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DF , 页数:9 ,大小:404KB ,
资源ID:99865662      下载积分:2.9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dfxw.net/Fulltext99865662.htm】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基于快速通信机制的馈线自动化系统研究.pdf)为本站会员(daofenggo400)主动上传,文档分享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档分享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wdfxw.net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基于快速通信机制的馈线自动化系统研究.pdf

基于怏速通信机制的馈线自动化系统研究
徐文,刘晓兰,温彦军!,姜海涛',张强,张键民2,高煜
1-国电南京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南京菲尼克斯路11号,211100
宁夏银川供电局,银川新华街23号,75001
摘要:随着光纤以太网技术的不断发展,配网自动化的主千网形成了以光纤网络通信为主,其它方
式为辅的模式,光纤以太网通信无论是采用光网通信模块、还是エ业以太网交换机,均提供可靠的
以太网复用技术,可在不增加光缆さ数的前提下,合理分配使用带宽,开辟虚拟的独立信道,大大
提高了配网通信的可靠性、实时性
以故障快速诊断、隔离及恢复控制为核心的愤线自动化系统(FA, Feeder Automation System),
是配网自动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信技术的发展对于愤线自动化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首先光纤以太网能提供信道复用技术,保证终端置在正常的三遥通信的信道外,还能提供单独的
FA故障处理信道,这与传统的F数据通信处理模式有极大的不同,大大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实时性
及PA系统的可靠性。其次,在FA故障处理过程中,广泛采用了基于定值下装的定义模式,利用FA
独立信道,可灵活定制和下装终端参数,根据现场的实际工况,配置FA的运行模式,即可灵活配置
FA系统为:电压型运行模式、电流性运行模式、重合器运行模式、混合性运行模式等,这些运行模
式的确认是灵活可调的,而不是在出厂前就固化不变的,这样大大方便了系统维护,使配网自动化
系统的运行维护更加实用化
考虑到配网运行工咒运行配置的灵活性与特殊性,本文提出采用愤线自动化在线仿真系统来模
拟实际的运行情况,以验证终滿配置及运行工况设置的正确性
基于快遠通信机制的愤线自动化系统已经为多个工程现场所应用,经过实际现场送行情况分析,
故障诊断定位时间<0.3s,故障隔离时间<1.6s(不考虑瞬时故障模式),故障自动恢复控制时间<5s
系统运行可靠,维护方便,大大提高了配网自动化系统运行的实用性
关词:配网自动化、愤线自动化、以太网、故障诊断
引言
从上世纪末开始的第一次城农网改造,配网自动化系统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普遍的运用与推广,
国内几乎每个地级城市都进行了配网自动化系统的试点。在试点过程中,暴露了若干问题需要解决
与总结,同时,在应用过程中,各项实用化技术也在目益完善,使得配网自动化系统不断走向成熟。
在应用过程中,配网自动化系统的发展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一次设备的不断改造,尤其是城
市建设的改造,对配网自动化的运行带来不利的影响;2、通信系统的不可靠,影响配网自动化功能,
尤其FA功能的发挥:3、配网自动化的某些管理模式,影响了配网自动化系统功能的充分发挥;4、
配网自动化的管理与监控功能的真正一体化,还不能实现:5、户外产品(如配电终端等)运行的可
靠性、免维护性有待进一步提高等等。以上这些问题,都对配网自动化系统的运行与发展带来了不
利影响。
229
本文将对配网通信模式进行系统的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可靠通信机制的通信模式,既能实现
三遥数据的实时通信,也支持故障状态下故障信息的快速传递,以提高配网自动化FA功能的快速
性、实用性与可靠性
1常规FA功能及通信模式的简述
1.1常规FA功能
配网自动化系统的运行与管理模式多采用三层结构,即:配网主站层、配网子站层、配网终端
层,不同层之间依赖配网通信系统进行信息的交互,如图1所示
配网主站层
配网子站层
终端层
FTUI
FTU2
FTU3
中mme
10kv
开关1
开关2
开关3开关4
图1配网自动化结构图
B
Fig 1. The Structure of DA
t配网主站实现以下功能:实现配网自动化系统应用功能的总集成,包括: SCADA功能、FA
功能、配网高级软件功能(DAS: Distribution Application System),GIS( Geography Information
System)配网管理功能等。
配网子站实现以下功能:实现所管辖区域的信息收集、上传下达及FA功能。
配网终端实现以下功能:配网终端有多种设备,包括:馈线自动化远方终端( Feeder Terminate
Unit,FTU)、配电变压器远方终端( Transformer Terminate Unit TTU)、开闭所远方终端( Distribution
Terminate Unit DTU)等,它们负贵配网一次设备的三遥信息采集及控制,故障信息的扑捉与处理。
在FA功能的方面,配网主站、子站与终端各自完成不同的功能,一般说来:配网终端实现故
障信息的获取,配网子站实现故障点的判断与隔离,配网主站实现非故障区域的恢复控制。
在FA控制模式上,目前比较流行的是电流型控制模式、电压型控制模式,以下分别给予说明。
1.1.1电流型FA控制模式
配网终端FTU等以故障产生的电流突变现象为判据,以此判断故障现象。
配网子站在获取和收集终端上报的信息后,与变电站的保护及重合闸动作情况相互配合,实现
故障点的判断,并实现故障的自动隔离
230

版权所有:www.WDFXW.net 

鲁ICP备09066343号-25 

QQ: 200681278 或 335718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