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工程标准化质量管理制度(DOC35页).doc

上传人:tempuser 文档编号:100000490 上传时间:2021-06-02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1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速公路工程标准化质量管理制度(DOC35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高速公路工程标准化质量管理制度(DOC35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高速公路工程标准化质量管理制度(DOC35页).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高速公路工程标准化质量管理制度(DOC35页).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高速公路工程标准化质量管理制度(DOC35页).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承赤高速公路第七合同段 标准化质量管理制度 一、首件工程认可制 对本标段每一个分项工程实行首件工程认可,以规范工程程序化施工。 首件工程开工前上报分项工程开工报告,经驻地监理工程师审批在监理全过程旁站条件下开工,分项工程完成后驻地办、总监办会同项目工程师对首件工程进行验收,对施工工艺、验收程序、外观质量等进行认可。 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并总结经验。对于好的施工工艺和措施采用现场观摩会的形式全线推广。 二、路基工程制度 1、路基试验段 (1)在路堤施工前,选取长度200米具有代表性的段落进行路基试验段各项准备工作。0 (2)提前14天上报试验段开工报告,监理工程师审批后开始试验段填筑。开工报告的内容包括:人员,机械设备,施工工艺,质量、安全、环保和文明施工保证措施等详细说明。 (3)试验段填筑的目的:找出填料在最佳含水量下达到各压实区规定的压实度和压实沉降差时,施工机械最佳组合方式、碾压速度、碾压遍数、松铺厚度、施工工艺等。 (4)试验段结束后对平整度、横坡、高程、压实质量等各项指标检查验收,满足规范要求及时将施工情况及检测结果编制试验段施工总结报监理工程师审核批准,将其作为该填料施工控制的依据。 2、土方路堤常见质量问题的防治及管理措施 (1)中线偏位防治及管理措施 ①加固保护导线点至交工验收; ②每填高60-80cm恢复一次路线中桩,测定路基标高及宽度; ③亏坡的一侧按照规范要求开台阶补填,多余的一侧进行削坡处理。对现场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和监理人员进行相应处罚。 (2)翻浆、“弹簧”现象防治及管理措施: ①避免用天然稠度小于1.1,液限大于40,塑性指数大于18,含水量大于最佳含水量两个百分点的土作为路基填料。 ②土的实际含水量大于最佳含水量时,采取翻拌晾晒、加白灰或换填适宜的填料,达到要求后方可进行压实; ③清除碾压层下软弱层,换填良性土壤后重新碾压; (3)路基边缘压实度不够防治及管理措施: ①路基施工必须按要求进行超宽填筑; ②控制碾压工艺,保证机具碾压到边,确保边缘带碾压频率不低于行车带。 ③返工至符合压实度要求的层次。 (4)起皮、松散防治及管理措施: ①起皮:严禁薄层贴补;低液限粉土填筑路基时,碾压过程中应适量洒水; ②松散:适当洒水后重新碾压;冬季施工时填筑层碾压完毕后及时封土保温。 (5)路基边坡冲刷防治及管理措施: ①削坡后及时进行边坡防护工程; ②按要求设挡水埂和临时泄水槽,且随时保证完好并发挥作用; ③雨水冲刷后应及时修补路基; ④路基必须按要求超宽填筑、超宽碾压;亏坡整修严禁贴补; ⑤排水沟边缘距路基坡脚不小于2m。 3、石方路堤 (1)填石路堤的石料强度不小于15MPa,填料不均匀系数宜为15~20。 (2)填石路堤的路床填料最大粒径应小于10cm,路床底面以下70cm厚的过渡层,填料料粒径应小于15cm,其中小于0.05mm的细粒料含量要不小于30%。 (3)为充分利用超大粒径填料,路床顶面150cm以下填料最大粒径不大于60cm;填料最大粒径均不超过层厚的2/3。 (4)上下路堤的压实质量标准符合《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中表4.2.3-1的要求。 (5)填石路堤施工过程中的每一压实层,可用试验路段确定的工艺流程和工艺参数,控制压实过程,用试验路段确定的沉降差指标检测压实质量,并经监理人检验批准,且最后两遍之间的沉降差应为0mm。 (6)填石路堤填筑至设计标高并整修完成后,其施工质量应符合《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中的规定。 (7)填石路堤成型后的外观质量标准:路堤表面无明显孔洞。大粒径石料不松动,铁锹挖动困难。边坡码砌紧贴、密实,无明显孔洞、松动,砌块间承接面向内倾斜,坡面平顺。 4、土石混填路堤 (1)中硬、硬质石料土石路堤质量应符合以下规定 ①施工过程中的每一压实层,可用试验路段确定的工艺流程和工艺参数,控制压实过程;用试验路段确定的沉降差指标,检测压实质量。 ②路基成型后质量应符合规范(JTG F10-2006)的规定。 (2)软质石料填筑的土石路堤,应符合规范(JTG F10-2006)4.2.2条的规定。 (3)土石路堤的外观质量标准:路基表面无明显孔洞;大粒径填石无松动,铁锹挖动困难;中硬、硬质石料土石路基边坡码砌紧贴、密实,无明显孔洞、松动,砌块间承接面应向内倾斜,坡面平顺。 5、高填方路堤常见质量问题的防治及管理措施。 (1)路堤整体下沉或局部沉降防治及管理措施: ①施工时高填方路基要早开工,避免填筑速度过快,路基填筑完成后进行超载预压,使高填方路基有充分的沉降; ②严格控制填料质量,施工中做好排水,防止局部积水; ③在软弱地基上进行高填方路基施工时,除按设计对软基进行处理外,从原地面以上1~2m高度范围内不得填筑细粒土,应填筑硬质石料,并用小碎石、石屑等材料嵌缝、整平、压实。 ④视情况采取补救措施,延长预压时间,按规范补宽和补高。并对承包人和监理人员按责任严肃处理。 (2)路堤滑动或边坡坍塌防治及管理措施: ①填料来源不同,性质相差较大时,应分层或分段填筑,不应纵向分幅填筑。 ②必须按要求超宽填筑、超宽碾压,每侧超设计宽度不少于50cm,并保证压实宽度不小于设计宽度; ③基底处于斜坡地带时,必须严格按要求开挖台阶; ④施工中做好防排水工作,工序衔接紧凑,防护工程如急流槽等应及时修筑。 ⑤全部返工,对基底处理合格后重新按要求分层填筑压实,并对承包人和有关监理人员进行全线通报。 6、半填半挖 (1)半填半挖地段填方,应按设计要求分层填筑,避免因填筑不当,而出现路基纵横向裂缝。 (2)按规范清理半填断面的原地面,并从填方坡脚起向上设置向内侧倾斜不小于4%的台阶,台阶宽度不小于2m,在挖方一侧,台阶应与每条行车道宽度一致,位置重合。 (3)填筑时,必须从最低标高处的台阶开始分层摊铺碾压,开挖的台阶必须和对应的填筑层同时碾压;特别要注意填、挖交界处的拼接,碾压时必须做到密实、无拼痕。 (4)受碾压设备自身的影响,按照正常的碾压在台阶局部存在碾压空白区,在台阶接合部位必须增加横向碾压。 (5)半填半挖路段的开挖,必须待下半填断面的原地面处理好,方可开挖上挖方断面;对挖方中非适用材料必须废弃,严禁填在半填断面内。 (6)结合部有地面水汇流的路段,在施工前做好临时排水沟导排水流;结合部的原坡面有地下水出露时,根据设计文件或规范要求设置截排水盲沟。 (7)半填半挖路段除正常分层填筑压实外,还须采用强夯压实,强夯施工详见高填方路堤。 (8)铺设土工格栅 ①铺设的表面必须整平,以符合土工格栅铺设所需的平整度要求;然后用压路机进行碾压,经检测符合压实度要求后进行土工格栅的铺设施工作业(附图4.13)。 ②铺设土工格栅时必须拉直平顺紧贴下承层,不能出现扭曲,折皱,重叠,用人工拉紧,避免过量拉伸。 ③采用U型锚固钢筋将其固定在下压实层,锚固钢筋的长度和间距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④铺设土工格栅时,必须将强度高的方向垂直于填挖交界的轴线方向布置;两幅土工格栅之间的联结必须牢固,其叠合长度不小于30cm; ⑤土工格栅铺好必须及时填筑上层填料,填土时不能移动土工格栅,在土工格栅上填筑上层填料时必须采用倒卸法,禁止运料车及其他施工机械在土工格栅上直接碾压。 ⑥施工中随时检查土工格栅的质量,发现有折损、刺破、撕裂等损坏时,必须更换。 (9)填挖交界处常见质量问题的防治及管理措施 ①严格按规范清理半填断面的原地面,从填方坡脚起向上设置内倾台阶; ②必须在施工前做好临时排水沟导排地表水;结合部有地下水时,必须根据设计文件或规范要求设置截排水盲沟; ③倾斜度过陡的山坡坡脚要设支挡结构; ④视情节轻重采取补救措施或返工处理,并对承包人和有关监理人员进行全线通报。 7、路堑施工 (1)路堑边坡溜塌防治及管理措施: ①施工中经常对边坡加以复核,确保边坡坡率符合设计要求; ②及时对边坡支护,未支护边坡加盖塑料膜防水。 ③开挖至边坡时预留足够的宽度。 ④按规范要求进行补救,并对现场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和监理人员进行相应处罚。 (2)路基顶面超欠挖防治及管理措施: ①加强施工测量检查,增加测设点位,为施工提供准确的数据; ②土质路堑接近路床顶面时控制好挖机铲斗深度,辅以推土机、平地机及人工修整。 (3)爆破法开挖石方路堑施工: ①施工前必须调查爆破区内有无空中缆线并查明其平面位置和高度;调查地下有无管线并查明其平面位置和埋置深度;同时应调查开挖边界线外的建筑物结构类型、完好程度、距开挖界距离等。 ②爆破一般情况下宜采用中小型爆破,只有当路线穿过孤独山丘,开挖后边坡不高于6m,且根据岩石产状和风化程度,确认开挖后边坡稳定,方可考虑大爆破方案。 ③根据确定的爆破方案,进行炮位、炮孔深度和用药量设计;设计图纸和资料必须报送监理和有关部门审批。设计时应考虑以下几点: a应充分重视开挖边坡稳定,开挖风化较为严重、节理发育或岩层状对边坡稳定不利的石方,宜用小型排炮微差爆破。 b当岩层与路线走向基本一致,倾角大于1度,且倾向公路或者开挖边界线外有建筑物,应在开挖层边界,沿设计坡面打预裂孔。 c按岩石外表、节理、裂隙等情况,分别选择正炮眼、斜炮眼、平炮眼或吊眼等。 ④布孔与钻孔 a爆破施工员、测量员按爆破设计放出炮孔位置并标注,由钻工按要求钻孔,钻孔机械可选用冲击式钻机或潜孔钻;钻孔过程中严格控制孔位偏差和倾角。 b钻孔完成后,应对炮孔内的废碴予以清除,由质检人员逐个检查孔距、排距、孔深、倾斜度等并与设计值对比,符合要求后,方可装药。 c炮孔装药、堵塞、起爆网络连结必须由持有爆破证的专职爆破员作业,起爆必须由爆破负责人统一指挥。 ⑤出渣 a须确认已经解除警戒,作业面上的危石检查处理后,清理出渣人员和机械方可进入现场。 b开挖石方横向调整或小于100m 的纵向调运,可用推土机推运,需要纵向远运时,用自卸汽车运输;对大块石料,可集中进行二次爆破。 c石方开挖可分幅或分段进行爆破,石方清除和打炮眼可轮流作业。 d采用机械清碴时,应从上至下分层进行,严防滚石、坍方伤人损机。 (4)石质路堑边坡清刷 ①石质挖方边坡应顺直、圆滑、大面平整;边坡上不得有松石、危石、凸出于设计边坡线的石块,其凸出或超爆凹进尺寸均不应大于2Ocm;对于软质岩石,凸出及凹进尺寸均应不大于10cm。 ②挖方边坡从开挖面往下分级清刷,每下挖2-3m 时必须对新开挖边坡刷破,软质岩石边坡用机械清刷,坚石和次坚石可使用爆破清刷边坡,同时清除危石、松石;清刷后的石质路堑边坡不陡于设计规定。 ③石质路堑边坡如因过量超挖而影响上部边坡岩体稳定时,应用浆砌片石补砌超挖的坑槽。 8、路基防护与加固 (1)浆砌片石防护常见质量问题的防治及管理措施 ①勾缝脱落,勾缝不饱满,不协调防治及管理措施: a认真清理砌筑缝,并在勾缝前润湿砌筑缝。 b勾缝砂浆要嵌入砌缝内2cm以上,缝内密实。 c勾缝砂浆必须集中拌和,必须覆盖并不间断洒水养生。 ②砌石护坡塌落,导致砌体开裂、沉陷防治及管理措施: a路基施工时,按规定做足宽度,保证削坡后的土体符合压实要求,出现亏坡时,必须层层夯实且挖台阶与路基衔接好。 b砌体施工时,砂砾垫层要夯实,砌体石质坚硬,浆砌砌体砂浆要饱满密实,严把勾缝质量关,防止路面水直接渗入砌体下。 c路肩处做好截排水措施,严禁底部脱空,导致雨水流入,冲走垫层砂砾及土体,导致防护工程脱空坍落。 d出现问题后返工处理。 (2)护面墙防护 ①修筑护面墙前,应清除边坡风化层至新鲜岩面。对风化迅速的岩层,清挖到新鲜岩面后应立即修筑护面墙。 ②坡面应平整密实,线形顺直。局部有凹陷处,应挖台阶后用与墙身相同的圬工找平,不可回填土石或干砌片石;施工时,立杆挂线或样板控制。 ③墙基应坚固可靠,当地基软弱时,采取相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分类 > 建筑工程管理 > 工程质量


版权所有:www.WDFXW.net 

鲁ICP备14035066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