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工作与研究 船舶标准化与质量 2017 年第 4 期 2 自升式钻井平台悬臂梁负荷试验方法标准研究 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戴小虎陈从周王超 中国船舶工业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李军孙耀刚 摘要:悬臂梁是自升式钻井平台的重要结构。本文结合自升式钻井平台悬臂梁负荷试验方法 的标准需求和实际编制工作开展,对试验目的、试验条件、试验程序等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进行了研 究,提出了标准中应明确规定的技术要点,对规范悬臂梁负荷试验操作、提高自升式钻井平台建造质 量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自升式钻井平台悬臂梁负荷试验标准 引言 悬臂梁是自升式钻井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通 过其滑移来完成钻井作业。它提高了平台在插桩点 的钻井数量,提升了钻井效率,增加了钻井作业的 灵活性。悬臂梁内配置了众多的钻井设备,其结构 强度是保证整个钻井系统在海上安全作业的关键性 因素。悬臂梁结构型式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传统 型悬臂梁、X-Y 型悬臂梁和旋转型悬臂梁。每一类 型的悬臂梁在作业工况下受到的载荷都比较复杂, 主要包括悬臂梁结构自重、设备自重、井架载荷、 转盘载荷、套管张紧器载荷、甲板载荷和风载荷等。 在悬臂梁、钻台、井架及钻井系统相关的设备和系 统安装完成,并实现功能性调试后,需要进行悬臂 梁负荷试验,加载设计载荷来验证悬臂梁的强度及 刚度是否满足设计和使用要求。由于现有的相关规 范和标准没有明确针对自升式钻井平台悬臂梁负荷 试验的方法、技术要求和检验标准,为满足实际需 要和填补行业空白,本标准的编制需求应运而生。 1标准编制过程 2012 年 2015 年,在国家标准委的领导下,中 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与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共同 组织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中国船舶及海洋工 程设计研究院和中国船舶工业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 开展了“海洋工程装备自升式钻井平台综合标准 化示范项目” ,运用综合标准化原理,构建了较为完 善的自升式钻井平台标准体系,提出了一批标准需 求。 自升式钻井平台悬臂梁负荷试验方法 便是标 准需求之一。通过立项申报、评审与公示,国家标 准委于 2014 年以国标委综合 201467 号文关于下 达 2014 年第一批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 下达 了该标准的编制计划。编制工作随即展开。 接到任务后,主编单位与参编单位立即组织相 关人员成立了标准编制工作组。编制人员收集了自 升式钻井平台悬臂梁负荷试验的相关技术资料和标 准规范,如:美国船级社移动式钻井平台海上建 造和入级规则(Rules for building and classing mobile offshore drilling units) 和 钻井系统入级指南 (Guide for the classifi cation of drilling systems) ,中国船级 社海上移动平台入级规范 等,结合上海外高桥造 船有限公司建造 JU2000E 型自升式钻井平台时进行 悬臂梁负荷试验的实际操作经验,对试验过程的相 关步骤和操作要求等技术内容进行总结提炼,按照 GB/T 1.1 的编写要求,经过充分讨论沟通,于 2015 年 8 月编制完成了标准征求意见稿。 万方数据 双月刊 / 总第 271 期3 2015 年 9 月,受全国海洋船标准化技术委员 会的委托,主编单位将标准征求意见稿和编制说明 发往船舶行业主要设计院所和造船企业征求意见。 一个月后,共收到上海船舶设计院、上海船厂船舶 有限公司等 11 家单位的意见回复。编制组对收到 的意见进行了汇总并逐条进行处理。同时,编制组 还根据意见处理情况修改了标准文稿,形成标准送 审稿。期间还在上海组织召开了标准的预审会,根 据预审会专家提出的意见,编制组对标准文本再次 进行了修改,最终形成了标准送审稿。2017 年 6 月 2 日至 6 月 3 日,全国海洋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在上海组织召开了该标准审查会。该标准顺利通过 了标准审查,为标准后续的发布实施奠定了很好的 基础。 2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 2.1试验目的 自升式钻井平台悬臂梁负荷试验作为自升式钻 井平台极为关键的调试项目,主要技术内容包括: 悬臂梁的负荷试验必须具备的条件、原则要求、试 验方法及试验结果评估等。其目的在于通过施加试 验要求的已知载荷,验证悬臂梁刚度及强度,验证 平台主体支撑结构的强度,验证悬臂梁和钻台负载 滑移性能,验证井架额定载荷及钻井提升系统负荷。 