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DF , 页数:1 ,大小:1.41MB ,
资源ID:100377914    下载:注册后免费下载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dfxw.net/Fulltext100377914.htm】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中药麻黄的现代研究进展.pdf)为本站会员(first2)主动上传,文档分享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档分享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wdfxw.net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中药麻黄的现代研究进展.pdf

科技论坛 中药麻黄的现代研究进展 蔡艳芳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麻黄(Ephedra sinica Stapf) 应用历史悠久, 始载于 神农本草 经 , 异名龙沙, 卑相, 卑盐, 狗骨等。 其开腠理, 透毛窍, 发汗力极强, 有辛温解表第一要药和宣肺利尿之要药之称。 麻黄本文就麻黄的生 物碱研究、 炮制工艺研究等方面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1 生物碱研究 麻黄的化学成分十分复杂, 类型多种, 主要有生物碱类、 黄酮 类、 挥发油类、 鞣质类、 有机酸类、 多糖类、 氨基酸类等1, 其中主要以 盐酸麻黄碱和盐酸伪麻黄碱为主。生物碱主要含在麻黄的茎中, 含 量又因麻黄的产地和种的不同而有一定的差异。孙静芸2从麻黄中 发现一种新生物碱, 经鉴定为 2,3,5,6- 四甲基吡嗪。周玲等3总结 研究发现左旋麻黄碱 (l-ephedrine), 其占总生物碱含量为 60%以上 (草麻黄)、 30%40%(中麻黄)、 85%90%(木贼麻黄)。近年来, 从麻 黄中分离得到喹啉类生物碱有 4- 羟基 -7- 甲氧基 -2- 喹啉羧酸 (ephedralone), 4,6- 二羟基 -2- 喹啉羧酸、4- 羟基 -2- 喹啉羧酸 (kynurenic acid)、 4- 羟基 -6- 甲氧基 -2 喹啉羧酸, 4- 羟基 -2- 喹 啉羧酸4。高晔珩等5报道, 中麻黄含多量麻黄碱,且尚含鞣质、 糊精、 黄酮苷、 淀粉、 菊粉、 纤维素、 葡萄糖、 果胶等。木贼麻黄含生物碱 1.151.75%, 而本品除了含有与中麻黄中相同的糖类化合物外, 还 含有草酸、 延胡索酸、 苹果酸、 柠檬酸等有机酸类。 据苗雨瑞等6研究 发现, 根据麻黄产地的不同,含水量 50%的麻黄中生物碱含量在 1% 2%,其中麻黄碱的含量最多, 为 40% 90%,其次是伪麻黄碱及微 量的 I-N- 甲基麻黄碱,d-N- 甲基伪麻黄碱等。马永钧等7通过毛细 管电泳 - 电致化学发光法分离测定麻黄中的麻黄碱、 伪麻黄碱与甲 基麻黄碱, 该方法已经成功用于商品麻黄碱类药物制剂及中药麻黄 原药中 3 种生物碱含量的测定, 加标回收为 101%111%。 鲁传华等 8采用膜分离方法,从麻黄水提液中萃取分离麻黄碱。工厂生产中麻 黄碱的提取方法多用甲苯法 9。 2 炮制工艺研究 炮制后的麻黄与生麻黄比较, 其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配伍组合 及临床应用都产生了很大变化。 麻黄的炮制方法主要有蜜炙、 酒炙、 姜炙、 醋炙、 清炒、 沸水泡等, 除生麻黄外,现代应用的麻黄炮制品有 麻黄绒、 蜜麻黄、 蜜麻黄绒、 炒麻黄、 沸水泡麻黄等。传统中医认为 “蜜制甘缓而润肺” , 麻黄经蜜炙后,能缓和发汗作用,增强宣肺平喘 功效,以宣肺平喘止咳力胜。钟凌云等10研究报道, 麻黄蜜炙后具有 缓和发汗并增强平喘作用,也初步验证了炮制对麻黄挥发油类成分 的影响进而导致对药效作用的影响。曾诠等11报道, 麻黄经炮制后, 总生物碱含量均有所下降。