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 行业标准>>石油化工行业标准SH
SHT 0308-1992润滑油空气释放值测定法
- 文档名称:SHT 0308-1992润滑油空气释放值测定法
- 文档关注次数:1798
- 文档格式:纸质版或者PDF电子版(用Acrobat Reader打开)或Word版本doc格式
- 文档大小:134
- 上传者:jessica小一
- 添加时间:2017/06/17
- 内容摘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化工行业标准
SH/T030892
润滑油空气释放值測定法
(2004年确认)
代替SY2693--85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润滑油分离雾沫空气能力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汽轮机油、液压油等石油产品
2定义
空气释放值:在本标准规定条件下,试样中雾沫空气的体积减少到0.2%时所需的时间,此时间
为气泡分离时间,以分(min)表示
3方法概要
将试样加热到25,50或75℃,通过对试样吹入过量的压缩空气,使试样剧烈搅动,空气在试样
中形成小气泡,即雾沫空气。停气后记录试样中雾沫空气体积减到0.2%的时间。
4仪器与材料
4.1仪器
仪器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
压缩空气
减压
气瓶
图1空气释放值仪示意图
一空气过滤器;2一空气加热炉;3一压力表;4一温度计;
5一耐热夹套玻璃试管;6循环水浴
4.1.1耐热夹套玻璃试管(如图2):一个可通循环水的夹套试样管,管口磨口要配合紧密,可承受
19.6kPa(0.2kgd/ecm2)的压力。管中装有空气入口毛细管,挡油板和空气出口管。
4.1.2空气释放值测定仪:由压力表[0~98kPa(0~1kg/cm32)]、空气加热炉(600W)、温度计(0~
100℃,分度值为1℃)组成。
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1992.-05-20批准
1992-05-20实施
988
SIH/T0308-92
4.1.3循环水浴:可保持试管恒温在25,50或75℃±1℃。
4.1.4小密度计:一套四支,范围在0.8300~0.8400,0.8400~0.8500,0.8500~0.8600,0.8600
0.8700g/cm3,分度为0.00gcax3s
4.1.5秒表
4.1.6烘箱:能控制温度到100°℃
4.2材料
4.2.1压缩空气:除去水和油的过滤空气,或瓶装压缩空气。
4.2.2铬酸洗液:50g重铬酸钾溶解于L硫酸中,贮存在磨口玻璃瓶中作清洗用。
453
空气入口
中10土0.4
1土0
b40土0.8
水出口
A4向
35
N+
OYO
O
OKO
孔ψ7士1
挡板
2.2土0
5O土1
?
中10上0.4
1,5土03
水入口
35士3
外Φ80.3
内心2土0.3
图2耐热夹套玻璃试管
SH/T030892
5试验步骤
5.1将用铬酸洗液洗浄、干燥的耐热夹套玻璃试管,按图1装好。
5.2倒180mL试样于耐热夹套玻璃试管中,放人小密度计。
5.3接通循环水浴,让试样达到试验温度,一般循环30min。
5.4从小密度计上读数,读到0.001g/ecm3,用镊子动小密度计,使其上下移动,静止后再读数
次,两次读数应当一致。若两次读数不重复,过5min再读一次,直至重复为止。记录此密度值,即
为初始密度
注:也可以用同一精度或更精密的(分度为0.00gm2)密度天平。当使用密度天平时,应将沉锤置于个带盖的玻璃圆
筒内,放入循环浴中,以便使沉锤达到试验温度。当沉锤达到试验温度后,小心地将其浸入试样中,而没有空气泡粘
住它。用铂丝将沉锤加到密度天平的横梁上,使沉锤的底部离夹套试管的底部距离为10m±2m。
5.5从试管中取出小密度计,放人烘箱中,保持在试验温度下。在试管中放人通气管(如图2),接
通气源,5min后通人压缩空气,在试验温度下使压力达到表压19.6kPa(0.2kgd/c2),保持压力和温
度,必要时进行调节。通气时同时打开空气加热器,使空气温度控制在试验温度的±5℃范围内。
5.6(420±1)s(7min)后停止通入空气,立即开动秒表。迅速从试管中取出通气管,从烘箱取出小
密度计再放回试管中。
5.7当密度计的值变化到空气体积减少至0.2%处,也即d1=do-0.0017时,记录停气到此点的时
间。若气泡分离在15min内,记录时间精确到0.1min;大于15~30min,精确到1min,如停气30min
后密度值还未达到d1值,则停止试验。
注:对小密度计读数时,若有气泡附在杆上,可以轻微活动密度计,避开气泡然后读数。
6报告
报告试样在某个温度下的气泡分离时间,以分表示,即为该温度下的空气释放值。
7精密度
7.1重复性
重复测定的两个结果之差,不应超过下表重复性的数值
7.2再现性
两个实验室各自测定的两个结果之差,不应超过下表再现性的数值。
精密度表
m
空气释放值
重复性
再现性
0.7
>10~15
1.6
4.7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技术归口。
本标准由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范毓菊。
本标准参照采用美国试验与材料协会标准 ASTM D3427-75《石油油品气泡分离时间测定法》