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 卷第 期 年 月 甘肃冶金 , 文章编号:- ()- - 甘肃省肃北县霍勒扎德盖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白亮,李明,岳强 (甘肃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张掖矿产勘查院,甘肃张掖) 摘要:选择北山霍勒扎德盖金矿作为研究区,从区域成矿背景入手,通过总结矿床地质特征及化探找矿标志,分 析认为霍勒扎德盖金矿属中温热液石英脉型金矿床,对其成因进行了初步探讨。 为该区域石英脉型金矿勘查工作 提供一定技术指导。 关键词:北山;霍勒扎德盖金矿;地质特征;找矿标志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Geological Features and Prospecting Marks of Huolezhadegai Gold Deposit in Subei County , , ( - - , , ) Abstract: , - , - , , - Key Words: ; ; ; 1引言 霍勒扎德盖金矿属于甘肃省肃北县马鬃山镇管 辖。 位于甘肃省肃北县北 方位,直线距离 。 位于玉门市北西 方向,直线距离 。 距 金矿约 。 年在局管项目资金支持 下,取得了一定的地质成果。 2区域地质背景 霍勒扎德盖金矿位于塔里木板块北缘增生带, 北山华力西褶皱带,白梁 狼娃山复背斜北翼的北 部。 区域出露主要地层为石炭系白山组( Cbs )、石 炭系扫子山组(),其次为新近系苦泉组()、第 四系()出露。 区内构造活动强烈,地质构造复杂, 断裂和褶皱十分发育,构造线总体为近东西向展布。 区域内褶皱主要为红石山缝合带褶皱,东西向展布。 断裂性质以韧性断裂为主,东西向主断裂与北东向 断裂交错分布。 区内侵入岩较发育,主要为中 酸 性侵入岩体,分布较广,局部地段可见基性 超基性 杂岩。 3矿床地质特征 3 1矿区地质 地层 矿区出露地层为石炭系下统扫子山组第 岩性 段、第四系。 石炭系下统扫子山第 岩性段分布于勘查区北 部和西部,约占勘查区面积 ,主要岩性为凝灰 质砂岩、绿泥绢云千枚岩、绢云石英千枚岩、硅质板 岩、泥质板岩。 地层产状: 。 凝灰质砂岩主要分布在勘查区西部和东部,与 其下部绿泥绢云千枚岩和绢云石英千枚岩呈整合接 触。 硅质板岩主要分布于勘查区东部,分布于岩体 四周,其形成与岩体关系密切,与千枚岩和凝灰质砂 岩呈不整合接触,为岩体主要围岩。 构造 勘查区内构造为断裂构造,按走向分为北东向、 北西向、近东西向断裂构造,北西向和北东向最为发 育,尤其北东向断裂构造控制的石英脉含矿品位较 高,推断石英脉主要受区域韧性剪切作用控制。 为 含金石英脉提供了有利空间,且石英脉延伸较小,一 般为 。 近东西向断裂:该组断裂主要集中 分布于霍勒扎德盖东矿段中、东部,规模大小不一, 长 ,宽 ,整体呈近东西向展布, 倾向南,倾角 ,该组断裂主要控制号带和 号带矿体的空间展布,既是导矿构造,又是破矿构 造,对矿体有错断和尖灭,控制的矿体品位较低。 北西向断裂:分布于霍勒扎德盖东矿段,呈北西 向展布,规模大小不一,长 ,宽 ,倾向北东,倾角 ,该组断裂连续性和稳 定性一般,主要控制号带和号带矿体的空间展 布,既是导矿构造,又是破矿构造,矿体沿断裂分布, 所控制矿体品位中等。 北东向断裂:分布于霍勒扎德盖东矿段、西矿 段,呈北东向展布,规模大小不一,长 ,宽 约 ,倾向南东,倾角 ,据其微观 特征判定为一右行逆断裂,该组断裂连续性和稳定 性较好,主要控制号带矿体的空间展布,既是导矿 构造,又是破矿构造,所控制矿体品位较好。 岩浆岩 岩浆岩分布于勘查区中东部,约占勘查区面积 ,主要由石英闪长岩、英云闪长岩及辉长岩脉组 成。 