与生麻黄比较,蜜炙麻黄降低均值 5.9%, 炒黄麻黄降低均值 6.6%。曾诠等研究还表明, 麻黄炮制后挥发油含 量及其油中化学成分均发生变化, 即:低沸点物质增多,含量增高,高 沸点物质减少,含量降低。其中以炒黄麻黄变化尤为明显。郑小华12 研究发现, 为了解决麻黄绒轻泡, 质软, 火候稍掌握不准等缺点, 采 用恒温箱干燥法蜜炙麻黄绒,有利于其饮片质量控制和饮片炮制标 准化。 陈康13等以麻黄总生物碱含量为考察指标,采用均匀设计法对 蜜麻黄炮制工艺进行优化,得到优化的工艺条件为: 加炼蜜量为 10%、 润蜜时间 0.5 h、 炒制时间 11min、 炒制温度 905。 中医认为, 肺为气之主, 为水之上源, 属金与大肠相表里。其朝 百脉以助心推动血液的循行, 同时通调水道以促进津液的输布和代 谢。麻黄既可辛温解表, 又能宣肺利尿, 由此可见,随着研究的深入, 作为解表应用数千年的麻黄还将被挖掘出更多的作用。另外, 麻黄 多糖也是麻黄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具有广泛开发和利用价值,值 得综合利用加强资源开发。 参考文献 1 祝婧,张萍,曾文雪等.麻黄炮制的现代研究进展J. 江西中医学 院学报,2010,22(4):99-100. 2孙静芸.麻黄新的有效成分的研究J.中草药,1983,14(8):9. 3 周玲,吴德康,唐于平等. 麻黄中化学成分研究进展J. 南京中医 药大学学报,2008,24( 1):71-72. 4AI -KhalilS,AlkofahiA,El -EisawiD,etal.Transtorine,anew quinoline Alkaloid from Ephedra transtoriaJ.J Nat Prod,1998,61(2): 262. 5 高晔珩, 党力纳. 麻黄研究进展 J. Journal of Shaanxi 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2003,26(6):60-61. 6 苗雨瑞,杨巧荷,于姝燕等. 麻黄碱与伪麻黄碱的研究进展J. 内 蒙古医学院学报(医学研究进展),2011,33(4):490-494. 7 马永钧,李琼琳,王伟峰等. 毛细管电泳-电致化学发光法分离测 定麻黄中的麻黄碱、伪麻黄碱与甲基麻黄碱 J. 分析测试学报, 2012,31(2):127-132. 8 鲁传华,贾勇,张菊生等.麻黄碱的膜法萃取J.安徽中医学院报, 2002,21(1) :49. 9 陆燕萍, 巩晓宇, 苏雪媚等. 麻黄及炙麻黄的工艺研究进展J. China foreign medical treatment,2012,28:163-166. 10 钟凌云,祝婧,龚千锋等. 炮制对麻黄发汗、 平喘药效影响研究 J. 中药药理与临床,2008,24(6):53-56. 11 曾诠,刘成基,肖立新. 麻黄及其炮制品中总生物碱含量测定J. 中药材,1989,12(8):21-23. 12 郑小华. 蜜炙传统炮制法的探讨 J.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 (15):2365-2366. 13 陈康,林文津,文惠玲等. 利用均匀设计法优化蜜麻黄的炮制工 艺J. 中药材,2004,27(1):15-16. 摘要: 麻黄是我国的传统中药, 不仅广泛用于多种单、 复方制剂, 某些含麻黄碱类减肥药物还深受到国内外肥胖者的喜爱。本文就 近年来麻黄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为麻黄的进一步研究与产品开发提供参考。 关键词: 麻黄; 生物碱; 炮制工艺 作者简介:蔡艳芳(1987-),女, 汉族,黑龙江哈尔滨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新药研发方向。 69

版权所有:www.WDFXW.net 

鲁ICP备09066343号-25 

QQ: 200681278 或 335718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