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20078.pdf

上传人:first2 文档编号:100157757 上传时间:2021-06-04 格式:PDF 页数:36 大小:984.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GBT 20078.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GBT 20078.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GBT 20078.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GBT 20078.pdf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GBT 20078.pdf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I C S 2 5 . 0 1 0 J 3 2 疡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 GB / T 2 0 0 7 8 -2 0 0 6 铜 和 铜 合 金锻 件 C o p p e r a n d c o p p e r a l l o y s -F o r g i n g s 2 0 0 6 - 0 1 - 2 3发布 2 0 0 6 - 0 8 - 0 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 国 国 家 标 准 化 管 理 委 员 会 发布 GB / T 2 0 0 7 8 -2 0 0 6 目, 次 前 言 , m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 . . , . , . . . 1 3 定义 , , 1 4 标识 , , 2 5 订货资料 2 6 要求 , 3 7取样 , , 二 1 8 8试验方法 1 9 9 符合性和检测文件说明 , , , , . . 2 0 1 0 标记、 标签、 包装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2 0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参考文献 , , , , . . . . . . . , . . . . . . . . 2 1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推荐的设计指南 , 2 2 附录C( 资料性附录) 确定脱锌的平均深度 , 3 2 附录D( 资料性附录) 牌号对照 , , , , 3 3 GB / T 2 0 0 7 8 -2 0 0 6 前言 本标准等同采用 B S E N 1 2 4 2 0 : 1 9 9 9 铜和铜合金锻件)(英文版) 。 本标准等同翻译 B S E N 1 2 4 2 0 : 1 9 9 9 , 为便于使用, 本标准作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 本欧洲标准” 一词改为“ 本标准,; 引用标准中的引语采用 G B / T 1 . 1 -2 0 0 0中的引语; 用小数点“ . ” 代替作为小数点的逗号“ , ” ; 删除欧洲标准中的前言; 增加附录D; 本标准中表 1 表8的部分牌号和铜合金化学成分对照参见附录 D对照表; 删除 B S E N 1 2 4 2 0 : 1 9 9 9 铜和铜合金锻件 标准中的附录 Z A, 本标准的附录 A、 附录 B 、 附录C、 附录D均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锻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 北京机电研究所、 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钱浩臣、 曾棋、 唐龙章。 GB / T 2 0 0 7 8 -2 0 0 6 铜 和 铜 合 金锻 件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铜和铜合金模锻件和自由锻件的成分、 性能要求以及尺寸公差和形状公差。 