矿体主要赋存于英云闪长岩体内的次级构造裂 隙或与岩体的接触带内。 其中英云闪长岩分布于霍 勒扎德盖东矿段中部,为东矿段控制矿体围岩,石英 闪长岩分布于霍勒扎德盖东矿段北部和勘查区东北 角。 辉长岩脉岩,在霍勒扎德盖勘查区西部偶见。 富含 、 等成矿元素的英云闪长岩体是成矿 的主要物、热源。 地球化学特征 通过对 : 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工 作,在矿区内圈定出霍- 和霍- 两个金综合异常, 其特征如下: 霍- 金综合异常分布于霍勒扎德盖西矿段, 异常北西向延伸,浓集中心位于异常西端,元素组合 主要为 、,伴有 、 等元素 异常, 最大值 - ,平均值 - , 异 常由 个异常组成,呈 向较连续分布。 最大 值 - ,平均值 - 。 最大值 - ,平均值 - , 最大值 - ,平均值 - 。 该异常两侧浓集中心原生晕显示,异常 区南侧为一 向断裂,异常主体位于断裂北侧,受 次级 向断裂控制。 主要为凝灰质砂岩,次级断 裂及层间裂隙发育,蚀变主要为绢云母化、铁碳酸岩 化、黄铁矿化和磁铁矿化呈细密侵染状,次级断裂附 近岩石破碎强烈,矿化极强。 原生晕异常元素组合 以 、 为主,伴有 、 异常, 最 大值 - , 最大值 - , 一般 - - 。 反映该异常矿化主要与受断裂控制 的黄铁矿化、磁铁矿化有关。 目前在该异常区共圈 定 条矿化体。 霍- 金综合异常分布在霍勒扎德盖东矿段, 为一“手掌形”异常,且异常中心位于突出部位,受 地形影响大,根据野外观察及室内样品化验分析,认 为实质浓集中心位于异常中心闪长岩体上, 最大 值 - , 最大值 - , 最大值 - 。 经异常查证,金异常主要位于英云闪长岩及 其内接触带部位,岩体蚀变破碎强烈,石英细脉发 育,异常元素组合主要为 、,以 为 主, 异常宽度大于 。 石英细脉中金最大值 - , - , 为 - ,英云闪长 岩中含金最大值 - ,金异常具连续高值。 矿 化主要为孔雀石化、褐铁矿化。 霍- 金综合异常以 、 为主,伴有 、 异常,呈近 向带状展布,异常区 均有英云闪长岩体出露, 向及近 向断裂发 育,金异常具有一定的规模和强度,矿化主要与岩体 及受断裂控制的石英脉有关,矿物主要为黄铁矿、磁 铁矿、黄铜矿,次生矿物为褐铁矿、孔雀石等。 该异 常带具有寻找石英脉型和蚀变岩型金矿的地化条 件,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目前在该异常区共圈定 条矿体, 条矿化体。 3 2矿体及矿石特征 霍勒扎德盖金勘查区共分东、西 个矿段,西矿 段为蚀变破碎带型金矿;东矿段为石英脉型金矿。 西矿段位于勘查区西侧:圈定 条金矿化体,为 号金矿化体,为构造蚀变带型金矿,围岩为凝灰 质砂岩,破碎带宽 ,具有较强褐铁矿化及 褪色等蚀变,但蚀变不均匀,该断裂延伸较小。 矿化 体呈透镜状分布,产状 ,矿化体长 ,真 厚 ,金品位 - 。 东矿段位于勘查区东部,根据矿体的走向和富 集特征,把东矿段划分为五个金矿化带(- 号 带)。 圈定 条金矿(化)体。 其中金矿体 条,金 矿化体 条。 矿化类型均为石英脉型。 矿石矿物 主要为黄铁矿,次为褐铁矿,部分脉体中见到黄铜 矿,呈细粒星点状、团块状不均匀分布;脉石矿物主 要为石英,有少量方解石、绢云母等。 其中矿体长 ,真厚 ,金品位 - - ,最高品位为 - 。 矿(化)体长 , 真厚 ,金品位 - - 。 矿石结构主要为自形、半自形、它形粒状结构, 第 期白亮,等:甘肃省肃北县霍勒扎德盖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矿石中的黄铁矿、磁铁矿,常具此种结构;其次为交 代残余结构,常见褐铁矿交代黄铁矿形成此类结构。 矿石构造主要为浸染状构造,即黄铁矿或褐铁 矿以自形、半自形、它形粒状晶体呈星散、浸染状或 细脉浸染状分布于矿石中。 