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9年11月三级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理论知识真题
(总分100,考试时间120分钟)
单项选择题
(每题1分,共60题,共60分) 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多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1. ( )不具有法律效力。
A. 立法解释 B. 任意解释
C. 司法解释 D. 行政解释
2. ( )即雇员与雇主在劳动过程中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A. 劳动合同关系
B. 劳动行政法律关系
C. 劳动法律关系
D. 劳动服务法律关系
3. ( )是指最先的印象对人的知觉产生的强烈影响。
A. 光环效应 B. 投射效应
C. 首因效应 D. 刻板印象
4. ( )是团队生存、改进和适应变化着的环境能力。
A. 团队成长 B. 团队建设
C. 服务能力 D. 团队学习
5. 费德勒认为,决定领导行为有效性的关键情境因素不包括( )。
A. 任务结构
B. 领导者的职权
C. 领导与被领导者的关系
D. 领导者的特质
6. 企业管理体制中的“制”指的是( )。
A. 企业组织的无形部分
B. 中层管理者之间的关系
C. 不同管理单元的沟通
D. 决策层对企业的控制力
7. ( )为企业员工的考评、晋升提供了依据。
A. 工作岗位分析
B. 工作岗位设计
C. 人员流动统计
D. 人员需求计划
8. 生产岗位技术业务能力规范的内容不包括( )。
A. 应知 B. 应会
C. 应精 D. 工作实例
9. 人员编制按照社会实体单位的性质和特点分类,不包括( )。
A. 行政编制 B. 部门编制
C. 企业编制 D. 军事编制
10. 以下关于劳动定员与劳动定额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二者的应用范围相同
B. 二者的概念内涵相同
C. 二者的计量单位不同
D. 二者都是对人力消耗所规定的限额
11. 综合定员标准,也称为( ),是以某类人员以至于企业全部人员为对象制定的标准。
A. 比例定员标准
B. 概略定员标准
C. 效率定员标准
D. 设备定员标准
12. 企业定员的原则不包括( )。
A. 以机构员工数量为依据
B. 以精简、高效、节约为目标
C. 各类人员的比例关系要协调
D. 要做到人尽其才、人事相宜
13. 通过( ),单位和应聘者可以直接进行接洽和交流,节省了单位和应聘者的时间。
A. 猎头公司 B. 招聘洽谈会
C. 人才交流中心 D. 熟人推荐法
14. 公文处理模拟法又称( )测试,它是经过多年实践检验的一种有效的管理人员的测评方法。
A. 事件簿 B. 文件夹
C. 文件筐 D. 公文筐
15. ( )设计的原则可以概括为“满足需求、重点突出、立足当前、讲求实用、考虑长远、提高素质”的基本原则。
A. 培训项目 B. 培训计划
C. 培训方法 D. 培训方式
16. 制订培训项目计划和培训方案时,培训目标对受训者传达的意图不包括( )。
A. 受训者在培训后应该表现出的行为
B. 受训者经过培训应该表现出的工作业绩
C. 评估培训后产生业绩的标准
D. 受训者的业绩达到什么标准
17. 评估现有的培训资源不包括( )。
A. 人员 B. 资金
C. 设备 D. 师资
18. 培训项目材料不包括( )。
A. 课程描述
B. 课程具体计划
C. 拓展训练
D. 小组活动设计与说明
19. 评估( )的重要途径是了解受训者对培训项目的反应。
A. 情感成果 B. 认知成本
C. 技能成果 D. 绩效成果
20. “对培训者满意吗?”属于柯克帕特里克( )的问题。
A. 一级评估 B. 二级评估
C. 三级评估 D. 四级评估
21. 对员工具有( )原则要求适当拉开员工之间的薪酬差距。
A. 差距性 B. 竞争性
C. 激励性 D. 比较性
22. 某制药有限公司在做完2018年业务培训后,人力资源部被公司要求收集并完善此次培训的效果信息。那么,公司收集此信息的目的不应该是( )。
A. 验证培训结果是否达到了企业及员工个人的培训期望
B. 为将来的培训需求分析提供反馈信息
C. 为以后改进培训系统与效果提供可靠依据
D. 分析竞争对手的实力,为企业产品将来的升级改造做准备
23. 明确评估目的时一般需要测评的问题不包括( )。
A. 培训目标是否合理
B. 培训成本是否合理
C. 哪些目标没有达到,需要采取什么样的补救措施
