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选调生综合知识模拟题2020年(4)
(总分100,考试时间18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
1. 1. 在西方马克思主义中,最早提出“文化霸权”理论的学者是______。A.卢卡奇
B.葛兰西
C.哈贝马斯
D.马尔库塞
A. A B. B
C. C D. D
2. 2. 按照麦克卢汉的观点,下述选项中属于“冷媒介”的是______。A.报纸
B.杂志
C.广播
D.电视
A. A B. B
C. C D. D
3. 3. 个人与个人之间的面对面的信息交流,通常被称为______。A.自我传播
B.人际传播
C.群体传播
D.组织传播
A. A B. B
C. C D. D
4. 4. 在研究方法上,霍夫兰的贡献是倡导并亲身实践了______。A.实地调查法
B.内容分析法
C.控制实验法
D.个案研究法
A. A B. B
C. C D. D
5. 5. 让受众透过媒介经常看到你,可以增强______。A.熟知性
B.接近性
C.可信性
D.权威性
A. A B. B
C. C D. D
6. 6. 针对信息革命实质的问题,美国学者贝尼格尔提出了______。A.控制革命的观点
B.第三次浪潮的观点
C.媒介-人体的延伸
D.信息革命与信息爆炸
A. A B. B
C. C D. D
7. 7. 在传播学中,大众传播的环境认知效果也称______。A.示范效果
B.心理归因效果
C.视野制约效果
D.累积效果
A. A B. B
C. C D. D
8. 8. “使用与满足”研究的出发点是______。A.传播者
B.传播渠道
C.受传者
D.传播内容
A. A B. B
C. C D. D
9. 9. “二级传播理论”的创立者是______。A.拉斯韦尔
B.卢因
C.拉扎斯菲尔德
D.霍夫兰
A. A B. B
C. C D. D
10. 10. 伯洛提出了一种传播过程模式,这种模式可以略称为______。A.“M—S—R—C”
B.“S—M---C—R”
C.“S--R--M---C”
D.“M--R—S---C”
A. A B. B
C. C D. D
11. 11. “沉默的螺旋”理论的提出者是______。A.麦奎尔
B.诺依曼
C.罗杰斯
D.蒂奇诺
A. A B. B
C. C D. D
12. 12. 如果要分析某一特定事件的报道,在抽取特定的“日期样本”时一般采用的方法是______。A.指定法
B.日历法
C.系统抽样法
D.等距抽样法
A. A B. B
C. C D. D
13. 13. 拉斯韦尔模式的第4个环节是______。A.谁
B.说什么
C.通过什么渠道
D.对谁
A. A B. B
C. C D. D
14. 14. 传播过程中的译码又被称为______。A.符号解读
B.符号化
C.接受信息
D.传送信息
A. A B. B
C. C D. D
15. 15. 申农和韦弗注意到传播和周围环境的关系,因此他们提出的传播模式中出现了一个新的环节,这个环节是______。A.噪音
B.信号
C.反馈
D.信道
A. A B. B
C. C D. D
16. 16. 美国政府在60年代为缓解贫富儿童受教育机会的不平等而制作的著名的儿童启蒙教育电视片是______。A.《米老鼠与唐老鸭》
B.《猫和老鼠》
C.《芝麻街》
D.《汤姆历险记》
A. A B. B
C. C D. D
17. 17. 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主要是乱数表法和______。A.等距法
B.抽签法
C.分层法
D.定额法
A. A B. B
C. C D. D
18. 18. 内容分析法的操作程序由若干步骤组成,其中第一个步骤是______。A.制定分类标准
B.实施统计分析
C.确定分析单元
D.抽取分析样本
A. A B. B
C. C D. D
19. 19. 受众对大众传播信息的第一个选择是______。A.选择性理解
B.选择性注意
C.选择性记忆
D.选择性解释
A. A B. B
C. C D. D
20. 20. 第一个明确提出并使用“大众传播学”这一概念的学者是______。A.施拉姆
B.霍夫兰
C.卢因
D.拉斯韦尔
A. A B. B
C. C D. D
21. 21. 将市场信息分为固定信息和流动信息的划分标准是______。A.信息的产生过程
B.信息的来源
C.信息来源的稳定程度