通过对自升式钻井平台的悬臂梁结构型式、设计载 荷的研究,以及对国内外相关试验方法的调研和比 较分析,在满足船级社和技术规格书要求的前提下, 充分考虑试验成本、施工方便和安全性,提出合理 的悬臂梁负荷试验方法,为自升式钻井平台的悬臂 梁负荷试验提供标准和依据。 2.2试验条件 自升式钻井平台的悬臂梁负荷试验需在动力系 统、压载系统、升降系统、悬臂梁和钻台滑移系统、 悬臂梁和钻台的固定装置及井架游动系统等安装和 调试结束后进行。同时,必须获得悬臂梁及钻台的 称重数据更新悬臂梁载荷表后方可进行试验。 对于风浪条件,标准明确该试验应在确保作业 安全的环境条件下进行,风力一般不大于 6 级、浪 高不大于 0.5 m,并考虑潮汐对升船高度的影响。 由于本项试验主要是确定悬臂梁的负荷情况, 对确定工况载荷等要求较高。试验前应做到钻井平 台插桩预压载结束,并根据悬臂梁及钻台称重试验 获取的重量、重心参数更新悬臂梁载荷表,确定试 验工况的载荷。同时,还需根据悬臂梁载荷表,在 考虑平台稳性的条件下制定平台压载方案。将试验 采用的载重块进行重量标定,并将结果提交船东 / 船检审核。 试验前,做好试验用设施设备和工具工装的准 备也是非常必要的。相关的准备工作包括:检查试 验采用的测力计、全站仪等测量仪器仪表是否具有 标定证书,是否在有效期内;检查试验中采用的吊 索具是否满足负荷试验的要求,是否具有相应证书; 对试验中使用的吊马进行无损探伤,检验合格后才 能使用。 2.3试验程序 悬臂梁负荷试验包含悬臂梁最大钩载位置和钻 台滑移至三个不同位置处的试验。因此,我们从试 验成本、施工方便和安全性等方面进行了考虑,试 验逻辑上进行了优化,最大限度地节省了试验时间。 在正式进行不同位置的载荷试验前,还需做好 各项准备操作,包括:准备试验载荷、调整气隙、 调压载、设定悬臂梁变形测量标识、架设全站仪、 配载、检查悬臂梁及钻台轨道等。标准对这些准备 工作都逐一做出了规定。对于试验载荷,标准规定 可以使用水箱、驳船、载重块等。气隙调整需要通 过升降机构来实现,主要是调整平台船体下底面距 离水面的气隙高度,以达到试验要求的高度,并将 平台调平。 设定悬臂梁变形测量标识是试验过程的一个重 要步骤。标准规定,在悬臂梁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测 量标识点:平台艉封板和钻台中心处各设置一个标 识点,其他地方均布设置 4 个标识点。悬臂梁外侧 的主甲板上设定标杆,在标杆上做出水平点,并注 明水平点的高度值,此点作为悬臂梁负荷试验的水 平基准点,见图 1。 戴小虎 陈从周 王超 李军 孙耀刚 自升式钻井平台悬臂梁负荷试验方法标准研究 万方数据 工作与研究 船舶标准化与质量 2017 年第 4 期 4 悬臂梁负荷试验主要在下列四个位置进行操作 和测量: 1) 悬臂梁最大钩载位置; 2) 悬臂梁伸至最大位置,钻台位于中心; 3) 悬臂梁伸至最大位置,钻台至左舷最大位置; 4) 悬臂梁伸至最大位置,钻台至右舷最大位置。 在悬臂梁最大钩载位置,标准对具体的操作方 法做出了详细规定,主要操作步骤如下: 1) 根据载荷表的数值,在悬臂梁管堆场布置相 应的载荷,操纵悬臂梁向艉部伸出到最大钩载位置, 在此过程中观测悬臂梁负载滑移状况; 2) 保持钻台位于悬臂梁中心位置,锁定悬臂梁 和钻台,读取此状态下悬臂梁标识点处的变形值, 此变形值为悬臂梁空载时的变形值; 3) 将试验载荷移至月池正下方,保持载荷稳定; 4)用索具及测力计将试验载荷与大钩进行连 接,并确认安全; 5) 提升大钩,使试验载荷升至底部距离水面约 500 mm,提升过程中保持载荷的平衡,避免偏转; 6)待试验载荷稳定后,保持 5 min,读取并记 录悬臂梁标识点处的变形值; 7)下放试验载荷,待试验载荷完全脱离顶驱 后,读取并记录此时悬臂梁标识点处的变形值; 8) 试验过程中检查受力关键部位(井架结构及 基座、悬臂梁下底面板、平台艉封板、锁紧座、支 撑座、顶推座以及导向座与主甲板的连接处、悬臂 梁锁紧座上部结构等) 焊缝处,无异常; 9) 悬臂梁管堆场全部撤离。 在规定悬臂梁伸出至最大位置而钻台位于三个 不同位置的操作时,首先明确了悬臂梁和钻台的试 验位置及空载位置变形值的读取。由于在悬臂梁伸 出至最大位置的其他操作步骤与悬臂梁最大钩载位 置基本相同,为避免重复,标准对这三个位置进行 试验的其他操作步骤引用了悬臂梁最大钩载位置试 验操作时的相关步骤。 3标准的实施效果预估 悬臂梁负荷试验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检测悬臂梁 及钻台滑移系统是否能够正常工作,验证自升式钻 井平台主体结构的设计和施工是否满足要求。在试 验期间或试验后,需要打开锁紧装置,回收悬臂梁 和钻台,并要对关键部位进行无损检测。若没有故 障或结构破坏,才能确认为试验合格。这样才能更 好地保证试验效果。 该标准所规定的相关试验操作方法已在上海外 高桥造船有限公司建造的多条自升式钻井平台项目 中得到应用,船东、船级社和现场反响良好。该标 准的编制,为自升式钻井平台的调试提供了科学的 指导依据,更好地规范了悬臂梁负荷试验操作,这 对提高我国海工产品的建造水平、缩短建造周期、 降低建造成本都具有重要意义。 图 1悬臂梁测量变形点标示位置示意图 钻台中心 S1(P1)S2(P2)S3(P3)S4(P4)S5(P5) 详图 M 详图 M +40 mm +30 mm +20 mm +10 mm -10 mm -20 mm -30 mm -40 mm 0 mm L1L2L3L4L5 S6(P6) 万方数据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