D. 培训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
24. 下列关于确立培训目标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实施培训课程设计时,首要任务是给所要设计的培训项目进行定位
B. 在层次上作出定位,由此确定培训项目和课程的目标
C. 培训课程应达到的目标分为知识、技能和精神运动三个领域
D. 各个课程要素的选择要以在层次上作出定位为依据
25. ( )是以逻辑推理和演绎分析为基础的学习风格。
A. 主动型学习 B. 反思型学习
C. 理论型学习 D. 应用型学习
26. 在培训过程中( ),是使培训工作取得成功的关键之举。
A. 讲求授课效果
B. 实现培训课程目标
C. 做好充分准备
D. 调动学员参与的积极性
27. ( )应当从程序、步骤和方法上,切实保障企业绩效管理制度得到有效贯彻和实施。
A. 绩效管理内容设计
B. 绩效管理目标设计
C. 绩效管理程序设计
D. 绩效管理制度设计
28. ( )是企业实施绩效管理活动的准则和行为的规范。
A. 绩效管理制度
B. 绩效管理目标
C. 绩效管理内容
D. 绩效管理方法
29. 在设计和选择绩效考评方法时,对考评对象进行全面考评应采用的效标不包括( )。
A. 特征性 B. 行为性
C. 结果性 D. 适用性
30. 某企业在绩效考评中存在不客观的现象,主管说了算,员工没有发言权。对此应加强建立( )。
A. 监督系统 B. 控制系统
C. 评审系统 D. 申诉系统
31. 绩效反馈的主要目的是( )。
A. 改进绩效
B. 指出员工的不足
C. 激励员工
D. 提供更好的工作方法
32. 在绩效管理的( )阶段,各个单位的主管应当认真地履行以下两项重要的管理职责:(1)召开月度或季度绩效管理总结会;(2)召开年度绩效管理总结会。
A. 策划 B. 反馈
C. 总结 D. 实施
33. ( )的考评方法更适合生产性、操作性以及工作成果可以计量的工作岗位采用。
A. 结果主导型 B. 行为主导型
C. 品质主导型 D. 能力主导型
34. 品质导向型的绩效考评,以考评员工的( )为主。
A. 品德 B. 能力
C. 思维 D. 潜质
35. 行为导向型客观考评法不包括( )。
A. 关键事件法 B. 强迫选择法
C. 加权选择量表法 D. 排列法
36. ( )也称为行为定位法、行为决定性等级量表法或行为定位等级法。
A. 行为锚定等级评价法
B. 关键事件法
C. 行为观察法
D. 强迫选择法
37. ( )是以实际产出为基础,考评的重点是员工工作的成效和劳动的结果。
A. 关键事件法
B. 结果导向型考评方法
C. 加权选择量表法
D. 行为观察量表法
38. 目标管理法是由( )提出的。
A. 德鲁克 B. 斯金纳
C. 班杜拉 D. 巴甫洛夫
39. 绩效反馈面谈在绩效管理( )进行。
A. 初期 B. 进行中
C. 末期 D. 完成后
40. 在绩效面谈中,反馈的信息应该“去伪存真”,这体现了有效信息反馈所具有的( )。
A. 针对性 B. 及时性
C. 主动性 D. 真实性
41. 以下属于绩效反馈基本要求的是( )。
A. 科学性 B. 有效性
C. 永久性 D. 真实性
42. 王某是销售部的一位员工,他四季度的业务完成量是20万元,而他的同事张某为16万元,这种分析工作绩效的方法是( )。
A. 水平比较法 B. 横向比较法
C. 目标比较法 D. 配对比较法
43. ( )分为工资和薪金两种形式。
A. 收入 B. 奖励
C. 薪金 D. 薪资
44. 下列各项中,( )属于外部回报的奖励方式。
A. 红利 B. 欣赏和认可
C. 发展机会 D. 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45. 从某种意义上说,( )是组织对员工的贡献包括员工的态度、行为和业绩等所给予的各种回报。
A. 奖金 B. 福利
C. 薪酬 D. 津贴
46. 薪酬战略不包括薪酬的( )。
A. 决定标准 B. 支付结构
C. 增长水平 D. 管理机制
47. ( )通常指固定薪酬和变动薪酬,短期薪酬和长期薪酬,非经济薪酬和经济薪酬两两之间的比重。
A. 薪酬水平 B. 薪酬体系
C. 薪酬结构 D. 薪酬比例
48. 从( )看,薪酬制度又是各种单项薪酬制度的组合,这些单项薪酬制度包括工资制度、奖励制度、福利制度和津贴制度。其中最主要的是工资制度。
A. 纵向分类 B. 横向分类
C. 单向分类 D. 双向分类
49. 开展岗位评价的首要步骤是( )。
A. 制定、讨论、通过《岗位评价体系》
B. 组建岗位评价委员会
C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