为验证符合本标准要求对取样程序、 试验方法和交货状态均作了规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 日 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 然而, 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 B / T 2 3 1 . 1 金属布氏硬度试验第 1 部分: 试验方法( G B / T 2 3 1 . 1 -2 0 0 2 , e q v I S O 6 5 0 6 - 1 : 1 9 9 9 ) G B / T 1 1 8 2 形状和 位置公差通则、 定义、 符号和图样表示法( G B / T 1 1 8 2 -1 9 9 6 , e g v I S O 1 1 0 1 : 1 9 9 6 ) G B / T 4 3 4 0 . 1 金属维氏 硬度试验 第 1 部分: 试验方法( G B / T 4 3 4 0 . 1 -1 9 9 9 , e q v I S O 6 5 0 7 - 1 ; 1 9 9 7 ) G B / T 1 0 1 1 9 黄铜耐脱锌腐蚀性能的测定( GB / T 1 0 1 1 9 -1 9 8 8 , e g v I S O 6 5 0 9 : 1 9 8 1 ) E N 1 6 5 5 铜和铜合金 一致性说明 E N 1 9 7 6 铜和铜合金 未经加工的 铜铸件制品 E N 1 0 0 0 2 - 1 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 1 部分: 测试方法( 环境温度下) E N 1 0 2 0 4 金属制品 检验文件 类型 E N I S O 1 9 6加工铜和铜合金残余应 力检测汞 ( 1 ) 硝酸敖试验( I S O 1 9 6 : 1 9 7 8 ) I S O 1 8 1 1 - 2 I S O 6 9 5 7 铜和铜合金化学分析试样的选择和制备第2部分: 锻造产品和铸件的取样 铜合金抗应力腐蚀的氨试验 注:用于本标准所提供的参考文件和本版本中适当的地方引证的文件均列在参考书目中, 见附录 A. 3定义 下列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 . 1 锻件 f o r g i n g s 由锤击或压制进行的热成形加工产品。 3 .1 . 1 模锻件d i e f o r g i n g s 在闭式模中锻造成形的产品。 3 . 1 . 2 自由锻件h a n d f o r g i n g s 在开式模中锻造成形的产品。 3 . 1 . 3 空心锻件c o r e d f o r g i n g s 在有芯块的闭式模中锻造成形的产品。 GB/ T 2 0 0 7 8 -2 0 0 6 3 . 2 检验批i n s p e c t i o n l o t 用作检验( 试验) 的具有相同形状、 相同类别或相同合金和材料状态以及相同厚度或断面的一定数 量的产品组合。 4标识 4 . 1 材料 4 . 1 . 1 一般原则 材料以符号或代号命名( 见表 1 一表 8 ) . 4 . 1 . 2 符号 材料符号的命名是基于I S O 1 1 9 0 - 1 所给出的系统。 注: 虽然本标准中的材料符号标识可能与采用I S O 1 1 9 0 - 1 命名系统的其他标准相同, 但其具体成分要求不需要相同 4 . 1 . 3 代号 材料代号是按 E N 1 4 1 2 中的系统命名的。 4 . 2 材料状态 按E N 1 1 7 3 中系统的下列名称作为材料状态适用于本标准: M制造无力学性能规定的产品的材料状态; H规定有硬度要求的产品, 以最小硬度要求命名材料状态; S ( 后缀) 是指消除应力产品的材料状态。 注1 - H状态的产品可以规定维氏硬度或布氏硬度, H状态的命名对两者硬度的试验方法是一样的 注2 : 为了降低残余应力, 提高产品抗应力腐蚀能力和加工后的尺寸稳定性, M或 H状态的产品可能经过特殊的处 理( 例如消除机械或热应力) , 见第5条H ) . 第 5 条 h ) 和 8 . 4 ) , 除了采用S后缀时, 只用上述标识之一来命名材料状态。 4 . 3产 品 产品标识提供了一种标准化的命名模式, 通过这种命名模式, 可以快速、 明确地传递对某种产品的 描述, 使得凡是满足相应的欧洲标准要求的产品, 在国际水平上可以相互理解。 产品标识不能取代标准的全部内容。 本标准所涉及到的产品标识应由如下内容组成: 名称( 锻件) ; 标准号( G B / T 2 0 0 7 8 -2 0 0 6 ) ; 材料标识, 包括符号或代号( 见表1 表8 ) ; 材料状 态标识( 见表1 0 一表1 2 ) , 产品标识的产生如下列所示。 