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循环在焦化生产中的应用.pdf

上传人:first2 文档编号:100372022 上传时间:2021-09-07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0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PDCA循环在焦化生产中的应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PDCA循环在焦化生产中的应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PDCA循环在焦化生产中的应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3 0 燃料与化工 F u e l C h e m i c a lP r o c e s s e s J a n 2 0 1 7 V 0 1 4 8N O 1 P D C A 循环在焦化生产中的应用 来 威 杨洪海吴秋阳徐庆阳韩剑 ( 鞍钢集团朝阳钢铁有限公司,朝阳1 2 2 0 0 0 ) 摘要:介绍了P D C A 循环的基本原理和步骤,论述了P D C A 循环在焦化生产中的应用。利用P D C A 循环对生产环 节中制约焦炭反应后强度的因素进行分析,通过主因确认、对策实施及效果巩固,提升了焦炭反应后强度。 关键词:P D C A 循环;焦炭反应后强度;煤岩检测 中图分类号:T Q 5 2 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 0 0 1 3 7 0 9 ( 2 0 1 7 ) 0 1 0 0 3 0 0 3 P D C Ac y c l ea p p l i c a t i o ni nc o k e b y - p r o d u c t sp r o d u c t i o n L a iW e iY a n gH o n g h a iW uQ i u y a n gX uQ i n g y a n gH a nJ i a n ( A n s t e e lG r o u pC h a o y a n gI r o n S t e e lC o ,L t d ,C h a o y a n g1 2 2 0 0 0 ,C h i n a ) A b s t r a c t :B a s i cp r i n c i p l ea n dp r o c e s so fP D C Ac y c l ei si n t r o d u c e da n di t sa p p l i c a t i o ni nc o k e & b y - p r o d u c t sp r o d u c t i o ni se x p a t i a t e d A n a l y s i s o ff a c t o r si n f l u e n c i n gc o k e sC S Rd u r i n gp r o d u c t i o ni s m a d eb yP D C Ac y c l e B ym a i nr e a s o nc o n f i r m a t i o na n dc o r r e c t i v em e a s u r e si m p l e m e n t a t i o n ,t h ei n d e x o fC S Ri si m p r o v e d K e yw o r d s :P D C Ac y c l e ;C S R ;D e t e c t i o no fc o a lp e t r o l o g y 全面质量管理就是质量计划制定和组织实施的 过程,这个过程按照P D C A 循环周而复始地运转, P D C A 的活动程序具体如下。 P ( P l a n ) 计划阶段( 4 个步骤) :现状调查、原因 分析、确定主因、制订对策。 D ( D o ) 执行阶段( 1 个步骤) :按对策要求进行 实施。 C ( C h e c k ) 检查阶段( 1 个步骤) :针对目标检查 实施效果。 A ( A c t i o n ) 处理阶段( 2 个步骤) :制订巩固措 施,防止问题再发生;提出遗留问题及下步打算。 1 P D C A 循环的实际应用 我厂组建的质量管理小组利用P D C A 循环对焦 化生产环节中制约焦炭反应后强度的因素进行分 析,通过主因确认、对策实施及效果巩固,使焦炭反 应后强度得以提升。D 执行阶段后焦炭反应后强度 达到6 7 ,比活动之前提高3 。 2 P ( P l a n ) 计划阶段 收稿日期:2 0 1 6 0 6 0 7 作者简介:来威( 1 9 7 4 一) ,男,工程师 2 1 现状调查 朝阳钢铁有限公司属于单高炉生产,对焦炭质 量要求较高,尤其是焦炭热态指标对高炉生产影响 较大。下属焦化厂有2 座5 0 孔6 m 焦炉,年产焦炭 1 0 0 万t ,公司要求提高焦炭反应后强度。