矿石矿物主要为自然金、黄铁矿,次为褐铁矿, 部分矿石中见到黄铜矿、磁铁矿、闪锌矿、斑铜矿等, 呈星散粒状、团块状不均匀分布。 自然金呈不规则 状,粒径 之间,亮黄色,部分充填于 褐铁矿裂隙处。 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有少量方解 石、绢云母等。 3 3围岩蚀变 矿体赋存于酸性岩浆岩中,矿化严格受剪性构造 (裂隙)控制,围岩为英云闪长岩,矿体基本产出于英云 闪长岩的中央部位。 矿体两侧围岩均为英云闪长岩。 4控矿因素 4 1构造控矿 工作区位于红石山 六驼山裂谷带南侧陆坡火 山带上。 区内构造十分发育,各期构造活动均有表 现,但以华力西期断裂为主,尤以骆驼峰 黑山梁断 裂带控矿特征较为明显,沿大断裂及其旁侧次级断 裂,、 均表现为较高含量。 4 2地层控矿 工作区内地层为石炭系下统扫子山组,为一套 沉积变质火山岩,地层受岩体及区域韧性剪切作用 影响产状较陡,在断裂等有利构造条件下,石英脉从 深部侵入,往往含金属量高;地层中部分石英脉为变 质热液形成,延伸不大,一般不含矿。 地层中元素丰 度特征总体表现为富集 、, 但异常主要沿岩体周围地层分布,尤其岩石地球化 学剖面测量发现,在硅质板岩以及绢云千枚岩中金 属元素含量相对较高,认为是有利含矿层位。 综合 认为矿体物源主要为岩体,含矿热液在扫子山组层 间滑脱带及断裂等有利部位富集成矿。 石炭系下统扫子山组为一套海相中基性火山沉 积变质岩系,岩石种类较多,恢复原岩则有两类岩 石,一为火山沉积变质形成,另一类为正常碎屑岩变 质形成。 该地层近东西向分布于工作区南部,相对 于其它时代地层来说,、 元素在同一地层 出现不同背景,且在局部地段呈现高背景,反映出成 矿物质发生活化、迁移、富集,有利于矿产的形成。 本区绝大部分金矿赋存于该地层中,如 、观音 山、七 三、马鞍山、霍东等金矿床。 4 3岩浆岩控矿 区内岩浆岩出露较广泛,多呈岩基产出,少量以 岩株或岩枝产出,以华力西中期岩浆活动最发育。 工作区北部为酸性花岗岩组成的复式岩体,中、南部 为花岗闪长岩。 加力东期的侵入岩断续分布于工作 区东南查干春子井一带,主要控制着矽卡岩型铁矿 及铜矿的产出。 华力西期侵入岩在工作区分布较 广,与矿化关系较为密切,控制着区内金、铁、钨等矿 产,尤以金矿更为明显。 岩浆岩不仅提供了有利成 矿的热源,而且提供了成矿物质和气、热液,使处于 岩体接触带的地层发生接触变质及蚀变,且岩体的 侵入作用对地层产状影响较大,在近直立的地层下, 隐伏岩体形成热液极易灌入,在构造有利部位矿质 沉淀成矿。 在本区寻找与岩体有关的 、 等矿产的区域潜力较大。 5找矿标志 含金石英脉直接出露于地表,是最直接的标志。 勘查区前人大规模开采后遗留下的许多采矿老 硐、矿坑及废石堆等。 含金石英脉主要分布于华里西中晚期英云闪长 岩中,矿脉的生成与该期岩浆活动在成因上密切 相关。 北东向断裂带及次级断裂或裂隙是金矿(化) 体赋存的构造部位,可作为构造标志。 围岩蚀变标志:碳酸盐化、绢云母化、硅化、黄铁 绢云岩化、孔雀石化等,当这些蚀变强烈时,通常都 伴生富矿。 矿物共生组合标志:金常与浸染状细粒黄铁矿、 强褐铁矿、黄铜矿等矿物伴生出现。 6结语 矿床成因属中温热液成因。 霍勒扎德盖金矿属 石英脉型金矿,成矿主要受断裂构造控制,矿体的规 模、形态、产状与断裂构造关系密切,金矿体(含金 石英脉)主要沿断裂构造充填于花岗闪长岩( - )中。 参考文献: 李明,白亮,等 甘肃省肃北县霍勒扎德盖金矿预 查报告 张志诚,陈玉峰,魏庆林,等 甘肃观音山金矿床构造控 矿特征及找矿意义 甘肃冶金, 杨兴吉 甘肃省肃北县 金矿控矿因素及找矿方向 甘肃科技,():- 刘培成,张姚代 甘肃黑山梁金矿地质特 甘肃冶 金, 收稿日期:- - 作者简介:白亮(- ),男,甘肃民乐人,地矿工程师。 长期从事 野外地质矿产勘查工作。 甘肃冶金第 卷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