例: 符合本标准的锻件, 其材料标识为C u Z n 3 9 P b 3 或 C W6 1 4 N材料状态为 H0 8 0 , 应按如下标识: 锻件G B / T 2 0 0 7 8 -2 0 0 6 - C u Z n 3 9 P b 3 - 1 -1 0 8 0 锻件G B / T 2 0 0 7 8 -2 0 0 6 一 C W6 1 4 N一H 0 8 0 名称- 本标准号 材料标识 材料状态标识- 5 订 货资料 为了便于查询, 订货方和供应方之间要对订货程序进行确认, 订货方应在询价和订单中说明下列 GB / T 2 0 0 7 8 -2 0 0 6 资料 : a ) 所需产品数量( 批量或件数) ; b ) 名称( 锻件) ; c ) 本标准号( G B / T 2 0 0 7 8 -2 0 0 6 ) ; d ) 材料标识( 见表 1 一表 8 ) ; e ) 材料状态标识( 见 4 . 2和表1 0 表 1 2 ) , 除 M状态外; f ) 锻件的名义尺寸或留有公差的锻件图或包括图号的最终产品图( 见 6 . 6 ) . 注1 : 建议 b ) - ) 产品标识按照4 . 3 说明运用。 此外, 如果需要订货方还应在查询和订单中进行下述说明: ff ) 锻件是否需要通过抗应力腐蚀试验, 若需要并允许供应方 自己选择试验方法, 则应说明采用 何种试验方法( 见 8 . 6 ) , 若订货方选用 I S O 6 9 5 7 , 则采用p H值的试验结果; h ) 产品是否以消除热应力状态提供; i ) 对于合金C u Z n 3 6 P b 2 A s ( C W6 0 2 N ) 产品, 所要求的抗脱锌合格准则是否超过级别A( 见 6 . 4 ) ; j)除非由供应方自己决定硬度试验方法, 将要使用的硬度试验方法为布氏或维氏( 见 8 . 2 ) ; k ) 是否需要进行特殊的表面张力测试( 见 6 . 2 . 2 ) , 注2 :性能要求和试验的详细内容需经订货方和供应方双方同意 D是否需要确认说明( 见 9 . 1 ) ; m) 是否需要检验文件 , 若需要, 则规定提供哪类文件( 见 9 . 2 ) ; n ) 是否有标记、 标签或包装等特殊要求( 见 1 0 ) , 例: 定购 2 0 0件符合 G B / T 2 0 0 7 8 -2 0 0 6标准, 材料标识为 C u Z n 3 9 P b 3或 C W6 1 4 N, 材料状态为 H 0 8 0 , 图号为X Y 0 0 0 锻件的详细内容: 2 0 0件 锻件GB / T 2 0 0 7 8 -2 0 0 6 - C u Z n 6 3 P b 3 - H O 8 0 一 图号 X Y O O O 或 2 0 0件 锻件 G B / T 2 0 0 7 8 -2 0 0 6 - C W6 1 4 N - H O 8 0 一 图号 XYO O O 6要求 6 . 1 成分 成分应与表 1 表 8 所给出的相应材料一致。 注:因为本标准所规定的材料在变形抗力、 锻造温度以及在模具中形成的应力方面变化相当大, 因此将他们分成三 个都具有相似的热加工特性的组。此外, 再将各组划分成两类来反映他们的可用性, A类材料通常比B类材料 具有更高的可用性( 见表9 ) 6 . 2 力学性能 6 . 2 . 1 硬 度 硬度性能应符合表 1 0 表 1 2的相应要求。 订货方应说明要采用何种试验方法。试验应按照 8 . 2 条所述的适当的方法进行。 对于用 B类材料生产的锻件, 硬度性能应征得订货方和供应方的同意。 6 . 2 . 2 拉伸性能 本标准没有规定必须具备的拉伸性能, 表 1 0 一表 1 2中括号内给出的值仅供参考。 特殊情况下, 如果订货方要求测试拉伸性能, 则应在询价和订货时就最小拉伸强度、 0 . 2 %屈服强度 GB / T 2 0 0 7 8 -2 0 0 6 和伸长率、 试样的取样位置和尺寸以及取样比率方面达成一致队见第 5条k ) 。在这种情况下, 表 1 0 - 表 1 2 中所列的硬度值仅供参考。 6 . 3 电性能 采用表 1 3 所列的 A类材料生产的锻件应符合表 1 3所规定电性能, 对于用表 9所列的 B类材料生 产的锻件, 若需要电性能, 必须由订货方和供应方之间达成一致 6 . 4 抗脱锌 对于 A类材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国家标准GB

版权所有:www.WDFXW.net 

鲁ICP备09066343号-25 

QQ: 200681278 或 335718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