D.信息的内容
A. A B. B
C. C D. D
22. 22. 企业在投资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等情况下开展的市场调查活动通常属于______。A.经常性市场调查
B.不定期市场调查
C.定期市场调查
D.临时性市场调查
A. A B. B
C. C D. D
23. 23. 市场调查的主要形式是______。A.探测性调查
B.描述性调查
C.因果性调查
D.预测性调查
A. A B. B
C. C D. D
24. 24. 有目的的收集、整理和加工分析市场信息,使之集中化、有序化,成为可利用的信息,这一过程是______。A.市场调查
B.市场分析
C.市场预测
D.整理资料
A. A B. B
C. C D. D
25. 25. 将市场调查分为全国性市场调查、地区性市场调查的标准是______。A.商品消费目的
B.流通环节
C.产品层次
D.空间层次
A. A B. B
C. C D. D
26. 26. 将市场调查划分为日用品市场调查、食品市场调查等,其划分标准是______。A.按商品消费目的不同
B.按流通领域环节不同
C.按产品层次不同
D.按空间层次不同
A. A B. B
C. C D. D
27. 27. 能够使调查人员与被调查人员建立起密切的联系,调查资料的准确性和回收率较高的调查形式是______。A.市场普查
B.几率抽样调查
C.非几率抽样调查
D.固定样本持续调查
A. A B. B
C. C D. D
二、多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
28. 1. 下列选项中,属于类语言的有______。A.叫声
B.叹息
C.哭声
D.呻吟
A. A
B. B
C. C
D. D
29. 2. 据拉扎斯菲尔德、卡兹和罗杰斯的研究,意见领袖的特征有______。A.未必是大人物
B.社交范围较广
C.信息渠道较多
D.频繁接触大众传播
A. A
B. B
C. C
D. D
30. 3. 卡兹等人曾在《个人影响》中提出了测定意见领袖的三项指标,它们是______。A.生活阅历
B.成员意识
C.社会经济地位
D.社交性
A. A
B. B
C. C
D. D
31. 4. 数字媒介对现代社会政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______,A.数字媒介促进政治民主化和多元化
B.数字媒介改变着政府的职能
C.数字媒介影响政治改革
D.数字媒介影响经济改革
A. A
B. B
C. C
D. D
32. 5. 下列属于受众使用大众传媒、接收媒介信息基本动机的是______。A.消遣娱乐
B.满足信息需求和心理需求
C.获取知识,提高文化水平
D.满足相互交往的需要
A. A
B. B
C. C
D. D
33. 6. 非随机抽样的主要形式有______。A.等距随机抽样
B.判断抽样
C.整群抽样
D.雪球抽样
A. A
B. B
C. C
D. D
34. 7. 在赖利夫妇提出的社会系统模式中,三个相互关联的概念是______。A.基本群体
B.参照群体
C.更大的社会结构
D.社会总系统
A. A
B. B
C. C
D. D
35. 8. 麦奎尔认为传播具有若干功能,它们是______。A.与社会整合的功能
B.娱乐功能
C.发展个性的功能
D.信息功能
A. A
B. B
C. C
D. D
三、判断题
36. 1. 李普曼在《公众舆论》和《自由与新闻》等著作中提出了两个重要的概念,一个是“拟态环境”;另一个就是“刻板成见”。
A. 正确 B. 错误
37. 2. 英国的大众传播批判研究有两个主要派别:一是累斯特大学所属大众传播学研究中心,一是伯明翰大学所属现代文化研究中心。
A. 正确 B. 错误
38. 3. 控制论认为,世界是由物质、能量、信息三大要素组成的。
A. 正确 B. 错误
39. 4. 威尔伯施拉姆:“任何事物只要它独立存在,并和另一事物有联系,而且可以被“解释”,那么它的功能就是符号。”
A. 正确 B. 错误
40. 5. 一个基本的传播过程,是由以下元素构成的:传播者、受传者、讯息、媒介和反馈。
A. 正确 B. 错误
41. 6. 定性预测通常比定量预测法操作简单,且操作成本低。
A. 正确 B. 错误
42. 7. 德尔菲法属于决策“软”技术的主要方法。
A. 正确 B. 错误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