2 0 1 4 年焦 炭反应后强度为6 4 ,设定目标为6 6 。 2 2 原因分析 对影响焦炭反应后强度的因素进行分析,按人、 料、法、工艺4 个方面归纳,绘制了影响焦炭反应后 强度因素的鱼骨图( 图1 ) 。 根据鱼骨图分析,得出影响焦炭反应后强度的 7 个因素为来煤质量、料场存煤管理、配煤结构、加 热制度、配合煤准确度、粉碎细度、标准化操作。 2 3 主因确定 针对以上7 个因素制定确认计划并逐条落实确 认,见表1 。 1 ) 来煤质量。对外购煤开展煤岩检测,为保证 数据的完整性和对照性,建立了煤岩检测数据的电 子版档案。2 月和4 月的J M l 煤的镜质组反射率分 布图见图2 。 万方数据 。2 0 1 7 置。j 月。 燃料与化工 。1 第4 8 卷第1 期 F u e l & C h e m i c a lP r o c e s s e s j l 图1影响焦炭反应后强度因素的鱼骨图 图2J M l 煤的镜质组反射率分布图 通过镜质组反射率分布图对比可以看出,4 月 J M l 煤质好于2 月,2 月焦炭反应后强度为6 3 , 4 月焦炭反应后强度为6 5 。焦炭反应后强度之间 相差2 ,可以确定来煤质量是影响主因之一。 2 ) 料场存煤管理。对原料场的堆取煤情况进 行现场跟踪,堆取煤符合要求。所以料场存煤管理 因素非主要因素。 3 ) 配煤结构。对上半年配煤结构开展煤岩分 析。3 月和6 月配合煤的镜质组反射率分布见图3 。 图3 配合煤的镜质组反射率分布图 通过煤岩分析可以看出,3 月和6 月配合煤在 镜质组反射率分布图的凹口数量方面有区别。3 月 配合煤镜质组反射率分布图存在3 个凹口,而6 月 只有1 个凹口。3 月焦炭反应后强度为6 4 ,6 月 焦炭反应后强度为6 6 。焦炭反应后强度之间相 差2 ,可以确定配煤结构是影响主因之一。 4 ) 标准化操作。对从业人员开展岗位技术规 程测评,具体有理论考试和现场实际测评。经培训 最终考核1 0 0 达标,所以标准化操作非主要因素。 5 ) 加热制度。对于加热制度进行抽检的结果 合格,具体有直行温度、焦饼中心温度、横排温度、炉 头温度,所以加热制度非主要因素。 6 ) 配合煤准确度。对配合煤准确度开展现场 实测调查和原始数据抽检,其结果合格,所以配合煤 准确度非主要因素。 万方数据 3 2 燃料与化工 F u e l C h e m i c a lP r o c e s s e s J a n 2 0 1 7 V 0 1 4 8N O 1 7 ) 配合煤粉碎细度。对粉碎细度进行现场 跟踪检查,其结果合格。例行抽检粉碎细度为 7 7 9 4 ( 技术标准7 7 2 、大于5 m m 比例不大 于1 2 ) 。所以配合煤粉碎细度非主要因素。 3 D ( D o ) 执行阶段 P ( P l a n ) 计划阶段得出影响我厂焦炭反应后强 度的主因是来煤质量和配煤结构。针对以上2 个主 因,制定了相应的对策和措施,见表2 。 3 1 强化来煤质量监管 1 ) 强化来煤及时取样及其样品的准确性。 2 ) 利用煤岩检测对煤质变化进行监管,通过煤 岩分析对影响焦炭指标的因素做到事前预防和管 控,对异常数据及时进行管理模型的闭环反馈。确 保来煤质量逐级受控。 3 ) 对于煤岩检测要确保准确并提高效率,开展 对标。 表2 对策和措施 3 2 优化配煤结构 实际配煤方案靠近理想的反射率分布图,实现 煤种间的连续、平滑斜降,减少明显的凹口数,减小 配合煤的标准偏差,优化配煤方案。 配煤方案通过试验积累,初步总结出在配合煤 的反射率分布图中,特别是1 0 1 2 附近应保证连 续,整体分布范围不能太宽,配合煤的反射率分布示 意图见图4 。 图4配合煤的反射率分布示意图 4 C ( C h e e k ) 检查阶段 通过对策实施,焦炭反应后强度增加了3 。 2 0 1 4 年焦炭反应后强度为6 4 ,设定目标为6 6 , 开展P D C A 循环后焦炭反应后强度为6 7 。达到 要因确认准确、对策实施有效,超额完成目标,对于 降低焦炭质量波动做出了贡献,下半年的焦炭反应 后强度呈现平稳递增态势。 5 A ( A c t i o n ) 处理阶段 为了进一步巩固成果,采取了以下措施。 1 ) 建立单种煤的煤岩数据档案。对于煤质变 化做到事前预防和管控,及时进行闭环反馈,确保焦 炭质量逐级受控。 2 ) 建立工作模板化,每天对配合煤开展煤岩检 测。对配煤结构依据煤种的变化适时调控,从而使 焦炭质量的发展趋势受控。 3 ) 强化员工培训教育,进一步提高责任心和操 作水平。 4 ) 下一步规划。煤岩指标对于来煤煤质判别 的作用得到重视和认可,下一步根据实际需要将煤 岩指标添加进外购煤的采购技术条件中。 甘李军编辑 万方数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 > 化工论文 > 化工设计

版权所有:www.WDFXW.net 

鲁ICP备09066343号-25 

QQ: 200681278 或 335718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