有硅化、黄铁矿化、碳 酸盐化、透辉石化、透闪石化、绢云母化、绿帘石化、 赤铁矿化和矽卡岩化等多种。 在火山岩中,主要表 现为强烈的矽卡岩化、硅化、绿泥石化、钾化和少量 泥化,局部见堇青石化。 与铜矿化关系密切的是矽 卡岩化、硅化、钾化和绿泥石化。(下转第 页) 甘肃冶金第 卷 矿点、矿化点及矿化线索,目前该区中发现矿点 处、矿化点 处、矿化线索 处。 其中金矿点 处、 钨矿点 处、铜矿点 处、砷矿点 处、锑矿点 处、 金多金属矿点 处;其中金矿化点 处、钨矿化点 处、铜金矿化点 处、镍矿化点 处、铜矿化点 处、 金多金属矿化点 处。 并根据发现的矿点、矿化点, 结合该区 : 万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总结和 归纳了区内成矿类型及主攻矿种,并预测了四种成 矿类型:高温热液 矽卡岩型钨、锡、钼及铁等矿 床(主攻类型);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韧性剪切 带型及石英脉型);海相火山岩型铜、钴、金矿床; 岩浆型铜镍硫化物矿床(兼顾),作为找矿工作勘 查部署的依据。 5结语 调查区主要成矿元素的分布型式和已知矿产 之间的对应关系极为密切,尤其是各地质体中元素 分异程度、富集程度及叠加强度和矿化强度等地球 化学指标值决定着各个元素成矿作用的大小。 一般 而言,上述指标值越大,成矿潜力越大。 据此,从地 球化学找矿意义出发,确定调查区的主攻矿种和成 矿类型,为地球化学成矿预测提供依据。 针对青海省昆仑河地区地球化学景观特征, 认为该区开展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可以较好的 缩小找矿范围,圈定找矿靶区及找矿远景区,为矿产 调查提供了可靠依据。 在本区化探成果基础上,结合地质、物探成 果,测区中优选出了万保沟 没草沟找矿远景区、小 南川找矿远景区、巴拉大才曲 东西大滩成矿远景 区、大灶火找矿远景区、黑海找矿远景区等 处多金 属找矿远景区,为该区下步找矿重点方向奠定了 基础。 参考文献: 张德全,王富春,佘宏全,等 柴北缘- 东昆仑地区造山 型金矿床的三级控矿构造系统 中国地质, 陈旺,陈树民,杨晓斌,等 青海东昆仑造山带沟里地 区金矿找矿前景 矿产与地质, 曹永清,邓晋福 东昆仑柴达木盆地北缘岩浆活动、 构造演化、深部过程与成矿 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学 报, 党兴彦,范桂忠,李智明, 等 东昆仑成矿带典型矿床 分析 西北地质, 袁万明,莫宣学,王世成, 等 东昆仑金成矿作用与区 域构造演化的关系 地质与勘探, 张德全,丰成友,李大新, 等 柴北缘- 东昆仑地区的造 山型金矿床 矿床地质, 李玉芹,沈恒丽,王学贞 都兰地区水系沉积物测量地 球化学特征及找矿预测 矿物学报, 收稿日期:- - 作者简介:梁坤先( - ) ,男,助理工程师,本科。 主要从事矿产 勘查技术工作。 (上接第 页) 5成因浅析 5 1矿床成因 矿体的分布主要受东西向断裂构造控制,主要 矿体均呈东西向或近东西向展布。 铜矿体赋存于下 石炭统早期的矽卡岩中和华力西中期酸性次火山岩 英安斑岩中,英安斑岩的铜平均含量比一般酸性 岩中铜平均含量高出 倍以上。 发现的主矿体产出 在断裂带内的矽卡岩中,围岩蚀变组合为矽卡岩化、 硅化、绿泥石化、碳酸盐化等。 矿物的生成顺序具有 规律性,热液脉动上升叠加现象明显,矿石具典型的 热液充填交代的细脉浸染状构造。 矿物组合既有属 于高温热液阶段的磁黄铁矿 黄铜矿 毒砂组合,也 有属于中温热液阶段的黄铁矿 黄铜矿 方铅矿组 合,而且主要金属矿物如黄铁矿、磁黄铁矿、黄铜矿 等都有两期。 因此矿床属于与中酸性次火山岩有关 的受断裂控制的高中温矽卡岩型矿床。 5 2找矿标志 层间断裂破碎带是主要的找矿标志。 区内主要 蚀变有:硅化、黄铁矿化、矽卡岩化、碳酸盐化、钾化、 绿泥石化等,其中硅化、矽卡岩化、钾化、绿泥石化与 铜矿化关系密切,矽卡岩带和强烈硅化的次生石英 岩是主要的找矿标志。 黄钾铁矾是黄铁矿在半干旱 地区氧化的产物,为黄褐色、桔黄色,呈粉末状、蜂窝 状,在地表呈带状分布,构成非常明显的间接找矿标 志。 孔雀石呈翠绿色,面状,分布较零星,是本区直 接找矿标志。 参考文献: 甘肃省金塔县白山梁铜矿普查报告 甘肃有色金 属地质研究所, 甘肃省金塔县白山堂铜矿核查矿区资源储量核查报 告 甘肃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 收稿日期:- - 作者简介:魏孔友(- ), 年毕业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地矿 工程师。 长期从事野外地质勘查及管理工作。 甘肃冶金第 卷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